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牡丹”与“关东喜鹊王”辽沈画坛传佳话

2019-01-03 03:33
侨园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王振华牡丹沈阳

文 本刊记者孙大光

杨霞画的牡丹

最近几年辽沈画坛经常有新人出现,在这些后起之秀中,杨霞的经历令人惊叹不已。最近,记者走进沈阳市皇姑区的一栋回迁楼,在不到六平方米的画室里看到一幅令人惊艳的《百尺工笔牡丹图卷》。画面清新靓丽,形象逼真,几十朵牡丹各展风姿,栩栩如生。旁边站着的白皙、清秀、40多岁的女性就是这幅画的作者——杨霞。 她 看上去非常文静,因为她几乎丧失了听力,每天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对记者的赞叹她好像看懂了,微笑地点了点头——

杨霞的母亲是六八届知识青年,1966年从沈阳下乡到盘锦。几年后,与当地一位青年成婚。杨霞有一个姐姐,1974年杨霞出生时,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4岁时 杨 霞因感冒发烧,注射链霉素导致听力下降。为给女儿治病,妈妈含泪抱着杨霞回到沈阳姥姥家,带着杨霞到处奔波求医问药。 杨 霞治疗很长时间仍不见好转,妈妈只好放弃治疗。妈妈心疼女儿:“孩子啊,没了听力你将来可要遭罪啊,都怪妈妈没有照顾好我的女儿……”小小年纪的杨霞看着妈妈伤心流泪就劝道:“妈妈别哭,我听话……”从4岁到10岁小杨霞几乎不开口说话了。1982年, 7 岁的小杨霞到新民县崔三家子小学上学。由于听力不行,杨霞成绩一直下降,妈妈急坏了,她不想让女儿在农村成为废人,思来想去,横下一条心与爱人假离婚,带着杨霞和姐姐回到沈阳,并为杨霞联系到沈阳市皇姑区聋哑学校念书。有书读了,9岁的杨霞高兴地和母亲拥抱在一起,母女都兴奋地流下了眼泪……

1985年9月1日开学了,杨霞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学校, 杨 霞见到老师和同学们心里非常高兴:“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杨霞足足有6年时间没有开口说话了,在班主任石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杨霞终于由不清楚到清楚开口发音了。一年级期末考试杨霞得了双百,并当了班长。学习期间,杨霞一直没有间断学画画,经常晚上写完作业画到很晚……以后学校有了美术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杨霞画画的积极性更高了,并小有收获——

1990年,在沈阳市皇姑区第二届小画家评选中荣获“小画家”称号。

1993年10月,在沈阳市首届评选“百名小画家、百名小书法家、百名小摄影家”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荣获特别奖。

1994年,在沈阳市举办的“我们的冬天”画赛中被评为一等奖。

这些成绩鼓舞、激励着杨霞走到临近毕业。一天,她跟妈妈说:“我要考大学。”妈妈听了很高兴,“好女儿,你爸妈都没什么文化,你要上大学我们太高兴了。”妈妈带杨霞去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报名,这个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经过考试杨霞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别人差得太多了,杨霞没有灰心,她要为父母争口气,回沈阳继续复习。杨霞的家境不好,她母亲是返城 知 青,父亲是农村户口,在城里都不好找工作,父母只好在外面摆地摊卖菜维持生活。杨霞看到父母为给自己挣学费起早贪黑,每天凌晨3点就出去上货,冬天在外面卖菜脸都冻伤了,就求父母别那样辛苦,但母亲鼓励杨霞:“你好好复习,别管大人的事儿。”

1995年杨霞终于考上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工艺美术专业。杨霞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抱着母亲激动得嚎啕大哭,她知道父母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太多太多……

杨霞画的牡丹

为尽量少给父母增加负担,在大学里杨霞非常节省,一顿饭经常是五分钱一块腐乳、一角钱一个馒头或一角五二两米饭对付,一个学期下来杨霞的生活费仅仅花了800多元。由于学习紧张,营养跟不上,杨霞几次昏倒,但一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她咬牙坚持苦读、苦学。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突然昏倒,腿磕破了,我知道这是营养跟不上造成的,但没什么,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要坚持、再坚持。”

1998年9月,杨霞大学毕业回到沈阳。学校不包分配工作,只好自己找,她拿着长春大学毕业证和获奖的画作去几家招工单位应聘,人家欣赏她的画,但当知道她是一个失聪的残疾人后,都将她拒之门外。她连比划带写苦苦哀求对方:我只想找一份工作给家庭减轻负担,让我干什么都可以……但也无济于事。跑了一整天,杨霞连午饭都没吃,夜色下,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脸上挂着伤心的泪水:“残疾人怎么这么难,谁来帮帮我啊。”看着父母一年比一年衰老, 杨 霞心想:作为女儿,我能为父母干点啥呢?

