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翔宇 甄 橙
关键词:胚胎停育;情绪焦虑;医患关系
基本情况:患者A,33YO,孕2,胚胎停育,要求人流
今日胚胎停育的患者格外多,但也还算是常态,胚胎停育就意味着胎儿已经死于母亲的子宫内,必须做人流手术来结束怀孕的过程,也就是准妈妈必须向专业的计划生育门诊的医生寻求帮助。在接下来的就诊过程中,医生需要开具一堆常规检查,包括手术病历单、检查申请单、注意事项通知单,待患者交费回来后还要为她们做盆腔检查,这才可以算作门诊就医的初步结束。很多时候一位患者躺在妇科检查床上等着做盆腔检查,而另一位患者已被允许进入诊室,在门诊桌前诉说自己的病情。一般这种情况,老师会让我这样的志愿者填写询问患者基本情况,然后填写手术病历单中的基本信息和情况,而老师则抓紧时间去给躺下的患者做盆腔检查,以此节省时间。
也许因为年轻没有经验,也许是我的一时疏忽,在书写患者A病历信息时,我误将末次月经2016年12月写成2017年12月,虽说新年刚过不久,至今还倒不过年份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我也不想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没想到患者咄咄逼人的态度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在连连数声道歉后,患者A并未理睬我。接着患者A又从摊在桌子上的单子里发现了同样的错误,等老师做完盆腔检查坐回到门诊桌前,患者A似小孩告状般向老师不断责难。
妇产科老师也严肃起来,厉声说道:“请问这是您的病历吗?把关注点放在您的病历上,别人的病历您没有权利管;学生写的东西我会再次检查。”患者低头不语,显然遭到医生的批评后不是很高兴。在接下来的就诊过程中,患者A的问题接二连三:小到有痛无痛人流,大到谁来做手术,事无巨细,恨不得让老师保证手术中的每一刻都万无一失。不难看出患者A在得知自己的胎儿停育后,非常紧张,烦躁不安。老师耐心地向她告知:“是手术就有风险,谁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接下来是寂静的沉闷代替了原来咄咄逼人的质问。看着患者纠结走出诊室的背影,我顿生几分同情。但是直到门诊结束,也没有等到患者A来做盆腔检查,最后还是妇产科老师通过留下的联系电话找到了她,电话中她表示不打算在此医院做人流了。
思考其实,今天的门诊经历在我看来,自己的错误虽然责无旁贷,但是也可以为双方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
对于患者A而言,她与来医院就医的其他患者一样,都希望得到严谨而细致的诊疗,不希望出一点点错误,恨不得看得懂医生在病历上写的每一个字,看得懂医生的每一步操作。但是,中国现行的医疗制度和大医院中的门诊现状,还需要医患双方增加理解。相信没有哪位医生希望自己犯错误、希望自己写下的病历出问题、希望自己的诊断方案有问题,治病救人是每一位医生的心声。所以,患者要相信医生,要对医生充满信任,古代名医扁鹊就有“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原则。
对于医生而言,换位思考也很重要。患者A是一位高龄无生育史的孕妇,求子心切,此次胚胎停育的打击,使她不得不面对来自工作、丈夫、家人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心身的烦躁导致她过度焦虑,所以总是以焦虑的心情处世,容不得医生有半点差错。
小提示针对胚胎停育的女性,积极调整好心态(可借助心理咨询),及时到医院就医,全面检查,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急于求成(再次受孕最短间隔为半年以上),因为在没有找到原因前再次受孕很有可能再次遭遇胚胎停育,对子宫造成二次伤害。毕竟身体是自己的,人流后要认真观察身体变化,可以试着看中医,用中药帮助身体迅速恢复。
关键词:孕期服药;情感问题;人流;就诊时间
基本情况:患者B,26YO,孕期服药,要求人流
很多时候,下午时段的门诊,常常是病人一个接一个蹦着来,医生没有喘息时间。
在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门诊页面刷新中,候诊列表出现了患者B。
她手里拿着一叠新鲜出炉的检查化验报告单和有待完善的手术预约单,坚定地表达“自己要做人流”。
计划生育门诊的老师熟练地向患者B介绍人流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26岁,您知道人流术后会造成不育症吗?”听完我的话,患者B瞪大了眼睛。看着患者B惊讶的表情,想来她从来没有思索过人流的后果。医生接着询问她要求人流的原因。
患者B表示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做好怀孕的准备,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因为生病服了一些药物,不是说孕期不能服药吗?而且男方经常抽烟喝酒,我们没想要孩子,偏偏让我怀孕了。
患者B思索了一会儿,又以感情不和可能会考虑离婚为由为自己补充了一个要做人流的理由。听到患者B这样说,医生已经丝毫不再对患者B抱有任何同情。“让我说你们什么好,你和丈夫同床异梦吗?一个多月前还在一起创造新生命,一个月后表示要离婚?一个令人费解的理由。”孕期究竟能不能服药?也有女性在癌症化疗期间怀孕生孩子的,而且孩子是健康的。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性,如果将来B超显示孩子真的有问题,到时也可做引产。男方抽烟喝酒?抽烟喝酒是一个习惯,您觉得习惯好改变吗?将来你觉得可以戒掉吗?
