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乃刚 刘艳 张擎 李尚伦 李金年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2008年“5·12”汶川地震救援、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5·2”四川雅安地震仍记忆犹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特重大社会事故也时有发生,如2015年“8·12”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在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巨大挑战时,如何提高医疗救援队伍的医疗救治效率,高效应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灾难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难给民众带来的健康危害,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1]。“120”急救中心是卫生行业紧急医疗救援队伍中的两翼之一,是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断强化人员队伍、车辆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建设,总结历次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对促进急救中心在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中更好地发挥紧急医疗救援作用有重要意义。天津市急救中心作为全国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加了“5·12”汶川地震跨省救援和“8·12”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城市内救援。笔者总结上述事件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对比分析两种救援模式的不同特点。
(一)“5·12”汶川地震救援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5月14日00:30天津市急救中心接到原卫生部和原天津市卫生局指令,紧急调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跨省长途奔赴灾区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紧急救援队由28名急救人员和20辆救护车组成,于凌晨5:00完成救援队伍的集结完毕到达火车站,通过平板货运列车与急救车一起运载赶赴灾区,途中急救人员克服了没有活动空间、没有卫生间、因列车全程无停靠而无法提供供给等困难,历经48 h到达成都,成为全国赶赴灾区的第一批医疗救援队伍。随后,救援队分散到青川、广元、江油、绵竹等地开展救援工作。在被人们称为“生死路”的救援道路上,队员们平均每天行驶200余公里,经历了千余次余震,面对随时可能出现塌方、泥石和被房屋般的滚落巨石砸得车毁人亡等风险的生死考验,救援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地进行着震后巡诊工作。救援任务持续了2个月余。天津市急救中心先后派出4批急救队,共41人参与救援,占职工总数的22%,救护车辆累计行驶8万余公里,巡诊伤员5 374例次,跨省转送382例次。
(二)“8·12”天津港火灾爆炸救援
2015年8月12日23:34,天津市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公司内的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在消防官兵实施灭火处置过程中发生爆炸。天津急救中心接到第一个报警电话为离事故核心区数百米的住户,报警内容为家中3人全部外伤。在之后的5 min内,大量报警电话涌入,报警地址涉及附近多个居民小区,多数集中在高层建筑的10~20层,报警内容及患者伤情大致相同。调度员在5 min内完成了此次事件的上报,急救中心领导下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辖区内6辆急救车和随车救援人员在10 min内完成救援准备,30 min后到达事故现场(爆炸现场距市区50余公里),第二批派遣的5辆增援车(全部人员从家中赶到值班站点整装后赶赴现场)也于事件发生后1 h内到达救援现场。至次日上午08:00,共出动急救车45辆,救援人员100余人。此次事件救援及后续多阶段任务共历时1个月,派出急救车辆326辆次,救援及保障伤员1 130人次。
二、两次事件救援对比分析
(一)一般资料
“5·12”汶川地震救援持续时间2个月,先期救援人员28人,救援车辆20辆,后续轮换增援总共4批次,救援内容包括:巡诊5 374人次,跨省转运送491人次;“8·12”天津港爆炸救援持续时间1个月,先期救援人员100人,救援车辆45辆,后续增援总共4批次,救援内容包括:应急医疗处置491人次,后续救援及保障639人次。
(二)接警指挥阶段
“5·12”汶川地震接到救援指令时间为地震后35 h,接报指令为上级部门委派,对于事件性质相对清楚,指挥调度严格落实上级调派;“8·12”天津港爆炸接报时间为爆炸发生即刻,接报来源为现场人员呼救,对于事发核心区地址和性质严重程度不是十分明了,调度指挥是在不断接报积累信息汇总分析中修正事发核心区准确位置和严重性质。
(三)队伍集结驰援阶段
“5·12”汶川地震救援队伍集结时间为地震后35 h,集结方式为人员和物资等迅速准备,驰援途径为铁路、公路等多种道路方式长途奔袭,到达现场时间为地震后4 d,到达现场后首先迅即搭建临时指挥部;“8·12”天津港爆炸救援队伍集结时间为爆炸发生即刻,集结方式为当时值班车组人员迅速按照调度指挥向事发地集结,奔赴现场方式同日常医疗救护,并由调度指挥分梯队增援,到达现场时间为爆炸后30 min,到达现场后立刻投入现场医疗处置救援。
(四)现场指挥与救治阶段
“5·12”汶川地震救援现场设置了指挥部,实现现场指挥职责,检伤分类在增援之前已经完成,增援重点在事件中后期救治,以少量紧急救援和转运为主;“8·12”天津港爆炸在首批救援人员达到后即实现现场指挥职能,因为突发事件特别重大,涉事人员众多场面混乱无法实施检伤分类,救治时段包括了初期、中期、后期全过程,救援包括现场救治、转运、后期保障等全部内容。
(五)后勤保障
“5·12”汶川地震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以随队专门保障人员负责,当地多部门支援协作,但偏远山区条件简陋;“8·12”天津港爆炸因为时间紧急初期没有后勤保障人员,中后期以志愿者支援服务为主,因国家经济社会巨大发展人员素养提升,支持保障条件较好。
三、结果
