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国 万勇斌
(1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海南 三亚 570008)
(2 海军航空大学航空保障专业兵训练基地卫生队 山东 青岛 266108)
布氏杆菌病作为地方性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多发地区主要包括东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等地区[1]。主要传染源为牛、羊和猪,布氏杆菌病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消化道进行传播[2]。布氏杆菌病感染将会对身体多处组织与器官造成影响,比如肝脏、骨骼肌肉、脑部、脾胃、心脏等,其中脊柱感染尤为常见[3]。布氏杆菌病早期的临床表现较为混杂,实验室检查该疾病与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的症状比较类似[4]。因而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疾病误诊率非常高[5]。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脊柱布氏杆菌感染在临床的特征表现及其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5~66岁,平均(46.36±2.26)岁。其中4例来自山西、5 例来自甘肃、3例来自青海、3例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1例来自陕西。脊柱布氏杆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6例为胸背部疼痛、9例多汗、6例为发热、4例为肌肉痛、5例为乏力、6例为神经损伤症状以及2例为睾丸疼痛。患者从开始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5~235d,平均(75.45±35.12)d。患者的发病部位:其中有2例为胸椎发病、1例为颈椎发病、1例为骶髂关节发病以及12例为腰椎部位发病。所有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均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全部患者均采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中2例患者使用三联抗炎治疗,5例患者使用两联抗炎治疗。5例患者使用利福平+盐酸多西环素联合进行治疗,1例患者使用盐酸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联合进行治疗,2例患者使用利福平+链霉素联合进行治疗,1例患者使用米诺环素+利福平联合进行治疗。抗炎药物的使用主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临床特点、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对药物的使用反应来针对性选择。本文研究中,患者使用抗炎药物时间为6~11周,平均(7.68±1.35)周。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临床特征表现主要包括:16例(100%)为患区疼痛、9例(56.25%)为多汗、6例(37.50%)为发热、4例(25.00%)为肌肉疼痛、5例(31.25%)为乏力、6例(37.50%)为神经损伤症状以及2例(12.5%)为睾丸疼痛。
本文通过随访患者2.5~75个月,平均(28.37±16.34)个月,随访期间全部的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均无复发。其中1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疾病痊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腰背部僵硬感未完全消失,经过几个疗程的腰背肌理疗和相关功能锻炼后,腰背部僵硬感得到缓解。
布氏杆菌感染病仍然是许多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共健康难题[6]。这种地方性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通常是因为食用布氏杆菌感染后的牛、羊奶以及奶制品等,布氏杆菌病感染将会对身体多处组织与器官造成影响,比如肝脏、骨骼肌肉、脑部、脾胃、心脏等,其中脊柱感染尤为常见[7]。布氏杆菌感染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广泛,此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汗、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神经损伤症状和胃肠道的畸形,严重的情况甚至引起患者死亡[8]。
该病的多发地区主要包括东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等地区[9]。主要传染源为牛、羊和猪,布氏杆菌病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消化道进行传播[10]。布氏杆菌病早期的临床表现较为混杂,实验室检查该疾病与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的症状比较类似。因而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疾病误诊率非常高。其中腰椎是脊柱布氏杆菌最常患病的区域,其次为颈椎与胸椎。在本文中,腰椎部位患此症状的患者为12例(75%)。
保守治疗仍是治疗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11]。其中保证睡眠、营养充足时是治疗的基础,抗炎药物是治疗的关键[12]。治疗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方式主要包括:三联抗炎治疗、两联抗炎治疗、利福平+盐酸多西环素联合进行治疗、盐酸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联合进行治疗、利福平+链霉素联合进行治疗、米诺环素+利福平联合进行治疗等。抗炎药物的使用主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临床特点、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对药物的使用反应来针对性选择。
综上所述,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表现,治疗主要为保守药物治疗方式,抗炎药物首选盐酸多西环素+利福平联合治疗。探讨脊柱布氏杆菌感染在临床的特征表现及其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