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历
朱臣注重作品的意境,他的畫作每一幅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他笑眯眯的眼神,总是让人感受到无穷的睿智与力量,对于笔墨艺术,他更多的是思索与感悟。
朱臣倾心写意花鸟,尤其钟情于既为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不为常人所关注的生灵。近几年,他画的最多的是鸡。他说,鸡象征着吉祥、富裕、长寿。鸡的平凡与安祥,能让人想起悠然的田园生活,而雄鸡唱晓又会让人领略一种力量和神秘的意境。
朱臣6岁时开始接触绘画,遇到了启蒙老师、长春第一本连环画《追鱼》的作者——康学武老师。此后朱臣就一直跟随着他学画,直到高中。
1984年,朱臣考到了艺术学院,1988年留校任艺术学院中国画系青年教师、国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朱臣的作品,常以浓墨渲染,时有神来之笔,大工若拙,憨态可掬,渐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为书画界所称道。高歌向天的《群雄图》、平静安详的《吉祥家园》,每一件都是朱臣心灵意绪的隐秘展现。这些作品中,鸡的红冠、墨羽、坚爪、锐目,体态雄壮而又神态安祥,给生活在纷繁芜杂的都市中人以一种田园生活的安详与静谧。
每天清晨,朱臣早早起床,到艺术学院上班。开电脑,翻看文件,听那首熟悉的《白度母心咒》,然后浇花,画画,每一笔随着音乐的节奏在画纸上生成。朱臣说,这是他追求的一种和谐的生存状态。
和很多画家一样,朱臣偏爱自在闲适的生活,在过往的艺术创作道路上,朱臣将自己对于艺术、对于人生的深厚体悟与朴素情感尽兴铺展在画作中,不断探索,他的画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安静的人物和景物,恬淡生长的植物,以及动物,那些活泼的动物都是他笔下的老朋友,在平凡中赋予情感。朱臣注重作品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愁苦,没有孤独,没有隐逸,有的只是生命的上进,每一幅画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朱臣喜欢围棋,它蕴涵着中国的历史文化,黑白之间,纵横之上,每一位下棋之人都能从棋中得到不同的领悟与内涵。
通过围棋,有的人可以找到乐趣,有的人找到了消遣,但他找到了跟艺术相通的一些东西。当黑白棋子落在棕色的棋盘上,这种画面是非常美妙的构图,研究中国画构图的时候他觉得这种黑白相间,与中国画里面的白纸黑墨之间有暗通之处。
近百年来,中国文人的错误,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对西方文化的崇拜,抄袭西方文化,迷失了中国文化的本性。朱臣的艺术在于对自我的肯定,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信心与肯定。他喜欢传统文化,比如说古诗词、古代名人传记,他强调艺术关注现实人生,讲究和谐自然。画家朱臣知道只有传统变革的文化艺术才是真正的文化艺术,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经过了数千年文化的积淀、积累,是一个民族血与智慧的凝聚,文化没有这么简单,是实在的东西,正如艺术的真谛是生活。
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书画院理事,民革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