两次事件分别为跨省救援和本地救援,根据两次救援在在接警指挥、队伍集结、现场救治、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各自特点,不难发现主要的差异为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内容方式的不同。跨省救援为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多个城市“120”救援队参与,主要为参与中后期伤员处置及救援保障工作。本地救援为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指挥,事件现场医疗救援由市“120”独自承担,主要为突发事件前期救援和中后期保障工作。经过对两起救援事件的总结发现跨省救援缺乏重大灾害事故救援的全方位应急预案及日常的大规模多省市联合演练,无经成功经验可参考,救援后也没有对医疗救援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救援工作的完善。本地救援缺乏对特殊事件如危化品爆炸、化学品泄露等救援的物资准备,当事件发生时救援救援现场医护人员缺乏防护。
灾难医疗救援有鲜明的特点,简单、高效、灵活、务实是其基本原则[6]。一方面“120”急救人员是在现场参与突发灾难的医学救援,因此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以掌握救援理念和灾难现场的救援技术。另一方面,需从不同层面建立完善的立体救援体系建设,形成以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过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内容,不断提高救援的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
一、锻造素质过硬的应急医疗救援队伍
在突发事件的救援中,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至关重要,首要进行“120”急救队伍应急筹措机制,建立医疗救援人才储备库,并定期从库中抽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演练。在灾情发生时如有特殊需要,应以人才库的信息为基础,合理配置“120”急救人员。在突发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中,应当根据救援展开的位置、时间,救援任务特点,灾难事件的伤情规律,在人员类别、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层次等做出适宜的选择[7]。其次,在日常要加强全体院前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业务理论学习与考核、急救技术比武、突发事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强化与锻炼,不断提高整体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救援中的处置水平。
二、完善多种应急预案和定期进行实践演练
深度理解不同救援模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救援人员的意识和业务素养培训,制定不同救援模式的应急预案启动和实施策略,既要针对服务区域外的出击模式,常备常练专人队伍,更需针对日常值守队伍集结增援模式进行磨练,时刻保持即时救援警惕度。培养所有救援人员轮流参加各种实战演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考核,优中选优,备齐专人出击队伍,缩短反应集结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增加长期救援的耐力。
三、加强不同专业、部门、地域大区间的协调联动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涉及很多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运行需多地区、多部门等协同工作,而信息共享则是一切协同工作的基础保障[2],多部门联动则是协同工作的效率保障。(1)强化信息共享:院前急救部门应具备日常地理信息和特殊地理信息的双地图,包括危化品、核辐射、实现重点高危地区如化工厂、加油站、人员密集地等有关地理位置的重点标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队伍能及时掌握区域信息,做好应对准备。(2)加强多部门联动:公安、消防、急救、空中救援等多方联动,各司其职,信息互通,确保合理检伤分类和各项急救原则能够有效实施[3]。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遵循和落实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提高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能力;提高各类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使之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好,使各种救援力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既要加强综合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又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各地、各部门的作用,切实搞好条块结合、部门配合、军地联合、资源整合、机制磨合。
四、重视应急救援的信息化建设
一个稳定、高效的通信系统可以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进一步提高救援指挥系统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至关重要[4]。(1)改进接警系统:对“120”线路及硬件系统优化,确保海量电话报警时系统各项功能完好[5]。逐步实现应急信息云共享,以信息化为桥梁实现智慧急救,提高救援工作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先进性。(2)实现现场视频互通功能:通过第一时间掌握更加准确的现场情况,实现现场指挥车与多方视频会议,协助现场多部门指挥决策,确保救援的及时和有效。(3)建设应急指挥平台:依托“120”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突发事件与医疗保障应急指挥平台,在救援指挥车上通过移动接警席,实现突发事件独立接警与独立派遣救援车辆。
综上所述,在应对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时,根据地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应急救援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特点,完善科学预案、增加实战演练、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信息保障,使急救中心的日常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职能相辅相成,从而确保在应对各种类型的卫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精准驰援、高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