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中
(垫江县果品蔬菜管理站,重庆 垫江 408300)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幅员面积1 518 km2,辖22个镇、2个乡及2个街道办事处。地势北高南低,浅丘地貌。土壤多为灰棕紫泥和暗紫泥土,土层深厚肥沃。垫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多种芥菜栽培。垫江县毗邻有“中国榨菜之乡”美誉的重庆市涪陵区,这里农民素有种植榨菜的习惯。榨菜作为垫江县蔬菜主导产业之一,先后被纳入垫江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发展种植榨菜,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索新的榨菜发展模式,推进榨菜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榨菜产业,需对垫江县榨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
2018年,全县榨菜种植面积达0.87万hm2(3万亩),比2011年增长30%,约占全县蔬菜总面积的38%,年产量达26万t,按市场均价600元/t计算,总产值15 600万元,全产业链产值达20 000万元。农户种植榨菜667 m2平均销售收入1 600元,扣除生产成本150元(不含劳动力及土地成本),纯收入1 450元。
近年来,根据垫江县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种植习惯和产业基础等因素,依托重庆市垫江县坪山榨菜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以坪山镇、鹤游镇为中心,向三溪镇、裴兴镇、永平镇、白家镇、包家镇、砚台镇和高峰镇辐射的榨菜核心生产区。规模化种植区域遍布全县中的22个乡镇。其中,坪山、鹤游、三溪、裴兴、白家、包家等镇种植面积均达666.67 hm2,多数村已成为榨菜生产专业村。
垫江县榨菜栽培模式为一年一茬,采取3—8月种植玉米或蜜本南瓜、9月—翌年2月种植榨菜,主栽品种有涪杂2号、涪杂5号、永安小叶等,并严格按照榨菜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自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榨菜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全县累计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达2.67万hm2(40万亩),其中无公害榨菜基地认证面积1.33万hm2(20万亩)。
目前,全县从事榨菜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已达600 人,现有榨菜加工厂及个体加工户126个,绝大多数为榨菜半成品加工户,年收购加工榨菜20万t左右。其中,重庆市垫江县坪山榨菜食品有限公司收贮加工约4万t;县内其他企业收贮加工约12万t;其余外销到涪陵、万州、辽宁、新疆、河南、河北及浙江等省市或地区。加工产品以半成品“盐渍菜头”为主,少量生产“全形菜”及“精包装榨菜”。主要加工企业有重庆市垫江县坪山榨菜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晓崔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坤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好口福农业开发公司、重庆市垫江县明贵宏食品加工厂、重庆市涪地特榨菜厂等。
通过宣传培训,榨菜生产、经营者逐步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引导榨菜加工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努力提高榨菜加工产品的内在品质,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垫江榨菜的认知度,拓展销售渠道。垫江县榨菜加工企业区域品牌主要有“建豪”“丹乡妹”“俊材”“定鼎”“涪地特”等10余个。
垫江县榨菜原料生产销售价格相对稳定,近6年来一直维持在0.6元/kg左右,加工产品以初加工“盐渍菜头”为主,占总加工量的90%以上,销售价格起伏不定;加工“盐渍菜头”, 扣除加工原料(鲜菜头)、辅料(食用盐)、加工成率、人工费用等,利润为50~300元/t;深加工产品“精包装榨菜”,利润为400~500元/t。
2.1.1 榨菜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
一是榨菜生产与营销加工不能同步协调发展,部分乡镇榨菜靠销售到外地加工,潜伏着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产品滞销的危险,导致出现“卖菜难”的问题。二是垫江县大多数榨菜加工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与技术,且以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初加工产品为主,销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受大型深加工企业的制约,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产业经济效益的深度挖掘。
2.1.2 榨菜加工工艺落后,环境保护压力大
全县绝大多数榨菜收贮加工企业均采用成本低廉的盐脱水加工工艺,即将鲜菜头直接放入盐渍池,按一定比例加入食用盐,然后用塑料薄膜加沙土密封。由于鲜菜头在盐渍脱水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盐渍废水,如果不能合理排放,一是严重影响耕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二是造成河流中水生物大量死亡。企业又无力投入资金与技术进行废水处理,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1 科技转化能力仍然不强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蔬菜相关专业人员稀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县级农业部门缺乏向下延伸的直属机构和服务组织,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的人、财、权均受乡镇管辖,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责任心不强,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人员管理与业务工作脱节,影响服务质量;村一级农技推广服务人才短缺、手段落后、经费不足;大量年轻、有知识的农民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年龄结构老化,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增加了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的难度。
2.2.2 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一方面,个别榨菜生产经营者盲目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在利益驱使下,违规使用禁用农药或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期盼强烈,对质量安全问题的鉴别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且社会舆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2.3 产业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
垫江县榨菜生产经营模式以散户为主,没有大型的榨菜产业协会等农业合作组织,大多数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等方面 “各自为政”现象严重,不能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引导农户与企业共同走向市场。当榨菜供大于求时,企业反而压价收购农户产品,没有建立企业与农户、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成为了榨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2018年,垫江县榨菜种植区域拟被纳入涪陵榨菜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以此为契机,应进一步打造榨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有利于保证榨菜企业产品质量,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之订单又是确定菜农和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基础;因此,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等方式来提高农户种植榨菜的积极性,不断夯实、建立起稳定的、优质高效的榨菜原料基地。
一是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特别是加强与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的联系,积极开展榨菜先进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二是配足技术服务队伍,县果品蔬菜管理站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充实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壮大技术服务队伍,确保各榨菜基地均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三是加强培训推广,将榨菜生产技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着力培训基地业主和大户,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及新管理,提高榨菜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四是强化榨菜生产的安全监管,抓好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和物资的推广运用,加强榨菜基地环境质量监管、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提高榨菜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和设施环保。
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贯彻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二是不断紧密企农关系,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生产”的榨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加企业利润和农民收入。对榨菜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落实企业的责任,促使企业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做到基地建设与企业发展相互对接,避免无序竞争,促进基地发展,农民增收。
垫江作为榨菜加工原料生产基地,长期以来销售渠道单一,榨菜销售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种植榨菜经济效益偏低。随着垫江县榨菜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走加工和鲜销相结合的路子能够有力地促进产品销售。在电商销售上,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依托重庆宝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电商主体,积极推进榨菜标准化生产,打造适合电商的产品;大力培育垫江榨菜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开拓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
充分依托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加工能力、显赫的品牌优势,引导垫江县较多的零散收贮加工企业“抱团取暖、互利共赢”,良性发展。逐步探索零散收贮加工企业按照大型龙头企业的质量和价格等要求帮助收贮加工榨菜,然后由大型龙头企业向零散收贮加工企业支付适当的收贮加工费用的新模式;同时,由龙头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集中处理零散收贮加工企业的盐渍废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垫江县大力发展榨菜生产,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榨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因扩大生产规模而出现的产品销售难、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及制约因素;因此,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要根据垫江县实际情况,结合全市榨菜产业规划布局,依托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的牵引及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技术服务效果,培育榨菜品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稳定的榨菜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垫江县榨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