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四 李一辉
(大理州人民医院肿瘤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据研究表明,2017年美国乳腺癌患者255180例,其中死亡41070例[1],如此高的病死率对妇女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世界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早期乳腺癌的5年复发率和15年病死率,但许多患者仍有复发和死亡[2]。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作用,能显著降低肿瘤血管的微密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效果显著[3]。基于此,本文研究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阿帕替尼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32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约为51.5岁;患者KPS评分≥60分;血常规及心肝肾等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为辅助放疗和化疗、内分泌治疗后复发。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肺转移12例、肝转移9例、皮肤转移3例、骨转移5例,同时有肝肺骨等多处转移3例。
32例患者均口服阿帕替尼250mg,每日2次,一次一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者,继续维持原治疗剂量;如果用药过程中,患者发生3级高血压、2级手足皮肤反应、尿蛋白(+)、1级疲劳、少量咯血等不良反应,将阿帕替尼剂量调整为250mg,一天一次,一次一片维持治疗,并保持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治疗后主要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估疗效。
(1)完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部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疾病稳定:患者自觉症状有改善,但生活质量改善不显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无变化。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2)观察32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为:腹泻、恶性呕吐、口腔黏膜炎、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肝功能异常。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例患者中1例死亡,病死率为3.13%(1/32);剩余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占9.67%、部分缓解4例,占12.2%,缓解率(ORR)为21.87%(7/32);疾病稳定17例,占53.12%、无效7例,占21.88%,疾病控制率为(DCR)75%(24/32)。
32例患者治疗中出现Ⅱ级腹泻1例,占3.12%、Ⅰ~Ⅱ级恶心呕吐3例,占9.37%、Ⅰ级中性粒细胞下降2例,占6.25%、血小板下降1例,占3.12%、Ⅰ~Ⅱ级肝功能损害3例,占9.37%、Ⅰ级口腔黏膜炎2例,占6.25%,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7.48%(12/32),并无毒副反应,均属于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
乳腺癌是导致妇女死亡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阿帕替尼是2014年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小分子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它是一种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来抑制血管生成、阻断癌细胞之间的供血,从而抑制细胞在体内增殖的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选择性地结合和抑制肿瘤的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血管生成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大多数实体恶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可使用RTPCR 法检测其水平。同时,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2的结合具有一系列增强血管通透性、诱导内皮细胞增殖和促进其迁移的生物学调控机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在临床上阿帕替尼主要应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三线治疗中,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应用还在探索阶段,没有很多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次研究中,针对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1例死亡,病死率为3.13%(1/32)、客观缓解率(ORR)为21.87%(7/32)、疾病控制率为(DCR)75%(24/32)、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7.48%(12/32),可以说明阿帕替尼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控制病情发展,与文献的[4]张靖宇的对照组临床效果比较,本研究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较轻微,无不可耐受毒副反应,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