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拓宽渠道 探索合作造林新路径

2019-01-02 01:37任建军
山西农经 2019年21期
关键词:建议对策

任建军

摘 要:为着力破解林局造林地选择难的瓶颈,通过局地在国土绿化、资源管护、脱贫增收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探索共建、共享的新局面。分析了山西省杨树局的现状,以及区域内造林和合作造林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合作造林;面临的困难;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1-007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31.7        文献标志码:A

1  现状分析

山西省杨树局总经营面积为11.02万hm2,辖区地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的15个县区。建局前,林分结构主要以杨树“小老树”为主,结构较单一,林分不稳定。建局以后,杨树局致力于“小老树”的改造,先后经历了建设杨树丰产林、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和现代林业4个阶段,全面系统地修复了退化防护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杨树局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修复,启动“三山”(曹洪山、平鲁山、广灵山)绿化,实现辖区全面灭荒,整合项目,统筹布局,整体推进辖区退化林分修复进程。经过近40年的改造修复,杨树局不断调整林种结构,以促进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效益的发挥,由建局初的单一小叶杨纯林转变为针阔混交、乔灌结合、林草相间的稳定结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强,构筑起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

2  面临的困难

2.1  区域内造林地严重不足

相对于其他省直林局,杨树局造林地面积较小,但每年的造林任务相对较大。近年来,随着造林技术与管理手段的不断提升,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

自2000年以来,依托治沙、天保、三北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省级双百、通道、环京津等省级“六大”工程,采取育、造、改、抚、管5项措施,全面加快国土绿化进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累计完成人工造林8.65万hm2,封山育林2.32万hm2。林局辖区内可造林地全部纳入了工程项目,林局造林地严重不足的困境日益凸显。

2.2  合作造林面临较多困难

为了切实解决造林地不足、林局发展空间不够的困境,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林局努力拓空间、增绿量,大规模开展合作造林,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进程。自2018年开始,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右玉县绿色发展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的文件精神,根据省局安排,将右玉县作为合作造林的试点,大部队进驻右玉开展国土绿化,基本构建起地方出地、林局建设的共建共享的造林新模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省直林局林业建设的新风貌。根据取得的成功经验,2019年合作造林范围不断扩大,建立起以右玉县、应县、新荣区、朔州区、云州区和怀仁市等为主骨架的合作试点,两年累计完成合作造林0.8万hm2。通过合作造林,既破解了林区发展空间不足的现实问题,而且在打造“一方绿水青山”的同时,还带动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不仅找到了集体林提质增效的着眼点,而且找准了国有与集体林业互促共赢的结合點,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通过合作造林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局地协调难

地方政府将范围内的林地全部进行林改,逐小班逐地块已全部纳入村民手上,在实际合作造林过程中,需要通过县、乡、村和村民4级同意后才能进行合作,只要有一方不同意也无法进行,最主要取决于村民的意愿,但村民对政策不了解,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存在观望、等待的态度。

2.2.2  林农利益存在纠纷

由于过去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利益,大规模实施合作造林后,政府一时解决不了造林地补偿,甚至只有口号根本没有兑现,农民得不到利益,思想上不愿合作,行动上不配合。尽管县、乡、村3级努力争取、积极调解,但林农利益纠纷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造成村民存在观、望、等、看的思想,达不成共同意愿。一但实施合作造林,村民多方阻挠,极大地影响了工程的实施和整体的造林进度。

2.2.3  林牧矛盾日渐突出

林局周边大部分县区为农牧业大县,地方为发展经济、推动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支持养殖业发展。合作造林的实施打破了格局,减少了牧草基数,增加了农民放养负担,特别是全流域治理的实施,沟壑、山坡统筹规划、全面治理,“能绿尽绿、能栽尽栽”,呈现出严重的林牧矛盾。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国土要绿化,生态要改变,这种生态与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渐突出。

2.2.4  成本不断增加

杨树局基层单位地域跨度大,从两年的合作造林实际实施情况中能够清晰看出,造林成本显著增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积极提升当地生态效益,努力实现绿化、彩化、财化融合发展,工程建设标准要求严、质量高,各实施单位不但要克服长途运苗难、立地条件差的客观条件,而且在工程建设中还要进行开路、修建防火通道等,无形中增加了造林成本。最重要的是由于管护半径过大,增加了后期管护投资。

2.2.5  后期管护难度增加

造林结束后,林场及时配备相应管护人员进行日常巡护,但由于合作造林地块离各单位距离较远,造成新造林地不好监督管理,加上林牧矛盾突出、造林投资单一、人员不充足等原因,使造林管护压力剧增。

2.2.6  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

经过连年持续攻坚造林,大范围、大规模、好实施的地块已基本实现应栽尽栽,应绿尽绿,所剩地块大部分为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难的石质山区,造林地条件越来越恶劣,现行投资与实际造林投入差距较大。

