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体设计的方法初探

2019-01-03 06:56冯雪婷赵红英
牡丹 2019年36期
关键词:字组间架图形化

冯雪婷 赵红英

汉字历经几千年演变与传承,沉淀深刻的内涵与情感,俨然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汉字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到简约,逐步形成了今天这种易于表现、内涵丰富的造型。汉字不仅是承载符号,还是图形符号丰富的画面,从这一角度来讲,汉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汉字具有突出的装饰性,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做到的,汉字架构与内涵性融于一体,使汉字字型饱满而丰富。

本文通过分析汉字的架构,将汉字图形化,深入探究其展现出的规律性与节奏感关系,分析字体间架构特殊涵义,使汉字字体设计更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并传达信息,使观者在领略字体本身魅力的同时,也可增加对中国文化审美的体验。

一、间架格律在汉字字体设计中的作用

作为记载和促进文化交流繁衍的汉字而言,是中华民族从荒蛮到文明的见证者,是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承载者,更是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载体。在所有人类文字体系中,汉字的演变最为复杂,发展过程最为漫长。在早期形成阶段也经历了很长的磨合期,才作为早期的文化记录符号被各部族通用。语言严谨,处事循规,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美德。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这种处事态度体现在了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承载文化传承的汉字符号上更是十分明显。仔细观察研究可以发现,汉字的一笔一划、笔画间的比例结构都充分地体现了严谨这一特点,即使在简单的笔画走势之中也体现着表意的生动,彰显着国之精神。

间架狭义来讲是字体的结构,通过调整字体的重心、笔画改变字体结构,使其呈现不同特点;格律则体现的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从各笔画的比例关系到呼应态势,从字型性格到动势结构均包含其中,它表现出设计师设想中呈现字体的态度。间架和格律是字体设计的必要条件,也是设计一条好字体需要遵守的一条根本定律。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拥有自身发展的根源与意义,要想在设计中运用得游刃有余,必须先理解其中的历史渊源。

间架是两个概念的集合,既包含约束性又包含支撑性,在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定义中演化成了一整套系统中的、起基础性作用的中坚部分的设计,其表现为一组抽象构件间交互的方法,类似于骨架的搭建。只有骨架搭建好了才能撑起美丽的皮囊,因此其基础性地位不言自明;格律发源自中国古代诗歌,是创作中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语言文化中的结构范式,体现在诗词歌赋中就是一种节奏,这是与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口语的最大区别。

二、汉字字体的间架构造规律

(一)字体的重心

中国文化讲究一个“衡”字,是均衡、平衡之“衡”,中国古人对于汉字的审美也依然遵循了这一规律。汉字呈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方正均衡。字体笔画经过长短、高低的对比处理,然后将笔画组合搭配,形成汉字。较为繁复的字一般为十几个笔画,考虑到这一限制条件,设计师习惯将汉字作为一个整体的视觉单位处理。汉字的重心也就是汉字形体的聚力点。每个字都具有一个重心,笔画以此为圆心,向四周舒展。重心可以用来调节字的高低和左右偏向,根据所表现的不同内容来进行调节,例如,重心下移,字体显现出稳重、坚实的力量感;重心上移,则有生机勃勃的上升感。

在处理单个字体时,需给人端正、舒展的感觉,要让人看起来舒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人眼在分辨每一个汉字时,容易把每个字看作一个独立块,然而一个方块的“绝对中心”和“视觉重心”并不一定是重叠关系,一般情况下视觉重心都会略高于绝对中心,因此设计中要把握好这一规律才能给人舒适感。处理字体组合则关键在于把握整体的平衡感,一组字为一个单位,均衡每个字体的重心高度、偏度,使一组字趋于整洁,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字体构造

汉字的奥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像拼图游戏一样,同样的偏旁搭配不同的部首可以成为意思和读音都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字,但无论怎样的组合形式,汉字总体还是给人以方正的视觉感,因此汉字也被称为方块字。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汉字并非都是正方形的,也有圆形、三角形、菱形和一些不甚规整的形状。差异的产生源自于笔画的不同,不同组合形式、不同笔画的字其轮廓呈现不同形状。同时由于笔画的不同,也会造成字体大小的视觉差异构。

为了克服以上所谈到的问题,让一个字组看起来更加舒适和均衡,设计师就需要调整字和字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字体原有样貌的同时,兼顾其平衡感。设计师可以借助方框来调整每一个字的结构。具体为在设计字体之前,设计师先为每一个字画一个同样大小的边框,保证字体的每一笔都在边框之内,在完成整组字的设计后参照同组其他字形对单个字进行调节,通过单独扩大或缩小单个字的字腔与外扩笔画的长度来使整组字的外形趋近于同一个几何图形,这也是设计师在字组中寻找呼应的重要手段。在确定最后方案后,设计师还要根据不同字形对字体大小稍作调整,使字体在视觉上等大。

(三)字体的图形化处理

字体设计最常用的手法是将汉字的字形打破,进行图案化的重组。其实这是对字体图形化处理的一个浅层理解,打破的手法只是将字形打散进行再设计的过程,保留字体的意义。简单来说,字体的图形化是设计师将字意充分理解,并与所表现的对象相结合后做出的一次再创造,通过改变或者调整原来的字腔、中线、胸线、衬线等来使字体为主题服务。无论字形怎样变化设计师需把握一点,遵循字的原有意向,正所谓“形散神不散”。

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既能充分诠释出每个字在服务于当下主题所表达的自我个性,又能根据当下的审美诉求诉说出一个时代的情趣趋势,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一半功劳要归功于其成功的字体设计。

三、字体的格律韵律运用

(一)节奏感的体现

节奏感主要针对字组而言,多个汉字的组合其节奏变化既可以依赖于在各个单字之前寻找到的那种微妙的重量、张力、受力点等的平衡比例,也可以通过诸如改变字体笔画或某个类似的点来呼应这种变形手法,还可在字体原有的虚实之前寻得一种规律将其突出放大加以表现形成节奏。它是处理多个汉字组合使其整体化、视觉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二)各部分间的呼应

笔画是一个字的组成元素,在字组中每一个字又独立成为一个个体元素服务于整体。但不管是单个字还是多个字的词组,处理的要点是相同的。对于一个独立的字来说,其每一笔的造型、张力都需要遵循一个统一的特征,将字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笔画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顾此失彼。即便想要突出个性在某一笔做相应处理,必定在其他笔画上找到呼应点,才会让字体显得协调和舒展。字组的设计同理,体现每一个字相互之间关联性的方法就是找呼应,通过调节节奏、重心、结构使整体统一。

(三)审美性的体现

审美性是无论用什么设计手法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让一组普通汉字呈现出艺术性,既体现设计师想要表达的主题,又能让受众在使用中产生审美愉悦。设计师需在对设计对象有一个浅层理解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与之相匹配的情感表达。设计师在设计中不断地融入这种心境,寄情于作品当中,将作品转化为一种情感外显的物化承载,再将当下流行的元素以不同契合点表现在字体中,这样的作品必定是符合当下大众审美情趣的。

四、结语

汉字字体设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再造过程,将可读取的文字语言与视觉语言相结合,从单纯的表意转变为表意与审美的多元形态。汉字形态巧妙,结构优美,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提供了深入分析汉字字型范式的契机,使字体设计在审美性与规则性二者间可以找一个黄金比例点。

(河北科技大學)

作者简介:冯雪婷(1995-),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字组间架图形化
在落雪时晨读
在落雪时晨读
找字组名言
“青”字组字歌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拜拜
LKJ自动化测试系统图形化技术研究
运用图形化听写式复习,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临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