天无绝人之路, 1999年,经人介绍,杨霞到一个单位当了临时工,虽然每月仅几百元工资,工作也累,但杨霞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早来晚走,埋头苦干,单位里属她勤勉自觉,任劳任怨。但由于个别人对残疾人有偏见,虽然她干得无可挑剔,几年后还是被单位“礼貌”地辞退了。那天,她拖着沉重的双腿,默默流着眼泪走回了家。父母知道后一再安慰她,但她知道,本来经济窘迫的家庭,断了她的工资收入会雪上加霜。为此,杨霞大病一场,瘦了将近20斤。她在心里说:命运对我为何如此残忍?被辞退后,杨霞每天她都生活在万分痛苦中,她吃了一瓶安眠药想自杀,后被家人发现及时送医院抢救过来。病床前,妈妈哭着给她写下几句话:我的好女儿,有父母吃的就有你吃的,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没有工作父母养你一辈子……

杨霞看着憔悴的父母为自己伤心流泪,感觉对不起二老,她哭着给妈妈写道:“妈妈,我错了,我不该想离开你们,我要好好活下去,报答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从此,杨霞拿起画笔每天认真画画,她要找寻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

2006年1月8日,当时担任辽宁省康平监狱管教的王振华,在沈阳21世纪大厦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在辽宁画坛引起很大的轰动。鉴于王振华绘画艺术突出,当年 3月,他被调到省监狱管理局担任《辽宁监狱》杂志编辑工作。由于调到了省城,王振华准备在沈阳买房子。一次,他被中介领到正欲出售住房的杨霞家。进了屋,王振华立即对墙上的两幅工笔画赞不绝口:“这是谁画的?”王振华随口问道。杨霞的母亲指着在看书的女儿说:“是我女儿画的 。 ”王振华笑着和杨霞打招呼,杨霞没说话,只是笑笑。王振华一时不解,中介人员介绍说:“她叫杨霞,小时候打针听力受损,她可是一个小才女……”王振华听罢好像忘了买房子的事儿,反倒关心起杨霞画画的事了。王振华对杨霞的父母讲了自己因画画好被调到省里工作的事实,说明画画也能改变人生的命运。杨霞母亲听后大受触动,一再恳求王振华帮帮她女儿画画:“她从小就爱画画,见到什么就临摹什么,可就是没有老师愿意教她,都嫌弃她听力太差交流费劲。我担心孩子没有手艺将来怎么生活啊,王警官,我求求你帮帮我女儿……”话没说完杨霞母亲就流下了眼泪。王振华说:“您别哭,这孩子画画有一定基础,我会尽量帮忙的。”王振华回到家心情很沉重,杨霞的不幸让他牵挂,杨霞家的经济窘迫更令他同情。想了一晚上,他决定收这个不幸女孩为学生,帮助她在画画上进一步发展。当时有人劝王振华:带残疾学生艰难也很难有发展。王振华想起自己学画时没有老师教的艰辛,现在自己成了画家,又是一名警察,有能力帮助残疾人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就这样,王振华收了第一个入室弟子,不但一分钱不收,还经常资助她和她的家庭。杨霞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杨霞虽然很不幸,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她根本不知道在她最困难的时候遇见了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九鹊堂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齐白石三代传人”“关东喜鹊王”王振华。王振华是写意花鸟画家,喜鹊画得出神入化,名震中外。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人民警察,更是一位艺德高尚的画家。王振华在收了第一个徒弟后就下了决心:一定将杨霞培养成才。他根据杨霞的特点,为避免她走弯路,让她专攻工笔牡丹,并从一笔一划开始帮助她画牡丹。为了让杨霞观察牡丹的各种状态,王振华经常带她去沈阳世博园牡丹园观赏牡丹、写生。200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那天,突降暴雨,师徒二人全然不顾,认真观察牡丹,用画板写生牡丹的花头与叶子生长姿态。王振华借此场景启发杨霞:“你看那牡丹,这么大的风雨打击还在怒放,你要像那朵牡丹一样永久盛开!”

杨霞得到王振华的点播和精心指导,每天在家埋头画画,画技迅速提高。2007年,所画的22幅工笔画全部被一位老板收购,当杨霞接到厚厚一叠钱时,含着眼泪给王振华深深鞠了一躬。她没想到画画还可以挣钱,而这正是她的父母和王振华希望看到的。

杨霞的画技提高后,王振华从长远考虑,建议杨霞学习书画装裱技术。王振华利用休息时间,带她去中街怀远门购买裱画设备。杨霞聪明勤奋,业余时间很快自学好了装裱技术。王振华将自己和朋友的书画作品都让杨霞装裱。杨霞没有辜负王振华的期望,每年装裱书画都有不错的收入。

王振华作为杨霞的老师,不仅在画技上亲传亲授,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关心她。“这孩子父母没有文化,她还是残疾人,我作为警察和画家,帮助她义不容辞。”王振华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杨霞曾被一个单位无理辞退,王振华费尽艰辛帮助杨霞打官司,最后替她讨回了公道。身心疲惫的王振华对杨霞深情地说:“正常人打官司都难,何况你是一个残疾人,从此老师带你继续静心画画吧!”为缓解杨霞家的困难,有人想买王振华的画,他先积极推荐杨霞的画。一次,外地一位买家千里迢迢来到沈阳要买王振华画的喜鹊,成交后,王振华竭力推荐杨霞画的一幅牡丹,终于被对方买走。

