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的非常报道

2019-01-03 06:03■高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关键词:时期防疫病例

■高 斌

随着这种“非典生活”的延续,《检察日报》决定在一版开设专栏“关于非典的法律话题”,尝试从法律角度引导公众对特殊时期的特殊社会场景作理性和建设性思考。

2003年京城的春,跟往年的春天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公园里的白玉兰争相怒放,柳树抽芽吐绿,到处都是“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的迷人春景。可是,这一年的春天,却有些不同寻常。2003年3月6日,随着第一例病例的输入,2012年底发生于广东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作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病毒开始在北京悄然蔓延。

这一年的4月上旬,按照单位安排,我在北京的一处培训场所参加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培训。那时,官方媒体对SARS病例的报道开始逐渐增多,成为课间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的话题。

但是,披露报端的消息多是讲疫情已经受到控制。根据当年的相关报道,2003年4月3日,中国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北京工作、旅游是安全的,他说北京当时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3例,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

现在看来,这样的言论对民众有很大的误导。2002年12月15日,在广东省河源市发现患病的黄杏初,被认定为中国首例非典型肺炎报告病例。在SARS最早爆发时,由于当时有关部门禁止媒体报道有关病情,公众和政府都不了解SARS病毒带来的灾难,延误申报疾病的蔓延情况,导致了疫情扩散。虽然疫情后来得到披露,相关官员被惩处,但是,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人曾这样回忆非典时期的非常生活:在公交车上,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上车后人们总是争相去坐最后两排的座位,因为那个位置有可以打开的小窗户,空气清新一点儿。而只要有一个人不小心咳嗽,全车人的眼睛都会齐刷刷地盯过来,仿佛要用目光把他赶下车去……人们回家在电梯间按电梯都是用钥匙而非手指,一进门就消毒洗手。不管什么天气一律开窗通风,隔天就用白醋熏蒸房间。人们每天多了一项必修课,就是上网和看报纸,关注每日全国各地的非典病例新增、治愈和死亡情况……比疫情扩散更快的是谣言和恐慌。由于坊间流传煲醋和喝板蓝根可以预防SARS,因此在内地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抢购醋和板蓝根的情况。

随着这种“非典生活”的延续,《检察日报》决定在一版开设专栏“关于非典的法律话题”,尝试从法律角度引导公众对特殊时期的特殊社会场景作理性和建设性思考。从2003年4月25日推出第一篇报道《防疫法律还应做什么》,到5月25日最后一篇《因非典无法应诉诉讼应当终止》报道收尾,先后有14位一线编辑记者参与采访和撰写稿件,共有20篇作品见报。这20篇新闻作品如实反映了非典时期人们的忧虑和不安、期待和反思。

2003年4月月25日,《检察日报》推出“关于非典的法律话题”第一篇报道《防疫法律还应做什么》

据当时的公开报道,2003年4月20日,由于防治非典不力,一批官员被免职。从这天起,北京加大了对非典疫情社会公布的力度,实行疫情每日一报。也是这天,国务院决定取消当年的“五一”长假。隔离、消毒、口罩……一些生活中原本不常见的场景和词汇,开始高频地出现。2003年4月23日,北京市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宣布全市的中小学从24日起停课两周,确保疫情不会在校园扩散。

在非典气氛最紧张的时候,“关于非典的法律话题”对现实予以及时有力回应。这组报道的话题涉及防疫法律、紧急状态立法,向读者阐释了谣言治理、疫情发布、阻碍交通防非典的不恰当手段的处理;探讨了隔离时期的人权保障,包括知情权、非典时期的休息权、非典病人的义务和责任、不受歧视权等;话题还涉及民生,如非典时期的物价监控、防治非典的虚假广告、保险、合同履行和诉讼处理等。有的报道角度十分接地气,如打“黑车”被传染谁管、防治疾病传染的良好生活习惯怎样养成,都认真探讨并给出相关结论。宏观阐述更是这组报道的长处,比如有的报道聚焦刑法在防治非典中功能作用的发挥、检察机关在非典时期的作为,以及抗击非典的捐赠款物如何监督使用、对失职官员的处置等。采访对象不仅包括法学专家学者、检察官等法律从业者,还有企业、商家和小镇青年、黑车司机等普通市民。

15年后重读这些报道,似乎在观看一部纪录片,令人更多感受到的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记者如何用心去替读者发问,编辑又如何用情组织版面告诉人们真相。

猜你喜欢
时期防疫病例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病例”和“病历”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