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凯贞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之后呈现出一系列颠覆性变化,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启了新媒体时代,随着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时间隔阂被不断瓦解,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民族、政府等主体之间实现了高效率互动,“跨文化交际”已经从偶然现象演变为常态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以经济为纽带、以文化为载体、以政治为内核,越来越多的西方意识形态开始在我国社会各领域落地、萌芽、生长。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于其中凝聚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及重要价值的部分,应秉持欢迎接受的态度,而对于一些外来思想糟粕、政治毒害,应予以坚决地清除并严格预防,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地位及影响力。高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同时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任务,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教育环境嬗变以及日渐复杂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以契合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任务、目标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一书由骆郁廷著写,作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者及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创新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探索。通读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内容丰富翔实,依托清晰的逻辑结构为读者呈现。全书共由六章构成,在横向维度上呈现出“线性递进”结构,可表述为“前沿理论→实践机制→创新发展”,其中,“前沿理论”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钢结构”,“实践机制”部分即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创新发展”部分即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纵向维度上呈现出“由点及面”结构,围绕着每一章的主题界定展开子模块内容阐述,如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根源”下包括三个子模块,分别为“认识根源”、“实践根源”、“价值根源”,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下包括四个子模块,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塑造”,其余各章以此类推,与各章主题保持密切关系。
立足本书“前沿理论”部分,作者用较多笔墨总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源、本质、主客体关系和内容结构,足可见其重要性。首先,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根源方面,本书指出:“(根源)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换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清、抓牢、立稳”理论根基,本书在这一章构建了三对“矛盾关系”用以阐释“发生根源”内涵,分别为:认识活动中“主观-客观”的矛盾关系、实践活动中“思想-行动”的矛盾关系、价值活动中“需求-满足”的矛盾关系。其次,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方面,本书指出:“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进一步分析,将这一“课题”融入“课程”视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可分解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关系看本质”、“分析概念看本质”和“总结规律看本质”。再次,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方面,本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反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主客体间关系相对单一,可归纳为“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关系,这并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多样化发展。最后,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方面,本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社会全面发展需要,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有密切关系”,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能力,尤其要聚焦时代演变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核,如“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
《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将“目标读者”定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者及研究者身上,它既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新媒体时代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及实践创新机制的参考用书,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机制方面,本书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执行方案。
立足本书“实践机制”部分,作者首先从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实施的科学途径以及“立德树人”教育效果的保障机制,书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扩大课堂空间,建立“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高度统一的模式,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地在社会生活、生产环境中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其次,主张强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不断丰富观察教育、参与教育、磨砺教育等形式,这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实践机制,可有效改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单调、刻板、枯燥的体验。最后,本书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最高目标,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中国的”与“中国化的”两类,“中国的”就是指中华民族历经漫长历史、沉淀积累的优秀文化蕴涵,而“中国化的”则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现代化转换、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中,有利于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汇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前沿成果是本书研究的“起始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是本书研究的“发力点”,而科学预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方向是本书研究的“落脚点”。
立足“创新发展”部分,本书研究的具体落脚点包括三个,分别为“文化软实力”、“网络化育人”、“学科前瞻性”。其中,本书将“文化软实力”定义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新”体现在课程层面,截至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常规教材中尚未将其纳入教学范围,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新”体现在文化话语权层面,书中指出:“文化领域尤其网络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竞逐的重要场所之一”,一旦文化话语权丧失,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文化生产力也会减退,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探索下,本书将“网络化育人”定义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这一观点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特征——“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高校思政”的新形态下,需要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造,而“吸引、判断、选择”是改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学科前瞻性”的解读中,本书提出了思想政治学科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包括“更加注重整合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三方面,而互联网及新媒体将成为主要实践途径;纵览全书,理论研究突出一个“新”字、系统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实践研究突出一个“实”字、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实效性方案,创新研究突出一个“网”字,预测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将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