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特色

2019-01-02 01:41乔德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叙事时间勃朗特呼啸山庄

摘要: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代表之一,被世界文学理论家赞誉为“惊世之作”。小说通过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段跨越时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作者突破性地运用了预叙、倒叙、重复、停顿、省略等手法,让故事情节在有限时间内得以发展及完成。事件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作者独特、大胆的创作手法。结合《呼啸山庄》的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率及中间叙事等特征,探析作者在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叙事时间特色。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叙事时间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12-0116-03

小说是传统文学题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情感体验度。与戏剧、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小说以事件编排故事,以矛盾组织人物情感,以细节揭示思想,从而充分揭露了社会现实与人物的情感经历。因此,小说是在非现实时间内完成特定故事时间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小说创作中,如何有效利用叙事实践,将会给读者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通过相关文学理论研究,可将小说叙事时间划分为三个类别,依次是时间感受、故事时间、时间哲学及叙事时间等。其中叙事时间指时间在小说叙事中所展现的具体形态。而故事时间则指故事所发生的自然形态,指角色在故事中所采用的时间体系。以上兩种时间关联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时间顺序、时间频率以及时间距离等。《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上具有显著的艺术特色,综合运用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及叙事频率,以创新性手法使叙事时间形成倒错的形式,从而突破传统小说直线性叙事的窠臼,对后世文学创作起到借鉴的作用[1]。

一、叙事时序

1.倒叙

艾米莉在小说《呼啸山庄》中大量使用倒叙手法,通过展现故事后期的情节及故事发展脉络,实现激发读者好奇心的作用。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特别在小说创作领域,作者需要为故事铺设基本架构、元素及伏笔,以便推动故事顺利发展,避免产生阅读障碍、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然而在呈现故事信息时,难免会存在缺少故事矛盾,情节推进缓慢及情节带入感不强等问题。因此,为有效吸引读者对后续故事的关注,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作者艾米莉有意在行文过程中使用倒叙。通过倒叙形成悬念,吸引读者仔细品读故事在细节描写中所呈现的信息。但倒叙所形成的悬念与小说作品普遍运用的悬念有着极大的区别。普通悬念是提出戏剧问题,推动读者快速向前阅读。然而倒叙则通过跨越时间维度,提前展示事件发展的结果或高潮,引起读者思考事件后果的成因,迫使读者对叙事过程进行有效关注。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的创作过程中,充分使用“倒叙”手法,使读者深入理解人物性格转变的逻辑机制,进而真正进入角色,思角色所思、忧角色所忧。因此,在小说故事架构体系中,倒叙又绝非对时间的打断与平移,而是利用倒叙所产生的效果,服务人物塑造。

2.预叙

预叙手法在小说《呼啸山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强化读者对《呼啸山庄》的整体感受,使其在小说阅读中得到新的感悟,更能有效地提升读者的阅读积极性。预叙与倒叙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叙事时间上,倒叙跨越极大的时间维度,将事件的结果预先告知给读者,以此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然而,预叙则在较小时间维度上,呈现故事后续的发展方向及内容,使读者能够整体把握故事发展脉络,进而构建引人入胜的悬念机制[2]。然而在小说《呼啸山庄》中,作者所采用的故事结构为多视角结构,以叙事者调查欧肖家族悲剧为线索,通过不同调查对象的叙事,不断呈现出故事的原本样貌。因此,小说的叙事者并非传统小说的单一叙事者,更非故事的主要角色。因此,通过第一叙事着的走访调查,能够有效联结不同叙事者对主角的态度及悲剧发生的情感感受,从而为小说叙事展开多重叙事角度及叙事口吻。因而,在第一叙事者对欧肖家族调查时,运用预叙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悬念,进而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奠定神秘的基调。譬如在访谈管家时,管家透露希斯克利夫死亡的信息,但由于事件机制,第一叙事者无法探求事件的真相。而通过调查的不断深入,读者最终找到希斯克利夫选择死亡的真正原因。这种故事结构能够有效形成预叙体系,使读者在寻求到谜底后,获得恍然大悟的情感体验。

