□ 郑 云 依兴初 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
农产品质量将会对民众饮食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而针对农产品质量展开安全检测是实施农产品质量管理及安全监督的重要支柱,其中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为判断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农产品质量检测首要环节即为抽样检测,因此,本文围绕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抽样方式的细节问题展开分析,望借此为提高农产品抽样检测效率提供一定参考。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日渐加大,为满足民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种植人员多采用相关措施以缩短农产品生产周期,从而产生了化肥、生长激素等过量使用情况,加之农药用量日益加大,除污染环境外,也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因此,为保障农产品食用质量,处理农药残留问题,针对农产品质量展开抽样检测尤为必要。
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政府展开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针对提升农产品质量而言具备重要意义。加大农产品质量管理力度,除可对农产品消费安全加以保障外,还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并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协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抽样制度的落实,也可保障民众的农产品饮食安全。
农产品抽样检测检验前,应同受检单位、委托单位间展开有效协调沟通,同时将样品、工作细节予以统一、规划,避免在调查过程中产生问题,对工作进程造成影响。沟通交流过程中,应将工作具体流程、工作细节要求等内容向受检单位提前告知,以便受检单位做好充分准备。沟通时,可将上述内容以函的方式向受检单位发送,应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且语态诚恳。此外,为避免抽样调查时产生样品数量不足、产品种类不全等问题,调查前须明确实际抽样基地、计划抽样基地二者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免打乱工作计划。
抽样调查前,应保障抽样检测工具均配置齐全,如样本封条、标签、保鲜袋、样品标号、装样本纸箱及抽样袋等均应归类摆放。完成工具准备工作后,应对各工具清洁程度加以保障,确保抽样检测工具不会被污染、破坏样本。同时,样品抽样时,应避免遭受农药垃圾、灰尘及雨水等污染,对样品质量加以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对封条质量加以保障,所配置编号需具备可追溯性。
抽样调查时,应结合任务性质差异,设计针对性执行方案;结合产品种类差异,设计同农产品自身特点相符合的方案。为确保所制定方案的可行性较强,且具备一定的制度保障,方案制定前,应告知抽样人员对相关文件、相关内容进行仔细阅读,结合监督管理文件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计划,针对检测项目、检测品种数量,制定同受检单位相符的抽样检测计划,提升抽样调查工作效率,避免调查过程中产生抽取样本不达标及盲目抽样现象。
抽样检测时,应记录各样本的检测结果,随时填写表单,将样本来源、抽样时间、名称、样品编号予以详细记录,并保障所记录信息的正确性,表单填写完成后,受检单位委派人员、抽样人员应对表单信息共同确认、签字并盖章,对样本代表性、表单信息真实性予以保证。抽样表单应一式三份,受检单位留有一份,再加一份随机样品,抽样人员留有一份,并保证将表单安全传送回总部。
抽样检测时,应严格管理样本,对包装质量加以保障。受检单位、抽样人员对样本规格、样本质量、样本种类予以确定后,应于样本包装封条位置签字。样本运输过程中,应对样品完整性予以保障,并保证样本运输时长不超出25 h,以免因路程较长,增加样品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若样品运输路途较长,可先对样品加以冷冻,在此过程中,运输人员须保证样本的安全性。运输时,样本须由抽样人员完成运输工作,不可邮寄、托运,确保样本于运输途中不会产生腐烂变质及被污染现象。当样本运输至实验室后应即刻送至样本室,抽样人员以所填写样本单据为依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样本记录上交至相应的管理部门,以免样本产生变质现象,随后,样本记录应交由档案管理人员加以归档,以便今后查询。
具体抽样检测过程中,应结合任务要求对相应的样本数量加以抽取,部分省市针对样本抽取数量下达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抽样检测的各项样本数量不得低于3 kg。因此,抽样检测人员须结合文件要求,遵循现场实际情况对样本数量加以抽取,抽取时除应确保样本完整外,还应避免样本产生表面损伤、长菌、腐烂等现象,对样本有效性加以保障。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在农产品质量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样本抽取是否科学将会对检测报告的公正性、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保障样本的科学合理抽取尤为必要,为此需对抽样检测中的细节问题,如注重各方沟通交流、完善检测工具、制定可行检测计划、规范抽样表单填写、做好样本运输工作及保证数量抽取准确等予以足够重视,为农产品饮食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