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平 张兴
摘要:数字化图书馆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将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管理模式等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以此来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及价值进行论述,指出新媒体下数字化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化;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12-0154-03
引言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平台,馆内书籍涉猎到的专业领域较广、所含信息价值加大。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讲,其大部分以实体书籍为主,用户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需对书籍进行大批量翻阅,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但在书籍寻找过程中将耗费大量的时间,部分不具备耐心的读者将失去阅读兴趣,进而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数字化图书馆则是将书籍进行电子文档存储,用户只需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便可实现书籍的阅读,同时计算机系统可为用户推送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极大缩减用户的查询时间,进而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率。为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的稳态发展,应从数据库资源、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指引方向[1]。
一、数字化图书馆概述
数字化图书馆是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的运营管理模式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新媒体等来实行智能化管理,以保证网络内的资源共享。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其在信息存储与分类方面进行优化,使用户依据网络信息的查找,可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精准定位,为用户提供指向性信息。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利用智能化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对运营模式进行更新,将纸質书籍转变成网络资源,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此外,数字化图书馆的阅读形式基本以电子刊物为主,在内部网络离散分布模式下,可将图书馆的处理系统、用户对接系统、查询系统、数据库等进行集成,实现虚拟化运营。
二、新媒体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价值体现
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从图书馆行业角度来讲,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则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同时也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相契合。新媒体作为一种环境型媒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具有本质区别,其是依托网络平台来发展的,将数字技术作为主体发展方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数字化图书馆则是与新媒体环境相融合,将数据信息以数字资源存储到管理系统中,为用户提供阅读保障。
就我国目前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模式来讲,其分为一体化数字管理与混合式管理两种模式。一体化数字管理是指图书馆所有的运作模式均以数字化为主,用户通过网络终端的操作,即可实现一体化服务模式,以保证数据资源在图书馆网络内的高效率传输;混合式管理则是将数字化运用到传统图书馆运营体系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管理效率,并可为一体化数字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兴起,外界认为其将对传统图书馆造成影响,不利于行业的均衡发展。此种说法缺乏本质认知,因为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的初衷便是对传统图书馆进行优化,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效率,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此,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将调动起用户阅读兴趣,并为用户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令用户以较少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而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真正的价值。
三、新媒体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版权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作为数据资源的集成平台,在图书馆网络体系内可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但在数字化图书馆对书籍信息进行转变时,其中格式、完整度、复制方式等则成为主要工作重心。此外,对于购买的信息资源来讲,应对其进行文献标注,了解文献的使用次数,进而规范图书馆的运营行为。对于未在保护权限内的文献来讲,图书馆则应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具体操作。为此,数字化图书馆在对信息进行分类采集时,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为管理模式、使用规则等提供制度基准,以保障资源的合理分配。
2.实名问题
实名问题则是对用户来讲的,将用户的姓名与身份证进行核对,以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可实现精准对接。在当前数据网络大环境下,用户实名制可对用户的各项操作行为进行约束,使用户可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具体操作,同时也便于数字化图书馆的统一化管理。
3.技术基准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在建立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且内部网络结构环境较为复杂,为防止网络资源的重复建设,应依据各地域数字化图书馆来制定基准化体系,增强图书馆之间的关联特性,实现资源的统一整合,进而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网络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研究
1.数据库资源
信息资源、数字技术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标准,为保证图书馆的高效率运行,数字化图书馆应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定位,并结合馆内现有资源来进行正确规划。对于传统书籍类图书馆来讲,其经费大部分花费在书籍购买方面;而对于数字化图书馆来讲,其发展重心则是以数字化资源为主。为此,网络数据库资源的补充与更新则是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化图书馆在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先进技术来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并依据信息的预期发展方向进行多角度解读,进而扩大信息的应用范围。与此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应引进国外图书馆发展模式,在图书馆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注重发展细节,多为图书馆补充多媒体资料,以满足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在更新过程中,应避免盲目地更新资源,防止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发生,其发展方向应以用户的需求为主,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地区内产生的价值。从数字化图书馆的具体应用来讲,其是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并作为素质化教育的拓展平台之一,其在学科领域建设过程中,应做到均衡发展,并对文献进行规划性保护。
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补充主要以联合购买、独立购买两种模式为主。联合购买是指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其中包括国内、国外数据库,以满足地区内图书馆的发展需求。独立购买则是特色数据库建立的一种基础保障,图书馆依据自身的发展模式来建构资料库,但由于信息资源独享,对于经济的投入基准要求较高[3]。为此,数字化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性,选择合适的购买模式,将经费合理应用到图书馆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进而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2.特色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作为实现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主要平台,通过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深化数据库产生的实际效果,逐步完善图书馆的运营体系。在特色数据库发展过程中,一般以随书光盘、论文数据库的发展建设为主。对于随书光盘来讲,其是由出版书籍附带而来的,在图书馆采购书籍的过程中,光盘的数量也将随之增加,其中计算机类图书携带光盘的比例高达92%,其他工科类、文史类、音乐类书籍光盘的携带量也较高。为此,可将其作为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光盘刻录的信息可有效实现资源的同步更新,推动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转变。对于论文数据库来讲,学术论文资源具有特殊意义,由于专业性、价值性较高,大部分资源转变需以作者的主观意识为引导,一般内部文献属于隐性传输的一种。为此数字化图书馆在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时,可将镜像工作作为切入点,并引入元数据工具,提供作者、文章题目等多种搜寻手段,以此来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导航系统