二、叙事时距

1.省略

作者在创作《呼啸山庄》故事中,曾大量运用时间省略手法。例如,希斯克利夫因与欧肖的冲突离开了呼啸山庄,致使主角凯瑟琳情感受到严重冲击,并使之与欧肖之间的矛盾加剧,并最终选择了死亡。而此时恰逢希斯克利夫回到呼啸山庄,但此时他的行为忽然变得优雅,语言得体许多,俨然成为上流社会的子弟。虽获得大量财富,但精神匮乏、性格怪异,在得知凯瑟琳死亡后,曾一度陷入疯狂。希斯克利夫的巨大转变为推进故事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作者却并未对希斯克利夫转变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叙述,仅仅一笔带过,为读者带来一种艺术空白,引导读者积极对故事空白进行思考。此外,省略在小说叙事时间上具有关键作用,如若小说所叙事件缺乏矛盾,对现有情节难以起到推动或铺垫作用,而仅仅是达到对故事成因、发展及结局的暗示。而对其进行详细叙事,表现人物情感,则会扰乱故事整体的叙事节奏,为读者带来不良的阅读体验。艾米莉·勃朗特在处理故事情节时,紧紧抓住故事核心事件,将与主角有关却与情节网无关的情节进行省略,从而使故事结构更加紧密,节奏感更强,为读者带来的情感冲击也更加猛烈。然而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情节省略与悬念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省略发展部分,将结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造成阅读反差,从而形成强而有力的悬念体系,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停顿

《呼啸山庄》的整篇情节呈现出一种充满诡异、气息压抑的氛围。读者在小说阅读过程中能够明显感知到氛围与角色的情感经历、命运转折具有紧密的关联。而这种压抑使得特定情节点得以充分爆发,迸发出一股窒息的情感。而这与小说所使用的停顿手法具有关键联系。《呼啸山庄》由于采用访谈式、多视角的叙事结构,在叙事过程中逐渐形成多框架式叙事模式,以不同角色对核心事件的叙事逐层地揭开小说叙事脉络[3]。然而在每一层叙事中,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叙事停顿手法,特别在第八章、第二十五章及第三十章中。比如,在第三个框架中,希斯克利夫得知凯瑟琳死亡的消息后,时间忽然陷入停滞状态。作者以此作为情感突破点,通过希斯克利夫微妙的表情、举止揭露其隐藏的情感,使读者充分体会到希斯克利夫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同时也为希斯克利夫命运转折及呼啸山庄的灭亡埋下伏笔。如若作者在此处并未使用停顿手法,读者将不会注意到希斯克利夫的情感变化,更不会真正同情希斯克利夫,并对其遭遇产生共鸣。停顿手法的运用在此处恰到好处,能够有效拖慢或暂停叙事时间,使得角色的情感、性格得以充分的展现,进而为小说叙事带来清晰的节奏感及紧张感。叙事时间如同音乐乐章般具有流动感、动态感,然而一成不变的流动将使作品流于平庸。但有意识地对叙事时间进行停顿、省略,则能促使叙事在时间上提供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阅读体验,特别在塑造人物性格及编排情节高潮部分。然而从呼啸山庄框架结构层面进行分析,叙事时间停顿则是小说悬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叙事框架与叙事框架转化间无不存在着对核心事件叙事的停顿。譬如在第一个框架内,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相爱,但遭到欧肖的阻拦,致使凯瑟琳被迫嫁给富家子弟埃德加·林顿。在婚礼当天,第一叙事框架却戛然而止,读者的胃口也被高高地吊起,直到第二个叙事框架开启,读者才能对故事的后续发展有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因此,此处的停顿并非是对主要人物或核心事件的描写,而是运用停顿手法延长悬念,从而提升悬念在小说叙事中的效果。

三、叙事频率

叙事频率是指特定叙事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频率及事件在整个故事体系中被多次陈述的联系。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多次运用叙事频率,描述故事的核心事件。通过对整部小说进行分析,叙事频率的使用与小说多重叙事视角及叙事框架结构具有一定的联系。然而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对事件进行删减及压缩,达到快速推进故事发展,加快故事节奏的目的。但是艾米莉·勃朗特却并未采用这种处理手法,在《呼啸山庄》中充分利用叙事频率是作者的必然选择。不仅为阅读效果,更是为整部小说结构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深入探析叙事频率在《呼啸山庄》中的作用,不得不探析叙事频率的作用及意义。在19世纪的英国,叙事频率主要被应用于侦探推理小说写作中。通过侦探对所调查事件进行大体的了解,以此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然而核心事件汇集着小说主要的矛盾,呈现着不同角色的情感特征,承载者故事的不同走向。如若通过直线式情节结构对事件进行叙述,必定面临删减重要情节线索的风险。因此,为有效而全面地展现事件风貌,规避读者在小说阅读中存在的疲劳感,做到张弛有度上,作者往往将核心事件进行拆分,从整體理清事件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调查的深入,逐层展现核心事件的不同视角,不同人物在核心事件中的情感变化,从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此外,叙事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利用悬念的手法,将每个层次的事件进行紧密的联系,使读者对不同层面的叙事频率产生渴望的情感,从而不断深化到核心事件的核心部分,充分理解核心事件在整部小说中的意义及作用。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写作中充分利用叙事频率,使每一部分叙事形成强而有力的悬念,吸引读者对小说余下部分阅读的欲望。譬如,凯瑟琳死后,辛德雷与希斯克利夫发生一次冲突,这个事件被希斯克利夫与伊莎贝拉分别讲述。在希斯克利夫叙事中,读者仅能了解到一个平淡的、简短的事件过程;而在伊莎贝拉叙事中,读者能够清晰了解冲突发生的全过程,以及希斯克利夫的残忍、辛德雷的无助。而艾米莉·勃朗特的绝妙之处,不仅使事件得以充分地体现,更通过不同角色对相同事件的叙事,达到对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转变塑造的目的,从而使人物更加饱满、立体。相较于对同样事件多次叙事,作者在小说中却对多次发生的事件进行一次叙事。如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每晚都陷入痛苦与思念当中。对此作者仅仅通过侧面描写,间接地表达出希斯克利夫的绝望。从叙事时间层面进行分析,叙事频率是对相同时间的重复,促使读者对事件进展的关注,从而使读者对小说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

