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军 韩丽
摘要:降雨入渗及渗流是导致降雨型滑坡的主要因素,文章对降雨条件下的入渗、变形特征的不同滑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降雨入渗形式和降雨运移形式着重对降雨型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总结分类,同时还简单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降雨型滑坡的滑动机理。
关键词:降雨型滑坡;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降雨型滑坡的稳定性与降雨以及雨水渗入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这些导致滑坡出现不稳的情况的雨水渗入、坡体内径流继而排泄以及其他一些地下水活动都称之为降雨型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目前对于降雨型滑坡中降雨和地下水系统联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根据对现有的文献阅读整理总结发现,业内学者大多都是对降雨型滑坡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进行分类,而针对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分类的研究几乎没有。为了能够对降雨型滑坡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水文地质条件的类型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降雨进入坡体的通道形式和坡体内运移通道两个方面对降雨型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进行划分。
1.按降雨进入坡体的通道形式分类
1.1表面入渗型
这种类型多存在于坡体比较完整,表面的裂缝较少或没有,雨水只能以表面渗入的形式进入到坡体内部,这种情况下,决定渗入深度大小和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坡体的岩土体的渗透系数的大小。渗透系数越大,在降雨阶段雨水渗入的就越多、越深,雨水接触到滑带的时间也就越少,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深度滑坡的发生。如果坡体表面的基质吸力较大,超出了降雨的强度,破表径流难以形成,出现了雨水无压人渗或自由人渗的情况,为降雨型滑坡埋下了隐患。
表面人渗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强渗型和弱渗。强渗型指的是雨水在很短时间内渗入到滑带位置,导致整个边坡接近饱和状态,结构非常不稳定,很小的外力就有可能导致滑坡发现;弱渗型指的是雨水渗入较浅,只是让坡体表面一定深入达到饱和,坡体的稳定性也并没有降低到零点,则会出现小规模的浅层滑坡。
1.2优势通道入渗型
这种类型主要是雨水能够通过通道迅速进入到坡体内部,直至滑带位置,从而导致坡体结构的不稳定性,这些人渗通道主要有坡体表面张力产生的拉张裂隙、岩石风化以及卸荷产生的次生裂隙、岩溶管道、黄土中的竖直裂缝和落水洞等。这些通道的渗透性要远远高于岩土体的渗透性。同时,由于渗透性强,对雨水有截流的下搜过,导致大量的雨水被截流并迅速进入坡体内部,从而积聚在影响边坡稳定的目的层位,无论是产生静水、动水压力,或是软化软弱层等,都使得滑坡对降雨扰动的反应时间缩短圈。从而比较容易发生滑坡情况。
2.按坡体内运移通道分类
2.1裂隙型
这种类型主要是由于边坡结构为岩体结构,受到风化后出现裂隙、断层等情况,也不排除有人为的因素,如工程开挖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情况,如软硬互层结构的软岩流变变形等。出现这种情况,雨水会通过这些裂缝迅速进入到坡体内,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导致滑坡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况要着重考虑雨水对坡体结构面的润滑以及增重影响、雨水的静水压力以及雨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三个方面。在雨水的压力作用下,容易导致坡体出现变形、位移等情况。
2.2管道型
管道型也叫岩溶型,在自然界中,岩溶侵蚀作用时刻在发生,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较大影响,如果遇到较强降雨则会发生滑坡。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重点考虑两个方面,首先。岩溶水流降低有效法向应力,从而降低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而雨水通过岩溶管道时产生的压力和冲击力会使潜在的裂缝扩大从而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甚至是坍塌;其次,降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软化夹层。
在强降雨的过程中,极易让岩溶通道处于满水状态,水的压力对管壁形成一定的影响(见图1),将岩体岩体向临空面推挤,导致岩体强度迅速下降,出现滑坡现象。
2.3孔隙型
这种类型往往出现在土质边坡、表层岩石强烈风化后的边坡、堆积体边坡、冲洪积边坡等,雨水通过孔隙进入内部。这种类型的雨水在进入孔隙后,要比以上两个类型流动速度相对减少,也就说渗透性较差,对雨水渗入的反应较慢,但这并不代表不会造成滑坡。雨水在渗入后导致坡体基质吸力分布发生变化,使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影响了边坡稳定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降雨型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降雨进入坡体通道形式以及坡体内运移通道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可分为表面人渗型、优势通道人渗型、裂隙型、岩溶型以及孔隙型。总的来说,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类型的不同,降雨对坡体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渗入通道、渗入深度以及坡体反应时间等差异。通过分析降雨型滑坡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就能够有效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因降雨而导致的滑坡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常金源,包含,伍法權,常中华,罗浩.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稳定性探讨[J]岩土力学,2015,36(04):995-1001.
[2]王治华,杜明亮,郭兆成,贾伟洁.缓倾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以冯店滑坡为例[J].地质力学学报,2012,18(02):97-109+ 186。
[3]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地质大辞典M].地质出版社,2005.
[4]毛伟,如黑艳·木合买尔,贺强.新疆伊犁谷地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J]西部资源,2018(03):13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