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霞
(睢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睢县 476900)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2019年1月以来,草地贪夜蛾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已在我国18个省份的884个县(市、区)发生,面积达到22.8万hm2。该虫具有广食性,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烟草等禾本科植物,也危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等80余种植物。随着夏季季风的增强,6—8月有大量成虫北迁到黄淮海及其以北地区,将对农作物尤其是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玉米是睢县第二大粮食作物,能否丰收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大局,防控草地贪夜蛾意义非常重大。
草地贪夜蛾卵半球形,卵块聚产在叶片表面,每个卵块含卵100~300粒。卵块表面有雌虫腹部灰色毛形成的带状保护层。幼虫初孵时全身绿色,具有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有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种群密度过大且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 mm,在头部具黄色倒Y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成虫粗壮,灰棕色,翅展32~38 mm。雌虫前翅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颜色更深,具有黑斑和浅色暗纹。后翅白色。蛹棕色,有光泽,长18~20 mm。
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危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危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造成巨大损失。取食玉米穗时,幼虫可钻入危害。取食玉米叶时,留有大量孔。低龄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后,叶脉成窗纱状。老龄幼虫同切根幼虫一样,可将30日龄的幼苗沿基部切断。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当危害番茄等植物时,可取食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环境有利时,常留在杂草中。
由于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为科学有效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严防大规模暴发成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应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
在草地贪夜蛾适宜成虫发生场所或主要寄主作物田,设立重点监测点,安装灯诱、性诱等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主要寄主作物生长季节,针对卵、幼虫和蛹,及时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准确发布虫情预警信息,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由于草地贪夜蛾是首次侵入我国,防控工作要从严掌握。成虫集中迁入期,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诱杀成虫。采用性诱剂、杀虫灯、食诱剂等多种方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成虫产卵量,压低基数,减轻下一代危害。长期治理要树立“长短结合、综合防治”思想,协调运用生态、生物、化学措施,采取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相结合策略。
根据玉米生长期确定防治重点,玉米小喇叭口期之前保苗为主,将被害株率控制在10%以下;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以保功能叶为主,将被害株率控制在20%以下;穗期以保穗为主,将被害穗率控制在10%以下。应急防控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应达到9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要科学配方施肥,防止过量偏施氮肥,以减少草地贪夜蛾取食量。合理搭配玉米种植品种,玉米田可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豆类、南瓜、芫荽、苦菜、芸香等对害虫具有驱避性的植物和天敌诱集植物,减轻草地贪夜蛾虫量。
草地贪夜蛾5~6龄为暴食期,防治要抓住3龄以前的关键时期。应急防控使用农药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推荐名单选择,一般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苏云金悬浮剂、氟铃脲·茚虫威、甲维盐·高氯氟、溴氰虫酰胺等,要根据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草地贪夜蛾活动取食阶段,注意喷洒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关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