四、中间叙事

中间叙事是对叙事时间的一种切割,通过省去铺垫情节,推动读者进入故事的核心情节,从而加深阅读感受及体验[4]。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世界上,中间叙事都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型小说体系当中,并经历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小说写作的主要创作方法。中间叙事由于对事件发展成因的不确定感,促使读者在情节发展中,专注于对具体情节、细节及对话的研究,以期能够有效探索出事件的成因,从而为小说后续发展提供较强的驱动力。在《呼啸山庄》框架结构中,几乎每个框架叙事均从事件的中间高潮部分进行叙事,从而使小说每段事件都充满戏剧张力。例如,在小说第十六章,管家对希斯克利夫谈起凯瑟琳一事时,说道:“也许世道变得太多,我也老糊涂了,但有些事情是我不愿看到的,但它还是发生了。”从文中可发现,小说开始并未揭示故事的开端,只是从事件的中间部分开启。读者会在中间部分探寻事件的成因及经过,并对故事结局产生一种潜层次的期待。由此可见《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上,犹如无数个不断循环的圈,包括当下和未来,包括现在和过去,不断经历轮回,但始终无法回到开端,更难以结束。最终照应小说的主题,为整个故事蒙上一层哀伤的色彩。艾米莉·勃朗特在处理中间叙事技巧上,曾对人物、主题及故事发展进行反复斟酌,不仅在故事内容上、事件推演进程中,都不断对小说的主题进行论证,更从叙事结构及形式上照应着小说悲伤的爱情主题,从而使小说主题、故事情节及作者思想进行有机的统一,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小说角色悲苦命运的叹息。然而这种悲伤的主题及氛围与作者的创作背景具有紧密的联系。艾米莉·勃朗特在创作《呼啸山庄》之初曾大量阅读波德莱尔及爱伦坡的诗歌,对阴霾抒情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最终使其渗透到《呼啸山庄》的创作当中,使《呼啸山庄》成为独树一帜的、具有“恶”之美的文学巨著。

五、结束语

艾米莉·勃朗特独具特色的叙事时间,使其《呼啸山庄》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诸多叙事时间的有效利用,使《呼啸山庄》表现出多元化的价值特征,使其得以流传至今。之所以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能够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小说创作手法与情节编排的创新性,以致当代小说家依旧沿用艾米莉的“预叙”“倒叙”“省略”“停顿”“叙事频率”及“中间叙事”等手法。可以说《呼啸山庄》为现代小说创作及发展奠定基础,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岩,王双.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变奏——艾米利·勃朗特《呼啸山庄》生态意蕴论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5):89—98.

[2]付强,盛丽文.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分析——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J].沈阳大学学报,2005(3):80—82.

[3]蒋贤萍.荒原的悲歌——从艾米莉·勃朗特的成长环境及个性特征看《呼啸山庄》的创作[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1):52—54.

[4]曾岚.论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41—44.

Narrative Time Characteristics in Wuthering Heights by Emily Bronte

QIAO De-yu

(Xuch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Th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written by Emily Bronte, a British novelis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British literature and even world literature. It has been praised by world literary theorists as “a masterpiece of the world”. Through its unique narrative techniques, the novel presents readers with a touching love story that spans time, and is loved by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narrative process of the novel,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s of pre-narrative, flashback, repetition, pause and omission to make the story plots progress and complete in a limited time. The events are interlocking and the plots are ups and downs,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authors unique and bold creative approaches. Combined with the narrative time sequence, narrative time interval, narrative frequency and intermediate narr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uthors narrative tim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Key words: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narrative time

(責任编辑:陈树)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12.037

收稿日期:2019-05-14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5年科研项目“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SKL-2015-2001)

作者简介:乔德玉(1979—),女,河南社旗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叙事时间勃朗特呼啸山庄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试论勃朗特姐妹女性视角的开拓
女性成长的书写——张洁《无字》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文化解读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呼啸山庄》闪回叙事文体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