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黄 薇,林慧娟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 小儿外科,浙江 台州 317000)
麻醉诱导是进行手术操作前的必要过程,由于儿童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心理承受和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其在接受麻醉诱导时容易产生排斥、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进而造成对于麻醉诱导的不配合,或配合度不佳,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而其围手术期情绪的不稳定也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1-2]。兴趣诱导是基于儿童对相关所喜爱事物的关注,转移其注意力,消除患儿对手术环境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的护理干预措施[3-4]。我院自2016年在儿童手术围术期应用兴趣诱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手术儿童422例。纳入标准:年龄≤14岁,在我院行全麻手术,家属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由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合并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既往有焦虑、抑郁等病史者;入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1例。观察组男115例,女96例,年龄2~13岁,平均7.21±0.82岁;普外科手术150例,泌尿外科手术42例,其他手术19例。对照组男109例,女性102例,年龄3~14岁,平均7.53±0.78岁;普外科手术153例,泌尿外科手术45例,其他手术1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干预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安抚、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术前情绪调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兴趣诱导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在护理人员中组建兴趣诱导干预小组,并进行相关护理内容、方法以及技巧的培训;(2)设置儿童术前诱导间,在保证无菌操作的前提下进行童趣装饰;(3)术前1 d了解患儿的喜好,与患儿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关系;(4)手术当日由负责护士陪同患儿进入手术间,避免与陌生人接触产生的恐惧感;(5)术前根据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互动,对于年龄较大、心智较为成熟的学龄儿童,可将手术配合作为任务,承诺完成任务后给予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奖励。(6)对于12~14岁左右的大龄儿童,让其转变社会角色,以成人的角度接受并配合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其术前1h和麻醉诱导前30 min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定,>50分为焦虑,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岁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Cronbach’s α为0.897,重复测试可靠性为0.913[5]。并根据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的表现对其配合度进行评价,积极主动配合完成,无哭闹者为优,患儿稍有哭闹,但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完成者为良,患儿哭闹严重,需医护人员约束完成者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干预前后患儿焦虑情况比较 术前1 h,观察组患儿的SAS评分(33.04±3.24分)与对照组(32.15±3.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8,P=0.867);麻醉诱导前30 min,两组SAS评分均较术前1 h明显增高,但观察组(51.72±5.24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2.15±4.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9,P=0.03)。患儿麻醉诱导前焦虑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焦虑程度[n(%)]
2.2 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配合度优的患儿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诱导配合度比较[n(%)]
术前护理是协助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对于配合度欠佳的手术儿童来说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儿童对于手术的意义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加上对于陌生环境、人物的恐惧,与家人分开的不安,都是导致儿童术前不良情绪、哭闹不配合的主要原因,而因此引发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于手术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6-7]。相关研究表明,兴趣化互动对于调动患儿积极情绪以及转移不良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有效减轻穿刺或者其他有创治疗的疼痛感[8-9]。
本研究采用兴趣诱导对手术儿童麻醉诱导前进行护理干预,针对不同年龄短儿童以及不同儿童兴趣爱好的不同,投其所好,因势利导,让手术儿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轻松地接受环境的变化。对于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具有童趣的儿歌、动画片或者互动游戏是引导正性情绪的有效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增加儿童的愉悦度和开心指数,而对于患儿来说采用此方式能快速地将儿童的注意力从陌生环境转移到熟悉的娱乐中,使患儿感受到轻松、愉快,将恐惧、陌生或悲伤的负性情绪转变为开心的正性情绪,从而有效减轻甚至消除手术带来的恐惧和焦虑[10]。而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其对环境、人物以及事物的认知水平相比学龄前儿童有了较大的提高,负性情绪的程度也可较学龄前儿童显著增加[11],因而感兴趣的动画片、卡通玩偶或互动游戏可能并不能完全消除其对陌生环境和人事的紧张情绪。基于学龄儿童对于学习任务有较高重视度的特性,模拟学习环境,将手术转化为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并承诺在完成任务后给予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奖励,积极调动其自己主动配合手术的意识和自主能动性,犹如接受新的知识文化一般,通过消除负性情绪同时增加正性情绪双向作用达到提高自主配合度的目的。针对较大年龄的儿童,利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觉成人化的心态[12-13],引导其正确认识手术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安抚并鼓励其战胜自己恐惧的决心,也是作为成年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引导其用成人的角度接受手术和相关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兴趣诱导的手术儿童其麻醉诱导前的焦虑情绪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儿童明显降低,且在焦虑严重程度上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儿童,由此进一步证明兴趣诱导可以极大地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同时结果显示,采用兴趣诱导患儿中配合度优的患儿相比常规护理干预患儿明显增加,提示在焦虑情绪缓解的基础上更能有效地提高患儿对于治疗的配合度。
综上,兴趣诱导可有效缓解手术儿童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其麻醉诱导的配合度,可在临床中进一步优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