王振华经常安慰杨霞:“有老师吃的就有你吃的,需要钱时跟老师说!”那时候,王振华刚调入沈阳,经济上也不宽裕,但王振华想尽办法接济杨霞,买纸买墨都包了下来。杨霞父母多次感动地流泪:“没想到沈阳有你这样好的警察,你帮了我们的女儿,等于救了她的一生……”

杨霞在作画

交流、接触多了,王振华亲昵地称杨霞为“小龙女”。他不仅指导杨霞画画,还带她去中街怀远门买笔、买纸、买颜料。周末休息时,还带杨霞到朋友圈转转,与朋友交流、切磋书画艺术,为杨霞增长技艺,开阔视野,树立起生活信心。这对一个整天生活在“寂静世界”里的年轻女子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杨霞无限感激自己有幸遇见像兄长、像父母一样的王老师,而王振华也将杨霞视为自己的亲妹妹,他在一些场合甚至充当杨霞的“耳朵”,一字一句慢慢讲给她听,有时听不懂,王振华不厌其烦、反复多次让她听明白为止。渐渐地,杨霞与王振华的师生情从感激发展到依赖,杨霞有了人生的理想和生活寄托,绘画技艺不断长进。冥冥中,好像感动了上苍,2015年12月18日上午,杨霞正在专心作画,忽然,飞来一只蝴蝶落在杨霞正在画的牡丹上……杨霞注视良久,“龙女牡丹”的称谓不径而走。

这些年,由于杨霞的父亲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杨霞都要帮助母亲将父亲安排好,才在集画室、装裱室、寝室于一体的6平方米小屋里作画和装裱,条件虽然艰苦,但杨霞无论是裱画还是画画都追求尽善尽美。因为她珍惜自己眼前的一切,那里蕴藏着父母和王老师对杨霞的心血和希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动力,杨霞才能在这个陋室画出令世人赞叹的《百尺工笔牡丹图卷》。

说起这幅画的创作经历,杨霞非常感慨。

王振华的关怀,温暖了杨霞忧伤孤苦的心,让她振作起来,她要用画笔报答王老师的知遇之恩,她准备创作一幅百尺工笔牡丹。杨霞从第一张图稿开始创作,画了改,改了画,一直到第二十四张才满意。她将牡丹的九大颜色和各种姿态尽情表现在画卷中,为了画好这幅牡丹图,杨华可谓竭尽全力,每天画到半夜12点左右。经过3年的呕心沥血,2014年,她创作的《龙女工笔牡丹百尺图卷》正式脱稿,在省内引起不小轰动。

由于长时间坚持画画,杨霞得了肩周炎,犯病时,连胳膊都动不了。但杨霞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作画,她说:“我这一生嫁给了牡丹,龙女牡丹是我的爱人,我要把她呵护好。让大家都喜欢她。 ”

在杨霞的成长路上,作为老师的王振华做到了尽心尽力。有一段时间,王振华带她参加笔会和书画活动,但杨霞自卑,不愿见人,王振华发现后耐心和她交流,希望她充满自信,主动和人家交流。杨霞双耳虽然失聪,但还可以发声慢慢讲话,王振华就鼓励她和人家说话,慢慢的,杨霞不怯场了,说话虽慢,但对方可以听懂。融入社会的感觉使杨霞精神振奋,父母看她高兴的样子都很吃惊。

王振华知道,杨霞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要让她多见世面,多接触社会,多与人交流。所以,王振华每次参加大型画展、公益义卖时,都让杨霞参与其中。王振华带杨霞参加了中韩美术联展、汶川地震义卖和2016年迎春画展,并将义卖画款全部捐给辽宁省国防教育基金会。辽宁电视台在专访王振华时,其中都有杨霞的一段故事,或将她的画作展示给观众。在王振华的精心栽培下,杨霞不负众望,成为辽宁画坛的后起之秀。

2009年,杨霞画的《姚黄牡丹图》,入选辽宁省政协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画展。这一年,她还参加了第七届中韩文化交流活动,参展作品广受好评。2011年,她的工笔作品《鸿运当头》被印制在“辽宁书画艺术”台历上。

2011年7月5日,在沈阳浑南万科城举办的时任辽宁省美协主席宋雨桂的画展上,王振华将杨霞的画册介绍给宋雨桂,这位著名画家看了杨霞的画册对她说:你画的很细,很有发展,好好坚持画!这对杨霞是个极大鼓励!

2017年10月14日,杨霞被聘为辽宁省东方书画院副秘书长,并成为该院对外交流的主要花鸟画家之一。目前她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九鹊堂书画副院长……

现在杨霞不断接到全国各地向她求画的订单,每天画笔不停。她说:“我要用我的牡丹画为人们带来富贵、吉祥、如意、好运连连!感恩我的王老师,是她将我送到人生的‘动车’上,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王老师对我的恩德……”杨霞的故事还在继续……

猜你喜欢
王振华牡丹沈阳
加气对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南北方越冬对皱纹盘鲍生长的影响
汉字识别中亚词汇语音和语义信息在N170上的神经适应*
“三不够”牡丹节
赏牡丹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南国牡丹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