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丽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对周围动脉进行穿刺,顺着动脉向心脏方向将介入治疗器械如支架、球囊导管等送入,使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解除,使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改善,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1]。因此,本文研究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PCI的预期现状与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5~70岁,平均(52.3±10.2)岁,其中女60例、男9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③已接受过或计划接受PCI。排除标准:①医护人员或有学医经历者;②医生已经告知不能进行PCI的患者;③不愿意参与研究者。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居住状况、工作状况、是否已接受PCI、家庭人均月收入、民族、PCI获益预期调查、PCI信息来源以及因冠心病来源就诊次数等;②医患关系量表。该问卷包括2个维度和13个条目,其中7个条目为医生的平易近人性,6个维度为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运用5级评分,其中相当同意为5分,相当不同意为1分,总分为65分,>52分为好,27~52分为一般,<27分为差。
1.2.2 收集资料方法
运用一对一的调查方法,对于存在疑问的患者,及时进行解答,并且发放统一问卷,指导患者正确填写,再统一回收,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
运用SPSS 14.5软件分析数据,运用Logictic回归分析单因素中具有统计意义的变量,以P<0.05表示有差异。
本次研究的150例患者中,认为PCI无法治愈冠心病者32例21.33%;未认为PCI不能治愈冠心病者118例76.67%,其中“不知道或不确定”PCI治疗冠心病获益者20例13.33%;认为PCI“很有可能”治愈冠心病者53例35.33%;认为PCI“有可能”治愈冠心病者30例20%;认为PCI“有点可能”治愈冠心病者15例10%。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PCI获益预期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医患关系以及PCI信息来源等。
本次研究发现,大部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缺乏对PCI的正确认识,对PCI的治疗效果抱有较高的预期,没有认识到PCI无法治愈冠心病,并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PCI的获益预期与文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等有关,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对PCI有着较高的预期,其原因可能与女性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敏感度较高,对疾病承受程度低,容易出现自我安慰心理,将PCI治疗效果夸大,从而出现较高的预期。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PCI的获益预期因素还有以下几点:①年龄。PCI治愈冠心病的预期与年龄呈反比关系;②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更相信PCI可以治愈冠心病,存在明显的错误预期;③医患关系。患者与医生的相处关系越好,其越容易存在错误预期,其原因主要为医生的沟通技巧、态度以及患者的信任,都容易让患者对手术效果产生错误预期[2]。
综上所述,大部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PCI的效果存在错误预期,并且与医患关系、文化程度、年龄以及性别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