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电影《卡萨布兰卡》
(3)路,就是书。——余秋雨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襲、套作。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题,写作时要具体分析这三则材料的内涵和联系。第一则材料强调“书”和“路”的重要性,要多读书,多行路。“读万卷书”是一本有字的书,“行万里路”是一本无字的书,考生要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第二则材料强调“书”和“路”都可以塑造人的气质,无论读书还是行路都对人气质的形成、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则材料强调“书”和“路”的统一性,“书”就是“路”,“路”就是“书”,二者可以融为一体,互相作用,又互相促进。总之,这三则材料既说明了“书”和“路”对人的重要性,又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考生可以根据三则材料,将“书”和“路”结合起来思考为最佳立意,既可以写多读书、多行路对个人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写“书”和“路”的相通之处。
佳作展示一
漫漫人生,请带一本书上路
◎林 曦
我曾听说过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的确如此。古人常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人生内涵,能够看淡春花秋月,宠辱不惊地过一生。
书,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孔子韦编三绝,终创立儒家学派;苏秦狠心刺股,凭着自己的一腔才学成为一代谋士;李密牛角挂书,亦是留下了千古美名。古往今来,人们对书籍的热爱有增无减,罗贝托曾发出过这样的宣告:“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如同我们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然来临。”读书和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余秋雨先生说过:“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一个有内涵的人,往往能够从一草一木中,看到禅意,能够在世俗生活中抬起头看天边的云霞,享受内心的安然和淡定,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书给予的。
路,能丰富一个人的阅历,磨炼一个人的性情。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人的生命中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只在那些别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抱怨生活的无聊吧?那么,何妨流出那些水管呢?你只有流遍一个又一个的风景,你才会是一条河啊!生命不是放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草原上随风舞动的韵律。生命不是坐等被安排,而是不停地追求。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或许我们更应跳出这个死循环,明白自己真正所求的是什么,然后为此走遍万水千山,亦不辞辛苦。
如果读书是在你的心中堆放木柴,那么上路就是点燃它们的火源。书和路的结合,会引发绚烂的火焰。生在盛唐的李白,游遍大江南北,终成就了他“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豪气;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杜甫,下笔就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郁顿挫之气;遭受了宋王朝南渡悲苦的李清照,诗词中总有些“凄凄惨惨戚戚”的低迷哀痛。经历世事会让你将从书本上看到的文字,真正化为生活的感触;而万里江山、人生履历会让你的笔下生出灿烂的光辉,让你的生命结出与众不同的果实。
漫漫人生,请带着一本书上路。看书中之事的百转千回,品世间之人的情真意切。书和路会融为一体,形成我们独一无二的气质。书路结合,用书中的精神作为人生的风向标,用路上的阅历沉淀自己的内涵。
[评] [析]
这篇作文从材料出发,紧扣材料要旨,写得酣畅淋漓,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审题准确,立意精准。标题“漫漫人生,请带上一本书上路”,既扣住了材料,又点明了主旨;二是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先总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分别阐述“书”和“路”的重要性,接下来阐述“书和路的结合,会引发绚烂的火焰”,结尾呼应标题,再次点题;三是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名人名言等,既使论点论证得充分有力,又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佳作展示二
与书同行
◎黄 静
或许在很早以前,早在仓颉造字、大禹治水之前,就有人把对事物的情感刻下来,画下来,甚至绣下来,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书因此就产生了,于是就有了阅读,也有了“悦读”。
“阅读”应该起源于“悦读”吧?关上书房的门,用心来读书,读得高兴了,就是悦读。读史,是与太史公对话,听他兴奋地、滔滔不绝地讲着“上计轩辕,下至于兹”的史实;读诗歌、辞,是听乐府官员在田间市巷的脚步声,是听江南的采莲女在荷叶间唱着“江南可采莲”的调子;读唐诗,是听李太白敲着金樽仰天大笑,是听少陵野老失声痛哭,是听李商隐的绵绵情话,是听杜牧的烟柳私语;读宋词,可听见苏轼在密州出猎的马蹄声,可看见辛弃疾在军营挑灯看剑的身影,可嗅到李清照窗外遍地黄花的芳香……阅读,一件让你能一路从远古走来,清新得只落得一身墨香的人生乐事,伴着你,直至老去。
与书同行,一路听着阅读的声音。书是波德莱尔心中“一个忧郁的诗人”,是高尔基眼中“使人进步的阶梯”。书里夹着智慧,读书,就是和智慧说话,把你的思想抽出来,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与书同行,使我们看见最原始、最质朴、最美好的感情和最深刻的思考,使我们听见古圣先哲们低声私语或激昂辩论的声音。我们读书,就是从先人手中接过装满智慧的宝箱,与别人分享,使我们更热爱智慧,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让读书成为一种自由,让读书成为一种权利,让读书成为一种义务。或许,我们将很难听见从古老的典籍中悠悠传出的玉箫牙板听红豆的声音;或许,我们将很难感觉到静夜带给人的隔了一层薄纱般的心跳;或许,我们将不再体味到“悦读”以及“阅读”之于我们的意义。可是不论怎样,我要与书同行,我要听“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壮阔,我要看“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壮丽,我要绘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明艳,我要感悟“落叶满地红不扫”的萧然……与书同行,使我的心变得更加清净而透明,读书不厌,读书不倦,世俗尘染何有于我哉?
与书同行,踏着先哲们前行的脚印,最美的景致就在眼前。与书同行,抚着书页上的行行文字,最真的感动就在身边。与书同行,乘着书上上善无为的智慧,最深刻隽永的人生解说就此展开。
书即是路,路即是书。在读书中行路,在行路中读书,你我的人生必将会收获更多精彩。
[评] [析]
这篇作文能够从材料出发,紧扣材料的内涵,立足材料提取观点。标题醒目,耐人寻味。作文对话题的理解很准确,立意深刻、不落俗套。内容丰富而饱满,大量文学家及文学作品的事例体现了考生较为深厚的课外阅读积累,使作文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全文语言凝练厚重,富于内蕴,结构清晰,板块分明,具有较大的思想容量和情感容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