数字化图书馆导航系统的发展主要是对单一类学科进行信息采集,并采用定向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搜查,同时网络资源数据库可进行离散式整合,将数据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此来对资源的搜寻进行正确定位。
第一,图书馆学科类导航可对数据库资源进行精准分类,但其以数量为基准,在数据类型方面具有多形式化的特点,但具体内容深度不足,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将网络信息资源与专业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较为广泛的信息资源,以形成信息的关联性搜查。第二,导航系统与搜索引擎相符,但在进行精准性范围搜查时,其内容质量要明显高于搜索引擎。为此,可将导航系统看成是学科搜索工具,并将其界定于资源精准定位上,与数据库、搜索引擎区分开来,进而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4.专题虚拟系统
数字化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初期建设目标为基准,结合图书馆建造模式与发展路径来进行正确规划,进而体现出数字化图书馆的特色。例如,图书馆可依据自身的发展模式,建立一系列的专题阅读体系,正确划分工科类、文史类、教学类、管理类、应用类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依据馆藏资源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关联。用户在利用终端系统查询文章时,图书馆内的自检系统可依据用户搜索的关键词以及文章等在数据库内搜寻与之相对应的电子书籍,以此来达到专题延伸的服务效果。与此同时,图书馆作为知识储备场所之一,其应肩负起主体教育的责任,将专业化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并依据联合采办模式将国外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以此来发挥图书馆的最大效用,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融合,进而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5.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技术基准统一的平台上,使各地区数字化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共享,以此来实现共融共通的发展效果。资源共享可实现优势互补,并令各个图书馆深刻认知到自身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在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可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将单体化发展模式转变为整体化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管理模式,进而实现协调化发展,以此来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此外,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可减轻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营负担,通过将目标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发展方向,使各个图书馆完成一项单体任务,进而提升文献资源的采集力度,以此来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6.终端服务系统
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采用多方技术、离散分析技术、数据库模型技术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以此来调动用户的阅读兴趣[4]。第一阶段,多方技术是将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新媒体资源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第二阶段,离散分析技术是以大数据为载体,对用户的阅读爱好、阅读习惯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数据信息的利用价值,并为图书馆的主体发展方向进行指引。第三阶段,数据库模型技术是提升用户的体验度,通过阅读模型的建立为用户提供虚拟服务,再将模型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7.个性化服务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职能一般受到规章条例的约束,将降低读者的体验度,且在服务职能方面较为匮乏。数字化图书馆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可实现新媒体平台下的智能化服务,为读者量身制作相应的服务体系,当读者在网络平台搜寻相应的书籍时,平台的智能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可为读者推送关联内容。与此同时,系统将会依据读者搜寻的内容,对阅读时间进行预期分析,并在读者即将完成阅读时,为读者推送相应的文章内容,以此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此外,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平台,还应建立相应的阅读点击量平台,将关注度较高的书籍、文章等显示到操控主界面,以保证读者可及时掌握到信息资源,以此提升读者阅读兴趣。
数字化图书馆应将传统的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针对部分人群提供传统的服务,例如初次接触图书馆网络平台的人们、年龄较大不会使用电子设备的人们等,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对这类群体进行指导,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8.加大馆内人员管理力度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其作为知识普及的主要场所,应确保整体服务质量,为读者建构舒适的阅读环境。为此,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图书馆内部的人員管理,将传统的人工服务与智能化服务相结合,进而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对于人工服务而言,主要是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令员工充分意识到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将读者的建议、需求等进行记录,通过周期性的调研对馆内的各规章制度进行优化,进而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结束语
文章对数字化图书馆进行论述,指出新媒体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重要价值,并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特色数据库、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大管理力度,提供共享服务、终端服务等,可建构完整的图书馆运营体系,并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以此来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图书馆可与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进而加大知识的渗透力度,以与素质化教育的发展模式相契合。
参考文献:
[1]李平.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9):159—161.
[2]陆浩东,祝凤云,陈恒兰.困境与跨越: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图书馆界,2018(2):10—15.
[3]朱晖.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9(10):43—46.
[4]吴强.基于评估标准下新媒体服务实践与研究——以仪征图书馆为例[J].农业网络信息,2017(12):89—9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ibra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JIANG Guo-ping, ZHANG Xing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The digital library, as a produc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grates digit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ode to provide users with intelligent services to enhance thei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digital library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digital library.
Key words:new media; digitization; library
(責任编辑:蒋琰)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12.049
收稿日期:2019-09-05
基金项目:贵州医科大学人文社科理论创新课题研究项目(YG2018-12)
作者简介:姜国平(1981—),女(苗族),贵州贵阳人,图书馆流通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从事读者服务、信息资源建设研究;通讯作者:张兴(1970—),男(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馆员,从事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