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福 王二朋 孙 骥 赵华萌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阜阳 236000)
无精子症是临床上男性不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0%左右,其中尤以梗阻性无精子症最为常见,严重影响男性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程度。对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1],随着近年来微创显微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因其具有低创、低痛、高效的优点而被作为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患者个体性因素常导致输精管、附睾管梗阻并非一处,因而常规同侧的输精管、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疗效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本组研究旨在探讨纤维横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40例,均因婚后长期不孕不育就诊且确诊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术前3次以上精液检查未检出精子。40例患者均为青壮年已婚男性,已排除恶性肿瘤、先天因素、精神疾病及其他影响生育的疾病。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为(36.2±4.7)岁,病程时间1~12年,平均病程(5.1±1.3)年,其中11例患者合并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史,29例患者触诊示不同程度附睾肿大以及附睾体尾部结节,患者睾丸及输精管并无明显异常,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显示36例患者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均无明显扩张以及囊肿,2例患者合并有射精管、精囊的扩张。
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同意。
40例患者均接受显微横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首先为常规导尿,先进行一侧的阴囊探查术,并取阴囊纵隔旁2cm处作3cm左右的纵形切口;其次切开皮肤、肉膜、精索外筋膜以及提睾肌直至输精管,充分游离输精管并于直曲交界处离断,连接24G套管针注射器向远睾段输精管注射20mL生理盐水与1mL美蓝混合溶液。5min后见导尿管引流尿液颜色呈蓝色,则表明患者远侧输精管并无梗阻;若出现近睾端输精管无精液溢出则需结扎患者近睾端,并切开患者睾丸鞘膜暴露睾丸以及附睾,显微镜下观察附睾明确吻合口位置,采用眼科剪于设计的吻合口位置剪开2~3mm椭圆形小口,采用钝性分离的方式使附睾管膨出,若满足吻合要求则将游离远端输精管至吻合处采用8-0尼龙线缝合输精管外膜以及附睾外膜,缝合固定2针,10-0双针尼龙线垂直附睾管行径并横行缝合2针,双针缝入后暂不取出,保持针间距0.3mm左右。切开缝针之间的附睾管待附睾液流出后吸取附睾并在高倍镜下寻找精子,若发现精子可在输精管 4、2、8、10点处由内至外缝合,8-0尼龙线间断缝合输精管外膜与附睾外膜,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两侧吻合手术方法及步骤一致。
40例患者术中明确附睾体部或尾部梗阻32例,附睾发育异常7例,单侧输精管盆段梗阻1例,术中均于切口溢液中找到活性精子;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阴囊水肿、睾丸疼痛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9个月精液检查结果显示:平均精子浓度为(9.4±0.5)×106/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为0%~55%;术后18个月复查结果显示,输精管、附睾管复通率为62.50%(25/40),尾部、头体部吻合复通率分别为59.38%(19/32)与57.14%(4/7),配偶受孕率为40.00%(16/40)。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3],附睾体部吻合以及头部吻合术后复通率基本一致,但体部吻合术后受孕率要明显高于头部吻合,同时在双侧吻合、体尾部吻合以及流动的附睾液中也更易找到活动精子,并且术中应用针的直径以及穿刺数量的多少也可对患者复通率以及受孕率产生影响[4]。而本组研究采用的显微镜下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则可通过切开附睾管后直接套入输精管,提升吻合口的通畅性以及密闭性,并且在显微技术的监测下,较传统肉眼下吻合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复通率以及配偶的受孕率[5]。
综上所述,采用显微横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疗效确切,术后可有效提升患者精子浓度以及输精管、附睾管复通率,增加患者配偶受孕概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输精管吻合术; 显微外科手术; 无精子症;
doi:10.3969/j.issn.1008-0848.2019.03.018
中图分类号R 6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