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 李君 燕强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民众对医疗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愈发明显,相应的,部队广大官兵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转变。首先,随着地方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落地,军人对优化医疗流程、提高看病效率的要求日益强烈,对“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追求更加迫切[1]。其次,军人健康意识逐渐觉醒,对健康的多层次追求倾向已初步形成,对官兵个人全面的身心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基层卫生机构的现有服务功能已难以完全满足官兵日渐增加的健康需求[2]。第三,部队官兵生活相对规律,日常管理严格有力,相比单纯的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手段更适用于广大官兵,达到最理想的保障效果。
1.1 军人与普通民众的健康分析 军人与普通民众的健康内涵并不完全一样,根据陈文亮教授的研究[3],军人健康观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能力健康组成,其中,能力健康包含完成战场作战任务的能力、完成训练任务的能力和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以现代军人健康观为指引,现代军人健康观更加强调军人健康向以战斗力需要的体能、智能、环境适应能力为中心的“能力”健康标准转变[4]。由此可见,军人健康的内涵应更加广泛,除了要满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健康外,还要提升平时训练和战场作战能力,只有满足以上几点,军人的健康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一名健康的军人。
1.2 基层部队卫生工作健康分析 我军正处于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关键时期,同时现代战争模式不断转变,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不断增加,卫勤保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复杂,部队军人的职业影响、军事作业、环境污染、作业任务等因素都给军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对官兵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5]。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和未来信息化战场多种任务的需要[6],着眼未来战争中军人对健康的特殊需求,要求新时代卫勤保障必须与之匹配,在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同时,更加要着力提升广大官兵的健康。基层部队卫生工作需要继续在改革中更新保障理念,由传统的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体系转型升级,使部队健康保障模式从单一的疾病预防向多元化的健康维护转变,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手段全维提升部队官兵健康水平,提倡官兵“全职业周期健康维护”,助力提升部队保障力和战斗力。
2.1 建立相关管理体系 部队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军委机关开始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各级运行及管理架构,统一制定相关工作细则、管理方案和规章制度。军委机关卫生部门作为统领机构,委任专门人员负责全军官兵健康管理工作,各军种、战区军种、集团军作为具体管理机关统管本区内健康管理筹划协调工作,各基层部队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健康管理事务的落实,中心以上医院、疗养机构分区域对部队健康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帮带,在全军形成健康管理运行网络[7],使部队健康管理工作有筹划、有落实、有监督、有效果。
2.2 探索严苛战场环境下的健康管理方案 根据“军人健康观”的要求,注重战场高危严酷环境下指战员健康的防护干预,帮助官兵增强对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克服陌生复杂环境带来的不适与障碍,提前进入战斗状态。运用健康学和管理学知识,在训练中增加医学训练内容,提升官兵在真实战场上遂行军事任务的能力,提升战场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实战化条件下的战斗力增强;针对有害战场环境(如:高温严寒、辐射高压、幽闭毒瘴等),运用一定手段和资源,对官兵身心实施健康监测、评估、宣教和干预,战后开展针对性康复和疗养,有效防控“战争非创伤后遗症”。
2.3 建立部队官兵信息化健康档案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是部队开展健康管理的有利条件,直接推动了健康服务的大幅度跨越。如今,各大体检和医疗保健机构为保健个体建立的健康档案体系日趋成熟,为部队开展类似服务提供了借鉴。基层部队可借鉴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经验[8],通过官兵年度体检,平时健康信息录入等途径建立群体与个体健康档案,建设部队官兵健康信息大数据系统,并且运用大数据开展针对性健康管理工作,最终实现部队官兵健康信息化。
2.4 制订并实施健康管理方案计划 运用健康管理中的调查、干预、宣教、中医治未病等手段,拟制部队健康管理方案。①训练伤防范。部队官兵训练伤防范管理是平时健康维护的重点,其中分为普通训练伤(如:颈腰椎、半月板、应力性骨折、急性扭伤、甲沟炎等),特种训练伤(如:水下减压病、空中高压负荷、放射病、高原病、视听力损害等)。②亚健康管理。注重广大官兵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作息、重油盐饮食、多烟酒等)管控,对亚健康状态加强监督和管理。③康复管理。运用相关手段对伤病后恢复期人员开展管理监测,加快其恢复速度,助力早日回到训练场。
2.5 借势军民融合路径探索 目前,军队基层健康管理力量有限,而地方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相关理论研究和仪器设备更为完善。部队应顺应国家军民融合号召,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不断学习地方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一起开展科研协作攻关。军队部分医院疗养院健康管理实力较强,但难以辐射全军所有部队[9],必要时可邀请地方单位提供健康服务支持,提升部队健康管理效率。
2.6 开展相关学术研究 地方已有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健康管理专业,部分院校的博硕士培养也日渐完善。目前针对基层部队的健康管理研究还没全面展开,个别专家和团队的贡献也未能整合利用。建议军队依托部队高校创立部队健康管理理论体系,建立军人健康能力四维标准(智能、技能、体能、效能),成立专门服务部队的专业委员会或分委会,使部队官兵的健康管理形成学术体系和组织架构;依托有实力的军队医院疗养院建立区域健康管理中心,从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带头人培养、专业人员结构、基础数据的采集、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引领军队健康管理学科建设[10],全面促进部队健康管理向好向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