3  对策及建议

为了扎实推进林区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全面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谋划大力推动合作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韧劲寻求新的力量源泉和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找出短板不足的突破口,努力从合作机制、合作创新、合作渠道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破除林区改变发展的难题、难点,掀起局地合作新一轮高潮。

3.1  积极出台政策,实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通过省级层面出台局地合作创新的政策,积极引导地方政府、相关配套的林草机构加快合作步伐,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合作意愿,最大程度提升合作成效。在政策中要明确双方的职责、合作范围、合作路径以及合作方式,实现上下步调一致,统一行动,树立共同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真正实现取长补短、共建双收的局面。全面统筹林局和地方生态与经济发展,在市县充分实现制约林局发展的造林地选择难的处境,积极搭建起政策、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共享平台,形成互促共建的良好氛围。局地根据政策指引,进一步深入分析合作的優势和短板,以地方生态规划建设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作思路,明确合作方式,确定工作举措,谋求合作项目,从而实现林局发展、地方繁荣、农民增收的美好前景。

3.2  积极搞好宣传,实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

(1)上级部门要利用包市驻县积极开展宣传,宣讲近年党和国家各项林草新政策、新措施,准确、及时地将政策传达到位,积极引导地方领导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局地深层次合作打好基础。

(2)林局主动宣传,真真切切地宣传近年合作过程中带来的机遇、呈现的效果和农民得到的实惠,用身边的事感染身边的人,使周边地方政府领导重新认识省直林局在推动林草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而获得认可,为局地合作创造更多机会和可能。

(3)向群众广泛宣传,不但宣讲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把群众急需要的科技知识、适用技术带到基层,更要宣讲生态建设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宣讲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林草事业的认识,强化林草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努力营造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使局地合作变为可能,成为必然结果。

3.3  努力创新理念,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3.3.1  创新服务理念

林局要充分发挥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尽可能提供具体指导和服务,使当地造林、种苗、管护、增收等工作做到决策更科学、实施更规范、工作更富有前瞻性。

3.3.2  创新示范理念

林局经过多年不断经营,在森林经营、低效林改造、防沙治沙、提质增效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可借鉴、可复制的不同样板,处处体现了科技力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林局要继续树立典型,在生态建设中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对林局的信任度,为局地多方面合作共建提供保障。

3.3.3  创新帮扶理念

深入地方政府全面了解资源情况和经济水平,有针对性地帮助地方政府争取林业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合作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而且探索了合作的新路径。

3.3.4  创新机制理念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创新机制,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的实施,大力推行购买式、置换式等造林新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社会资本投资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积极寻取合作的新模式。

3.3.5  创新社会责任理念

林局要充分发挥公益职能,最大限度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全面掌握地方政府生态建设的具体情况,结合政策需求、任务需求、技术需求和资源需求等,针对性地集中组织开展森林抚育、护林防火等,实现集体林地资源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护,全面提升区域生态质量,进一步拉长合作空间链条。

3.4  积极拓宽渠道,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合作

牢牢把握林局与地方政府“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伙伴关系,充分将林局人才、种苗、队伍、技术、资金等注入地方生态建设中,在协调中谋合作,融入中促和谐,健全全方位、立体式、长期性的合作机制,创新驱动的目标。在国土绿化、资源管理、联防联护、生态扶贫等方面搭建起合作共享平台,形成共同治理、共同建设的合作氛围。

3.4.1  紧紧围绕林局连线,互促共建

进一步推进国土绿化,牢牢抓住“一局联三县”、集体林托管等新机制,林局主动担当、积极沟通、上门交流、展示成果,争取赢得地方干部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打开局面,走共赢之路,除后顾之忧,形成共谋国土绿化的良好氛围。

3.4.2  密切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部门的广泛协作

通过政策交底、相互监督、统一设置、明确职权、分区管理,建立相互约束、共同防范、全面管控的资源管理合作新模式。

充分依托地方政策宣传力量和相关部门监督执法手段,发挥好林局的队伍、技术优势,深度建立局地合作平台,共同建立健全林地、自然地保护、野生动植保护、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信息交流和打击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的协作联动机制,解决林局独立行使资源林执法权和案件调查取证难、对村民执法难的现状,实现森林资源齐抓共管、确保区域长治久安。

3.4.3  积极同地方各级政府签订年度联防联护目标责任合同

建立联防共制防控体系,积极做到同地方联合宣传、联合执法、联合管理,并利用地方主流媒体、大众宣传栏进行播放,从而引起政府重视和村民的关注,实现风险防控共抓、资源保护齐管、生态成果共享。同时,在森林防火上,要积极引导地方政府树立“造林先建带”理念,指导地方政府把防火隔离带建设同林道、森林抚育、混交造林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防火工作成效。

3.4.4  以合作造林、森林管护、产业开发为切放点

立足行业优势,加强交流协作,通过工程带动扶贫、管护劳务帮助扶贫、林业产业引深扶贫等措施,助力村民脱贫致富,促进区域和谐发展,打造共建共赢的新局面。

(编辑:李唯哲)

猜你喜欢
建议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