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摘要:风景画是西方重要的艺术题材。但与宗教题材绘画相比,风景画的开端仍然有着很大的争议。尽管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风景画植根于北方,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意大利,尤其是威尼斯,在风景画的起源上有着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从乔尔乔纳迷一般的《暴风雨》入手,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景艺术产生的过程和背景。
关键词:风景与象征;人文主义;田园生活;诗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050-01
《暴风雨》出自威尼斯画家乔尔乔纳之手,颇具争议性。众所周知,诞生于文艺复兴阶段的艺术是图像学研究的主攻对象,不过面对《暴风雨》这一作品,现有的理论知识和认知水平捉襟见肘,明显不足。一直以来,研究者对这幅画作中的寓意争论不休,至今不存在相对统一的观点。进一步分析,在《暴风雨》中存在三个人物,首先是怀抱婴儿的裸体女子以一种极其坦然的態度面对观众,然后是身着衣饰的男人,用一种极其淡定的表情看着女人和孩子。奇怪的搭配给这幅画罩上了一个谜。这幅画早期绘画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自然风景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故事人物被缩小并被放置在画面边侧而非中央,风景本身的美感充盈画面。对此,英国知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在乔尔乔纳看来,《暴风雨》中的人物在他人眼里同样是一种风景1。这一超前意识,在其画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们会强烈地感到独立风景画时代的到来。
《暴风雨》并不是特例,在乔尔乔内所在的威尼斯派,风景所具有的张力愈加明显,试图打破幕布所带来的束缚。比较另一位威尼斯画家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1430-1516)的两幅《圣哲罗姆》就可以明显看到这一趋势的到来。收藏于伯明翰的《圣哲罗姆》是贝里尼1450年的作品。画面上的风景不仅有限,而且程式化的,提醒着人们,它们与宗教寓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譬如,从思想意识形态来看,沙漠和绿洲与物质和精神世界彼此对应;无叶的树相互对称。1471年,贝里尼的新作《圣哲罗姆》横空出世。在此画作中,风景的占比有着大幅度的提升,打破人们认知的是,在画的中央,主角竟是两只可爱的兔子。这是之前的绘画所没有的——宗教绘画中的主体人物被两只嬉戏的兔子代替。
两幅《圣哲罗姆》的对比让我们看到,意大利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始终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它是从不断的扩大风景在圣经故事画的面积开始的,它伴随着对风景的宗教象征关注向对风景自身美感的关注。那是什么使得风景在威尼斯画派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呢?在这些不断增大的风景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对细节的刻画——叶子的纹理,岩石的质感,云朵的轮廓,显而易见,对自然美的热爱在风景画崛起的趋势中占据着重要的动因。英国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Malcolm Andrews)在其《风景与艺术》中在谈及威尼斯画派的《圣哲罗姆》时说到:
“艺术家引入了一种新兴的人文主义文化,开始对那些在自然环境中孤独徘徊的圣人形象的图画的潜在可能性产生额外的兴趣。这种主题为风景画种详尽描述自然细节、研习透视以及构建深度提供巨大的余地。风景与人物主题相关的意义可以以一种透露内情的方式进行操作:画家可以利用哲罗姆的故事来发掘关于孤独、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冲突感、关于自然世界和人类在其中所处位置的进化思想。这些理念构成了西方风景艺术传统的主要基础。”2
回首对乔尔乔纳的《暴风雨》做进一步分析,在整个画面中,我们难以发现与任何宗教有关的隐喻性线索。乔尔乔纳保持了一贯的写实风格,对自然场景进行了再现。这里的风景自然、真实,并未被作者赋予主观情感。从理论角度来看,随着作品故事主题的淡化,风景拥有着更多的诗情画意。可是,从观众角度来看,《暴风雨》却又能让人在潜意识中发现它与传统宗教风景画的断裂,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断裂呢?
对《暴风雨》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分析,当时的威尼斯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阶段,乔尔乔纳和久居都市的我们一样对简单淳朴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田园风景是诸多艺术家的歌颂对象。与乔尔乔内并肩齐驱的威尼斯作家皮特罗·本博(pietro Bembo)就曾在其所著《切利·阿索拉尼》中基于自我想象,对自己心驰神往的花园隐居所进行了细细描绘:
他们来到了那片有着柔软草皮的林间空地,在空地前面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月桂树,形成了只有月桂树的小树林,那些树傲然独立,有着宁折不屈的精神,在树林间还藏着好看的喷泉,那是由一整块岩石雕琢而成,与岩石的山脉相连,形成花园的另一个尽头。
至此,我们可以确认,威尼斯画派不断放大的风景描绘是这股以人文主义者为中心的田园风潮引发的对自然的热爱息息相关。《暴风雨》的出现,离不开威尼斯温德拉敏家族给予的物质与精神支持。温德拉敏喜爱文艺,其拥有财富、名望和人脉,为诸多艺术人员提供了很多帮助。尽管北方艺术家绘画中的风景比例增大,但真正的风景画只可能出现在对风景有需求的环境中,意大利无疑在这方面有着北方没有的优势。
注释:
1贡布里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和风景画的兴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2见马尔科姆·安德慕斯.风景与西方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