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民间取名价值取向分析

2019-01-03 06:56姚景凡
牡丹 2019年36期
关键词:用字

姓名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关注和研究。姓名即“姓氏+名字”,据相关资料记载,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和氏分别用来区分母系血统和氏族分支。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姓和氏已经基本上没有区别,主要是继承父姓代表血缘。

本文主要通过对1949-1956年,1956-1976年,1978年至今国人的名字分析,反映出在建国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中国不同的社会普遍现象、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

一、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民间取名价值取向及特征

(一)1949-1956年民间取名价值取向及特征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正好遇到新中国成立这样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作为中国新的历史起点,举国欢庆,人民有了代表自身利益的主力军。此阶段的样本来源主要是农村,男孩儿起名中多带有国、建、庆、祥、振、富等字,用来纪念建国,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表达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念,表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们富裕的美好愿望;女孩儿起名中多带有荣、秀、枝、芬、淑等字,表现父母对女孩儿们聪明灵秀、美丽贤淑、生活富足的美好期盼。还有一些如招娣、焕娣等名的,是饱经风霜的劳苦大众,在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通过给孩子命名,表达家庭多子多福盼望。人们用名字来寄托自己对子女的美好愿望。

2.1952年土地改革后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国家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一些人起名带田、占等字,表达了人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的喜悦心情。

(二)1956-1976年民间取名价值取向及特征

1.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这个阶段我国开始大炼钢铁,大搞生产建设,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相联系。人们这时的取名很自然带有生、钢、铁、金等字,如金生、连生、铁柱等。同时要“赶英超美”,少数出现了跃进、超英等名字。

2.1966-1976年期间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这时期人们的取名用字无可厚非地带上了一些时代政治的烙印,给男孩取名带文字,带保字如保平,带万字如万举等,给女孩起名带红字如红英等。

(三)1978年至今民间取名价值取向及特征

1.改革开放后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们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取名较为讲究策略和方法,英、秀、凤、梅、华、宝等取名用字被认为是过时的,带有政治色彩的名字更加减少,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2.单字名和重叠字名的开始流行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增快,开始追求高效、快捷、简约、方便的生活方式,单字名较为频繁地出现,如平、玲、艳、静、雪、军、洋、梅、丽、霞、娥、莉、红、蕊、娟、娇、楠、运、荣、杰、鑫等。同时重叠字名也重复出现,听起来语气亲切,如丽丽、兰兰、翠翠等,也充分体现了人们个人思想和兴趣爱好的转变。人们的取命名逐步摆脱了政治、法令和口号的影响,开始凸现自我的随意性和个人对孩子的亲昵与宠爱。

3.新时代文化交流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世纪之交,中国跨入了新时代,人们给男孩取名用字带有博、佳、昊、浩、皓等字来描绘孩子未来的宏伟蓝图。“鹏程浩宇,文明佳;博辉泽瑞,胜轩广。”这些取名用字可谓气势逼人。给女孩取名带蕊、睿、莹等字,表达对女孩子美丽聪颖、秀外慧中的希冀。“娟佳文慧,玉莹蕊;明月欣婧,梦雅晴。”这些取名用字可谓灵气十足。这些名字表现了父母在新时代赋予孩子们的期望和要求。

二、取名用字规律

自建国以来,笔者统计的人名中,取名用字看似复杂多变,实际却有各自的规律。

(一)各个时期男女取名性别上的差异

男子名字多用金、刚、宇、博、旭、康、昊、磊、辉、瑞、鹏等字,表现出希望男子刚正不阿、知识渊博、前途辉煌、大鹏展翅的期望;而女子名字多用娜、芳、娟、红、枝、秀、珍、芬等字,表现出长辈希望女子聪明伶俐、贤良淑德、大方秀气的希冀。

(二)时代不同,名字不同

在受时代影响严重的时期,名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比如建国时期,取名用国、建、华等字,建国、国庆等的名字居多。

(三)富贵发达概念的淡化

荣华、庆华等有这种追求富貴色彩的名字逐渐消失。这说明,中国人富贵荣华的概念开始淡化,不再只是对钱财的追求,逐渐转变为精神的寄托,名字从早前带有富、福等字,逐渐转变为带宇、博、轩等气质文雅的名字。人们的取名用字改变说明他们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追求,也说明了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较为充分的的程度。

(四)对美好寓意的追求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取名将愿望或者内心想法从名字上直接表露出来,显得较为简单和直率。比如田来、平安等直接表现心愿的名字。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人们取名开始追求名字的内涵性和含蓄性,使名字显得含义丰富而深奥,如子衿、博文等名字。子衿出自《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代读书人的衣领一般为青色,这里的“子衿”最早代指女子的心上人,后来成为对知识分子、文人贤士的雅称。长辈以此为孩子取名,除了听起来好听之外,还希望孩子能够知识渊博。《论语》有言:“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经典,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长辈给孩子取名“博文”,也是对子女的一种期盼。

(五)地区文化对取名用字的影响

笔者调查的来源为河北省某县城,仍属于较落后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政策落实较慢。人们的取名仍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影响。同时,改革开放后,思想禁锢也逐步消除,经济活动渐趋活跃,取名作为家庭个体行为,也增强了随意性。与此同时,由于受文化水平教育的限制,人们对自然事物的充满尊重和向往,名字中多出现江河湖海等与水有关的名字,如长波、红海、文江、永江、金清、长清等,或者是与森林树木等有关的名字,如洪森、祥林、兹林、炳林、亚林、兴林、福森等,这都是当地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表现。

(六)家庭族谱的约束对取名用字的制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时很多人的名字,尤其是男性名字,多为三个字,中间第二个字用来表辈分。笔者的数据来源为河北省一个县城,亲属关系较近,据访问,当地人们名字中含有金、福、玉、连等字的大部分表示辈分。

三、结语

不同时期人们的姓名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现象甚至是人们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名字用字的选择上。名字,不仅作为人的个体的符号伴人们一生,而且还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特征。

(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姚景凡(1996-),女,河北黄骅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用字
容易混淆的词语
地名侯官的用字及读音问题研究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论高级用字阶段汉字系统选择字符的几个原则
李珣不当作李洵——兼谈古人兄弟取名用字的讲究
译经用字与译经词语新释
少数民族汉字族名用字考察
辽代避讳用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