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诊断颅面骨骨折的价值及优势

2019-01-05 05:58侯青平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
关键词:颅面骨块移位

侯青平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 青海 海西 817099)

颅面骨骨折在临床十分常见,因人体颅骨解剖结构十分复杂,骨块多且容易重叠,行常规二维CT、X线等检查难以清晰显示骨折情况[1]。采取精准的诊断方式对临床明确骨折部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等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将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用于颅面骨骨折诊断中,旨在探讨对其价值及优势,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颅面骨骨折患者30例,均存在头颅明确外伤史,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3岁,平均(40.35±1.91)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13例,暴力击打伤7例,其他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使用仪器为西门子Emotion16排CT,选择颅面部检查程序,参数设置: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30kV、100mAs,层厚、间隔均为5mm,二次重建参数设置:层厚、间隔分别为1.5mm、0.7mm,卷积核为H30s。头尾向扫描,听眦线作为基线,由下颌角至颅底进行平扫,结束后取1.5mm薄层重建,于工作站行MPR、VR、SSD获取三维图像,根据检查需要适当调节检查角度,获取满意图像。

1.3 观察指标

本组30例颅面骨骨折患者中,均行常规CT薄层轴位扫描,做冠矢位三维成像后,显示颅面部骨折呈连续性中断,存在移位、粉碎等现象。其中诊断出上下颌骨折6例,眼眶骨折2例,颧骨骨折3例,鼻骨骨折7例,蝶骨骨折11例,上颌窦骨折1例。软组织挫伤1例,软组织挫伤并局限性积气2例。经MPR、SSD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30例患者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情况等。

2.讨论

颅面骨骨折在临床十分常见,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等行业不断发展,使得颅面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传统X线、常规二维CT受颅骨解剖结果复杂、骨块重叠等因素影响,难以精准显示骨折部位、范围、骨块移位、类型等,不利于诊断疾病及制定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其3D、MPR成像技术逐渐用于骨折诊断中,有效弥补常规CT不足,可有效处理颅面骨骨折,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依据[2]。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不断进步,通过三维立体成像,可清晰显示人体颅骨完整形态及复杂的解剖结构,便于医师更加清楚、全面的观察图像,在骨折创伤中可发挥理想作用[3-4]。3D重建可利用横轴位CT扫描及自带的SSD、MPR重建功能,对解剖结构复杂伴骨块移位的颅面骨骨折进行有效评价,并在显示骨块移位、骨折线走向、空间关系、塌陷程度等方面有着常规CT、X线难以达到的优势,可清晰直观显示图像,为临床诊治骨折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5]。王灿[6]研究表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提升对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还可评估骨折类型、严重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X线、常规二维CT难以达到的指导作用。其能直观、清晰显示骨折线走形、长度、骨块移位距离等,可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起到积极辅助作用,促使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利于缩短手术时间,积极改善预后,促进术后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对颅面骨骨折患者而言,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颅面骨块移位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 首个颅面重建人脸检索系统问世
国际首个颅面重建人脸检索系统问世
关键骨块技术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3例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可吸收缝线结合Nice结在长骨干骨折游离骨块中的应用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西南地区汉族男性CT颅面径线与身高的关系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