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萍
(开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开远 661600)
蜂蛰伤,是被蜂尾螫伤,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内所致。被蜂蛰伤后局部出现红肿刺痛,甚至有头晕、恶心等中毒性疾病[1-2]。被少数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多数蜂蜇,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偶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昏迷,抽搐,发生DIC,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3]。因此早期急救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蜂蛰伤有极其关键作用。
2015年1 月-2018年12月我科共收治蜂蜇伤中毒患者5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25~51岁。患者被蜂蛰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慌、胸闷、面色潮红、呼吸浅快局部红肿、疼痛、患肢肿胀等症状。蜂针刺伤的部位有头面部、背部、双上肢。其中针刺局部红肿、疼痛32例,头晕、乏力15例,呼吸困难、心慌、胸闷、面色潮红、呼吸浅快、头面部红肿、肢体肿胀3例。2例呈昏迷状,生命体征异常(脉搏快,血压低)48例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入院后立即给予清洗蜂针刺伤,季德胜蛇片内服外敷,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双氯芬酸钠止痛等处理。
2.1.1 温水擦洗 帮助患者进行自身的清洁工作,如更换衣物。
2.1.2 拔除蜜蜂毒刺 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人后毒刺常滞留于皮肤内;护理时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如扎入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
2.1.3 中和毒液 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被黄蜂蛰伤可涂擦1%醋酸溶液。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2.5%碘酊涂搽2~4次。
可于患处周围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局部放置冰袋冷敷。季得胜蛇药6~8片研碎,温水10mL化开,搅拌为糊状,涂擦针刺处,10多次/d,直至肿消痛止。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患处活动,以减少毒素吸收。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制定正确的输液计划。
2.3.1 药物使用 抗过敏药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中和尿液:5%碳酸氢钠;保护胃部:奥美拉唑;增强肝功能:还原型谷肽。同时还应进行抗感染、营养心肌、预防并发症等的相关药物治疗
2.3.2 对轻者的护理 被黄蜂1次或者少数蜜蜂蜇伤后,局部出现灼痛或者刺痛,红肿在2h内均可消退,一般无全身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即可。皮肤出现风团麻疹,类似寻麻症患者,口服苯海拉明50mg或扑尔敏8mg,3次/d。胃肠痉挛者首次注射硫酸阿托品1mg,2~4h再注射0.5mg。支气管痉挛者用0.1%肾上腺素1mg或氨茶碱0.25g,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后视病情减量或改为口服氨茶碱0.2g,3次/d。头痛发热者肌注射或口服安乃近0.5g,3次/d,如果效果不显著则采用冷敷。待病情稳定,局部症状消失后,再让患者出院。
2.3.3 对症状较重者的护理 蜂蛰伤后局部症状不消失,并出现荨麻症,头晕,乏力等,可选用抗组织胺药;强的松20~30mg/d,逐日递减5mg至停药;季得胜蛇药片,首次5~20片,以后5~10片/6h;同时加强皮肤护理,还应建立静脉通道,对畏寒、发热者给予保暖,降温处理;有胸闷,呼吸困难者,予高流量氧气。
2.3.4 对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本组过敏性休克患者,经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500ml,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100U,维生素C3.0,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等对症处理。
2.4.1 密切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注意神志、血压、尿量、尿液性质、四肢皮肤色泽温度变化、记录出入量,及时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征兆。
2.4.2 尿液观察 立即急查尿常规,如果出现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00ml提示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征得家属同意下,医护人员应立即做好准备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与血液透析,尽早进行血液透析可大大的帮助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2.4.3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特别是呼吸困难者,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90%以上,给予高流量吸氧,如低于70%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2.4.4 心理护理 蜂蛰伤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同,常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首先解除患者的痛苦,主动与患者交谈,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40例(占80%)在急诊科留观24小时,各种不适症状消失后离院,8例(占16%)住院治疗3d后痊愈出院,1例(占2%)住院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0d后痊愈出院,1例(占2%)发生DIC后死亡。
夏季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应注意个人防护,要穿长袖衣裤外出。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避开,千万不要用手拍打和驱赶,更不要乱捅蜂巢。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保护好身体,尤其做好头面部的保护,对过敏体质患者,一定要尽快就医,以免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