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

2019-01-03 02:00吴祯何彩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2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

吴祯 何彩霞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教师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大胆尝试新方法,不断掘弃旧的传统教学观念,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到不断更新,开创着新的教学局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工作经历和体会,我感觉许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的理解有所偏差,所以在教学上产生失误,导致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的做法。静下心来,不断仔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归纳出了一些想法,跟大家作一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學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25-0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更是品德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生成”的重要性,纷纷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成”,并不断努力实践着。然而,当我们静观那些课堂实况时,却仍会发现老师无意间回避着“课堂生成”,放弃许多“现场资源”的利用时机。看似开放、探究的课堂背后,骨子里仍然是围绕着教师心中周密的预案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成”强调的是动态发展,这无疑增加课堂掌控的难度。许多老师在直面“生成资源”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敷衍了之。因此,首要的是设计“精简”的流程 。新课改倡导的“生成”更多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发展,这就决定着教学预案必须要开放封闭、严密的线性设计,切除多余、琐碎的教学环节,“精简”教学流程,以留有充足的时空,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飞扬。 要聚焦核心话题,按我们所熟悉的场景开展教案设计,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细小的问题,将教学环节设置得井井有条。用以下几个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

我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效吗?

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被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的对此还推崇备至。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没有认真学过新课程知识的教师,由于对这些学习方式不甚了解,只知些皮毛,不具备组织运用开展这些课堂学习新形式的知识,就“依葫芦画瓢”,只图形式、热闹,结果反倒是学生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该懂的还是没懂得。最终还得通过讲解、提问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转了一圈又返回老路子上来了,并且还耽误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组织好课堂教学,不要追求那些美丽的肥皂泡泡,要不断引导学生思索。提的问题,要有意义和价值,不能全用“是”或“不是”来回答;提出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思索,引导学生踏着思维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接近真相,不要追求举手如林的热闹场面,要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作为教师,面对自己的课堂,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效吗?我究竟什么没做好?我还要学习什么?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实现有效课堂的目的……”

我的课堂到底还拥有什么?

课堂上,学生“假大空”式的言说、公式化的套话连篇累牍、我行我素;课堂言说早已抛至九霄云外。我们一边追求着言说的“精彩”,一边却丢弃了学科素养的育成。所以说,有些时候,我们真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到底还剩下了什么?

我的课堂里什么是值得自豪的?

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不足,还应当找找自己的“闪光点”,给自己一些信心。我不是王崧舟,我没有“诗意教学”;我不是孙双金,我创造不了“情智课堂”;我不是窦桂梅,我不谙“主题教学”……我是谁?我是我,也同样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我同样能够创造精彩的课堂。与此同时,也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的课堂里什么是值得自豪的?是语言的幽默、情境的创设,还是某个环节的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咱们总有自己的特长、拿手戏,但是,不要一味模仿名师大家而丢弃了自己。不然,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都有可能上演在你身上。我们要记住——“我的课堂我做主”。

我该怎样去吸引那些“学困生”?

在课堂上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能很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他们身在教室心在外,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们总是抱怨他们不专心、脑子笨、学习差。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适当调整一下课堂的节奏,设置一些有效的教学环节,创立一种合适的氛围,去吸引那些抛了锚的孩子,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致,让他们也能够动起来,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有句话说得好:给我一缕阳光,我会拥抱整个太阳。也许正是我们课堂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才使得那些孩子渐渐地变成了所谓的“学困生”了吧。

我该怎样才能找回课堂的活力?

好的课堂不一定都出自于名师、大家之手,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充满着“时尚的元素”,好的课堂也可以是最具活力的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最具活力的课堂呢?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教师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是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一旦学生心灵“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我们的课堂就能迸射出生命的活力。而作为课堂驾驭者的“拨弦”“点火”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歌德说过:“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能把它的活力解放。”活力课堂也只有有“抵触”才能激情四射。这里的“抵触”,我认为是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内思维的碰撞。有了碰撞,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才会使思维更深刻、更具意义。

换个角度会怎样?

每个人都喜欢给别人提建议,那是因为所站角度的不同、位置的不同。既然从另一个角度能够产生不同的新的看法,所以当我们的课堂存在某些问题、不足的时候,就应该试试换个角度去对待。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课堂,或许就真能够找到不足、发现问题之所在,觅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换个角度经营自己的课堂,你将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

我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无论是大是小、或近或远,那是你努力奋斗的目标。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在你的心里不能没有自己理想课堂的坐标。课堂也是教师生活的场所,理想课堂上的教师表现出的不是“蜡烛燃烧”、“春蚕吐丝”的凄苦和无奈,他们会因为创造性设计而对未来教学充满渴望,会因为教学中的创造和超越充满欣喜,会因为和学生在场“同学”,自己也在不断收获和进步而欣喜。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的不仅是授课教师的智慧和激情,而且是授课教师的生长喜悦,生命的张扬和释放。我们自己要建立一个理想课堂的坐标系,从原点出发一步一步朝目标迈进,不断修正、改进,那么自己就会在实现理想课堂的路程中收获一个个精彩。当你达到自己的一个理想时,那是一种成功的惊喜与自励,鼓励自己,接着朝下一个理想努力。总有一天真正的理想课堂、理想的自己就会呈现在自己眼前,自己也会如名师一般独具个性和魅力。但是,最可怕的是在自己心里根本就没有要创设这个坐标的念头。

审视和解决了以上七个问题,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距成功已经不远了。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