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教育发展方向探索—职业化教育
——记第四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

2019-01-04 07:01
杂技与魔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杂技演员职业化杂技

◎ 图︱祖忠人、陈禹州 摄

2018年12月17日至19 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上海市文联共同主办,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市马戏学校、上海杂技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12月18日,正值中共中央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会议。四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来,中国杂技也旧貌换新颜。从单一的技巧展示走向了更为综合的艺术表现,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这是摆在杂技人面前的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杂技的教育决定着杂技的发展,职业化杂技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杂技艺术事业的未来。杂技院团转企改制,演员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职业人”,客观上推动了杂技职业化进程。由此带来的问题,如演员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教育是否做好了相应的铺垫,人才流动是否有相应的渠道?种种课题要求我们迎难而上,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此,第四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期间,来自加纳、法国、德国、加拿大的多位国际杂技教育专家和国内从事杂技教育工作的九十余名代表、嘉宾,围绕主题“中国杂技教育发展方向探索——职业化教育”,针对职业化语境下杂技演员应具备的综合艺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相应的培养体制与机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并通过现场教学展示、杂技演艺与旅游结合项目考察,以及杂技演出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外杂技信息交流。其中既有理论研讨也有成果展示,更有启发与思考,为国内外杂技界寻求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论坛期间,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教育背景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杂技创作或演出团体,不同的教育机构面对面交流,不同的观念和方法在碰撞,不同的启发和思考在产生。

首先是理念方面,大家对于杂技演员需要综合艺术能力这一点达成共识。随着社会发展,观众审美诉求的提高,原来简单的杂技形式和单一的杂技展示都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这促使我们反观自身,当务之急必须提高杂技的综合艺术表达力,从而对演员的综合艺术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下的杂技演出,高难险的技巧与完美创意缺一不可。这个时代呼唤更多更优秀的综合艺术表演者来征服舞台征服观众。简单的技术展示必将被逐步边缘化乃至被完全抛弃。这将带来一个艰苦的突破,既是突破自我惯常思维,也是突破既有教育模式。

论坛现场

现场教学讲座

其次在方法与路径上,今天的表演呈现反映的是昨天的教育成果。所幸,今天已有相当部分的杂技学校在杂技专业课程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杂技艺术人才培养系统和训练机制在发生着改进,课程结构调整、授课方式改善等等教学改革初具成效。学员的生理、心理需求进一步得到重视,学员的技术水平、艺术修养、表演能力、文化素养等全面发展正在逐步推动。无论前期学员的培养、中期演员的培养还是后期演员的继续教育,破除技术能力单一性、拓展演员的多元、不断的创新学习,是每一个从业者必须承载的使命。当然,加强艺术教学管理,探索更具科学化、规范化的专业教学方法,仍然任重而道远。

最后,进一步健全机制和体制的要求提上了日程。比如政策上的保障,战略性的规划,教育顶层设计等系统工程,从中等杂技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加强科研规划、加强学科建设等具体实施,都将有助于杂技教育走向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进而大力促进杂技演员职业化。目前,相关团体和院校在传统的师徒制以及学校教育、团带班、校企一体的合作培养之外,又有委托制、契约制等有益尝试,紧密衔接起教学育人与市场用人这两个环节。同时,杂技演员职业化面临的种种困境或瓶颈,也切实反映出人才队伍亟需国家扶持,直观呈现了行业发展呼唤政策护航。

中国杂技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从古至今备受人民群众喜爱。进入新时期以来,杂技更是扮演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角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最成功的探索之一。杂技人历来富有推陈出新的勇气,历来执着追求突破提升。相信通过第四届上海国际论坛,杂技界人士将更加脚踏实地,研究新方法,聚焦新思路,碰撞新观点,聚合新理念,合众人之力,为杂技演员职业化开辟出一条宽广大道,推动中国杂技走向更为灿烂美好的未来。

第四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经过三天的集中探讨,已圆满落幕。会后,上海杂协将整理论坛期间的真知灼见,与大会论文一起集结成册,供国内杂技院团和学校交流,以更好地推广论坛成果,为杂技事业的顺利前行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杂技演员职业化杂技
秦俑里的杂技演员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杂技演员星星狐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成对的杂技演员
杂技演员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加速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