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国,郭 然
(1.安徽省农垦集团 夹沟农场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2.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夹沟农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隶属于安徽省农垦集团,全场占地面积1 000 hm2,其中,耕地750 hm2,属砂姜黑土地,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农业结构科学合理,经济效益明显。2011年夹沟农场就开始了玉米种植的探索,先后多次组织管理人员、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并邀请专家来场培训,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日益成熟。目前,夏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耕地面积的50%以上,种植产量逐年提升,成为周边种植户学习的样板。
鲁单9088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生产经营权,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玉2012015、皖玉2013007。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坚韧,抗倒伏能力强,活秆成熟,综合抗病性较好。经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接种鉴定,抗小斑病(病害3级),抗茎腐病(发病率6.5%);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抗高温热害2级。2009、2010年参加安徽省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鲁单9088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抗倒、抗病、耐高温)、粮饲兼用、易于机收等优点,近几年在夹沟农场种植中表现突出。2016-2018年连续大面积种植,产量在9 000 kg/hm2左右,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000 kg/hm2以上,深受种植户欢迎。
1.1.1 播种前处理麦茬 实行玉米板茬直播。小麦收割时,控制麦茬高度10 cm左右,玉米播种前将田间残留的麦茬用粉碎机打碎并均匀撒开。实施秸秆还田,有利于保墒和培肥土壤。
1.1.2 种子处理 选用发芽率95%以上,籽粒均匀、包衣的种子,可有效防治玉米根腐病、地下害虫及其他苗期病害等。
1.1.3 适期适墒播种 鲁单9088适当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效积温,发挥品种增产潜力,也能有效避开宿州7、8月份高温或雨水天气。小麦收获后,在土壤墒情好或造墒情况下,一般在6月10日前后播种,最迟要在6月20日完成。使用3或4行勺轮式玉米精播机播种,播种深度3~5 cm、行距60 cm,播后镇压严实,确保“一播全苗”。
1.1.4 施足底肥 夹沟农场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选用玉米专用肥或控释肥作底肥,施肥量(N-P-K:29-6-5)600~750 kg/hm2。
1.2.1 “三沟”配套 玉米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要保持在60%~70%。夹沟农场水利设施较好,田间腰沟、围沟、畦沟畅通,排灌设备也比较齐全,均有利于防止苗期干旱或遇涝排水。
1.2.2 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最好在播种后2 d内墒情好时,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或乙莠水)3 000~3 750 mL/hm2,或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 500 mL/hm2+ 72%都尔乳油1 125 mL/hm2,对水750 L/hm2,进行封闭式喷雾。也可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1 800 mL/hm2+40%阿特拉津胶悬剂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
1.2.3 合理密植 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留苗60 000株/hm2,间、定苗要均匀,遵循常用“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去杂留纯”原则,保持个体发育整齐一致,利于高产。
1.2.4 防治病虫害 苗期主要虫害有黏虫、灰飞虱、地老虎、甜菜夜蛾、蓟马、麦秆蝇等。可喷施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还要喷洒田间地头麦秸和杂草,彻底杀死害虫。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粗缩病等,尤其早播要防治玉米粗缩病,可用3%啶虫脒乳油或者5%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喷雾,彻底消灭灰飞虱,铲除传毒媒介。
1.3.1 旱涝管理 玉米拔节后,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此期若遇干旱要及早浇水。鲁单9088抗旱能力比较强,当田间相对持水量低于70%时马上进行灌溉,防止“卡脖旱”,影响玉米抽雄和小花分化。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1.3.2 防治病虫害 此期主要病虫害为大小斑病、南方锈病、玉米螟等。可在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 kg/hm2丢施于心叶内,或用毒死蜱喷雾,重点喷施心叶部位防治玉米螟。防治南方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1 500 mL/hm2进行喷雾。
1.3.3 追肥 此期是肥水供应关键时期,追肥有利于雌穗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450 kg/hm2,确保玉米营养需求,促进穗大粒饱。施肥采用条施,施肥深度10 cm左右,施肥后浇水,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1.4.1 追施攻粒肥 根据玉米田间长势,追施粒肥75~150 kg/hm2,以确保玉米生长后期的营养。
1.4.2 合理排灌 玉米花粒期需水量较多,若遇秋旱应及时灌水以维持根系活力。但是皖北地区玉米生长后期雨水较多,应注意田间排水。若遇大雨,为防止田间长时间积水,应及时排除,以防因涝害而造成的早衰或减产。
1.4.3 防治病虫害 玉米授粉结束后,可适时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毒死蜱等药剂,防治棉铃虫、玉米螟等虫害。
适时晚收,实行籽粒机收。夏玉米适当晚收是夹沟农场近年来实施的一项增产技术,比周边种植户晚收7 d左右。一般在籽粒变硬、灌浆线消失、籽粒根部黑色层形成时收获。植株外部表现为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呈现白色。适当晚收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籽粒商品性。籽粒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入库。
大面积种植玉米,根据高效绿色发展的要求,要做好品种结构调整工作。要选择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抗倒、抗病、耐高温)、籽粒性状优(脱水快、易机收、烘干商品性及内在品质优等)的玉米品种。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期间,高温热害、旱涝交替、大风倒伏、各种病害等影响玉米产量,因此,农场要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综合栽培技术管理研究,提高玉米种植比较效益。
针对玉米种植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大仓储、烘干设施投入,提供种收烘储一条龙服务,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