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

2019-01-02 01:36何慧丽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12期
关键词:进修学校研修共同体

何慧丽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学校认识到,有效的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化路径。但调研发现,目前许多学校的校本研修,还普遍存在着缺乏引领、形式单一、同一层面、被动化、形式化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构建“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可以大大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课题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实验小学为例,探索“十字形”教育共同体的校本研修模式。

“十字形”教育共同体解读

“十字形”教育共同体,是指以本校为中心,建立区域内学校间的横向教育共同体和高校、进修学校间的纵向教育共同体。横向教育共同体,主要起着校际合作、资源共享、研讨交流、联动发展、抱团成长等作用;纵向教育共同体,则着重专业引领和理论指导。基础学校同时为高校、教师进修学校提供教育实践研究的基地,推荐一线优秀教师,解决目前高等院校“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建设中缺乏优秀校外实践导师的问题,最终实现合作双赢。比如扶沟县实验小学的教育共同体结构是:纵向为周口师范学院、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横向教育共同体为扶沟县实验小学三个校区、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学校、周口教育联盟学校等10余所小学。

创新多元校本研修模式

“十字形”教育共同体下的校本研修,除了常规的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课题研究等方式外,充分发挥了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的特点,使校本研修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有效加速了区域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专家引领的校本研修 作为周口师范学院的“国培计划”项目基地和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研训基地,扶沟县实验小学分别和周口师范学院、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聘请文学院教授万中亚为教育共同体导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学校采用邀请师院各院系教授、进修学校专业教师到校指导,大批组织共同体学校教师到周口师院和进修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依托周口师范学院和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邀请名师专家到校讲课等,利用纵向共同体的上下联动,纵横交互,发挥纵向共同体的专业引领优势,解决横向共同体学校缺乏理论指导、专家引领的发展瓶颈,提升校本研修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校际交流的校本研修 横向教育共同体学校之间,定期开展校际间的集体备课、联合教研、观摩学习等各项校本研修,使校本研修形式更加多样化,使教研更加专业化和内涵化。比如统编教材研讨活动、“小古文教学”课例研讨活动、基于课标的课例研讨活动、学科同步教研活动、影子教师活动、管理跟岗交流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档案建设、少年宫、艺术节交流等校际间的专项观摩交流活动等方式。

基于资源共享的校本研修 充分发挥共同体学校之间的异质互补优势,实现共同体学校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包括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学校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将优质课、微课、外出培训资源、课件、教案、管理资源等学校优质资源放到资源平台上,向共同体学校开放,实现了校际间教学资源共享;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时,邀请共同体学校的相关老师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组织名师、带头人到共同体学校巡回上示范课或做讲座送教等,实现优质师资共享;还有教研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教学模式、教研模式、管理模式等,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研修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朗读者”栏目,把共同体学校教师的优秀朗读作品在公众号中推送;利用实时互动在线教育平台CCtalk进行各学科的网络直播课程,组织共同体学校教师参与网络研修,同步观看直播,进行互动研讨交流;各学校建立“教师读书群”,开展“每日语音打卡60秒”活动等;利用企业微信平台建立“学科交流吧”,共同体学校教师可随时随地发帖回帖,突破了空间、时间界限,拓宽了教育教学研究空间,有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无障碍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

基于课题研究的校本研修 教育共同体下的课题研究,由于有了高校专家的引领指导和学校间的合作,课题组的模式也悄然变化。课题组依托周口师范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寻求专家团队的指导,解决了缺乏引领的最大难题,学校间采用“主课题+子课题”的研究模式,使课题组成员分布更加广泛,研究数据更加充分,形成了“区域课题研究共同体”,更具引领的专业性和数据的广泛性,使得教师专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研究证明:基层学校和高等院校、进修学校、区域内兄弟学校之间建立“十字形”教育合作共同体,能够实现共同体之间的“同质促进、异质互补、资源共享、文化融合”,充分发挥对新课程改革、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加快教师专業发展、促进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本文系课题《构建教育合作共同体,提高学校校本研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基金项目受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豫东片区项目资助(课题批准号:JYLD2018026)】

参考文献

[1]袁国贤.在城乡教育互助共同体框架下的农村音乐教育[M].新课程(教研),2010(1).

[2]张志旻,赵世奎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

[3]贺桂芳,常艳艳,王晓.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考试周刊,2013(98).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进修学校研修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My Dream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