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机械加工实训课的渗透研究

2019-01-03 04:53方意琦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职业院校实训

方意琦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以及最美丽的道理,并且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包括了社会生产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两部分内容。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机械加工实训课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必须要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有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相关要求,促进学生实现长远的、健康的发展。所以,本文将对劳动教育在机械加工实训课的有效渗透进行探索和研究。

1 劳动教育在机械加工实训课中渗透的重要性

机械实训课,是机械加工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对于实践操作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职业院校均已经配备了机械加工的实习车间,因此,机械加工课程的实训环节主要是在实训车间内进行。设置机械实训加工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以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更好的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劳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实施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是实施职业教育、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职业院校以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等鲜明特点,机械加工实训课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其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实践技能,这也就决定了劳动教育在学校实践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总而言之,在机械加工实训课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当前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有关部门缺乏足够重视

目前,各大职业院校均已经陆续开展了劳动教育,但是,与就业和升学等工作相比较而言,劳动教育远没有专业课的关联性紧密。因此,部分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导致课程中未能够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时间经常会被其他事情所挤占。例如,以机械加工实训课为例,虽也有一些“7S”等方面的要求,但劳动教育尚未被明确列入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还未形成一套全面的、完善的、系统的以及规范的课程体系。

2.2 学生缺乏配合度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其存在着文化课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对于文化课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身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仍然未能够正确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机械加工实训课与未来自己的就业规划未紧密相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劳动教育、实训课等课程仍然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课堂纪律较为涣散。

2.3 教师缺乏贯彻执行

由于学校设备数、课时数和技能抽测、等级考繁重的教学任务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存在,可想而知的结果就会造成任课教师到了教学实际就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原本计划安排的劳动教育、卫生打扫、机床保养等环节就能省则省,尽量缩短以上这些辅助时间,省出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去完成尽量多的教学内容。

3 劳动教育在机械加工实训课有效渗透的有效策略

3.1 文化熏陶,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

文化熏陶属于隐性教育方式的范畴,其目标在于希望通过有意识的、有规划的环境布置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宣传精神价值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被营造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因此,在机械加工实训课中渗透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物质、精神以及制度三方面着手,营造浓郁的实训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例如,在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中,悬挂有关行业大国匠工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劳动名言警句、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机械行业的就业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学校优秀校友的相关信息资料等。在机械加工实训室环境布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要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或者仿真性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可以产生劳动的真实感,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专业教育与生产劳动两者紧密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生产劳动的氛围。

在制度方面,在组织开展机械加工实训课程过程中,学校应该将社会资源、学校资源以及家庭资源三方面的资源有机统一起来,构建科学的、合理的三者协同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劳动管理。同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机械加工实训课程中有效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构建有关于学生的劳动档案,对于实训课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表现优秀的可以转换为学分。

在精神文化方面,在开展机械加工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积极宣传那些匠心文化,并且深入挖掘身边学生艰苦、坚持不懈的模范以树立榜样作用。

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技术能手以及劳动模范等进入课堂中进行讲课,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加大劳动的正面宣传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劳动氛围,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劳动价值观。

3.2 项目驱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项目驱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因此,学校在开设机械加工实训课程时,应该紧密结合实训课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要求,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的劳动项目,然后再将劳动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任务,通过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深刻的、深入的了解有关劳动知识,促进自身劳动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

一方面,在机械加工实训课程中设置专业实训项目,例如,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与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实训项目,在实训课程中全面引入管理运营模式,由校内教师以及企业团队共同开展项目实训,严格按照企业的“岗前培训~项目实战~现场指导~过程管控~绩效管理”的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利用真实的劳动设备等,促使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深刻感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在机械加工实训课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技能竞赛项目。紧紧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具体目标,构建科学的、完善的技能竞赛机制,通过层层选拔,铸造工匠精神。每年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机械专业技能大赛,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重要的平台。通过组织开展竞赛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了解项目的核心技术,更加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孕育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劳动者。

4 结语

劳动教育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教育,在机械加工实训课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之美,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职业院校实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机械加工技术中数控加工的运用解析
浅析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