坐在诊室里的医生也是一位母亲,几十年的门诊经验与一个做母亲的过来人的双重角色体验,在医生眼中做母亲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对您说这些可能您还不能理解,也许直到您这一辈子做不了母亲,才能理解医生的劝导。例子也不是没有,每天早晨医院生殖中心有多少人为了怀孕,抛家舍业来做治疗,或做体外受精,或做试管婴儿,她们的心情您能理解吗?也许真到了那一步您才能够理解。不要过度纠结孩子是不是完美,当您一辈子做不了母亲,才会发现,今天说的所有的理由全都不重要。”
思考有时觉得妇科计划生育门诊的医生像是一个法官,病人千方百计地为人流找各种理由,法官破开一个个不成立的理由,从最开始尚有逻辑的理由到最后不攻自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是不想要这个孩子而已。而病人想要的,只是法官同意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已。
小提示如果没有做好受孕打算,从女性利益与健康出发,还是应该做好避孕措施,以免自己身体受到伤害。
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在看BostonMed医疗纪录片的过程中,有一个镜头,病历上清晰写明,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发育不全,但是孕妇丝毫没有动过扼杀引产的心思,而是积极随诊,配合医生检查,在生育后立即将孩子送进手术室,也许这才是一位母亲的伟大。而不是面对潜在危险与未知风险选择停止妊娠。
关键词:女性健康;中国医疗观念
基本情况:67OY,待查,建议宫腔镜手术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L前来就诊,就自己的病情娓娓道来,医生听后建议做宫腔镜手术取活检。 但是患者L第一反应是“手术啊?我目前的状况并无异常,也就是检查报告出了些问题,所以我觉得手术并没有必要啊。”
其实这种情况临床不在少数,各种需要做的检查与化验以及这种针对病情所开的处方常常被患者看作是医院或者医生以此牟利。患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医生对自己负责,而是质疑医生另有所图。换句话说,现在的患者主意比医生大。对此,医生只能不厌其烦地解释,“很多病情在初始阶段都是没有感觉的,难道您一定要让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治疗吗?您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为癌症,如果没有病例报告看看它发展到哪一步,又怎么决定应该定期检查还是进行治疗呢?”
多数患者来医院的目的是治疗疾病,其实,比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患者L表示之前有一次就诊时医生建议她做核磁,但是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发现核磁中有一种金属元素钆对身体很不好,虽然已缴检查费,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项检查。之后身体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如果接受了核磁检查,不是白白牺牲一次身体吗?
医学上的“如果”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都转变为坏结果,那真是对自己健康的践踏,又该由谁对后果负责呢?其实临床医生大多时候在扮演法官的角色,患者都希望自己的各种站不住脚的想法博得医生的同意,但医生是经过多年专业培养的,在医疗问题的决策上,医生是有发言权的,患者不要轻易质疑医生。面对这样的患者医生已无需多言,就算说得再多劝得再多,患者也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反驳医生。
面对患者L的犹豫不决,医生只能说“那我给您写上希望您进行宫腔镜手术,您再回去想想,想明白了再来。”患者L碎碎念了很久,而后走出诊室。我出去叫下一位病人的时候,看见患者L仍旧在候诊椅子上坐着。
思考之前读过一篇文章,生活中做决定的人往往都是购买者,然而在医院里,如果让患者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做检查?应该做哪些检查?这种做法显然有些荒唐。一方面,患者只从侧面了解到检查的缺点,并没有全面了解该检查对于诊断疾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关于疾病的知识,患者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的,所以医生在医疗领域中的专业权利是无可代替的。
小提示比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关爱女性健康,从进行定期妇科检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