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大豆晋遗5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9-01-02 05:27李方舟张海生杨婷婷古晓红李广信
大豆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春播晚熟抗病性

李方舟,张海生,王 军,杨婷婷,古晓红,李广信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太原 030031)

晋遗5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豆冠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经过多年示范推广,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

1 选育经过

晋遗51号是2001年夏季以国家中晚熟对照品种晋豆19号为母本,与早熟品种晋早16号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进行F1代鉴定真杂种,2003—2007年经过系统定向选育,保留优良单株,2008年进行晚熟品种鉴定试验,系圃编号:07F6-192,暂定名晋遗51号,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品种特性

2.1 形态特征

晋遗51号农艺性状以2015—2016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结果平均值为准(见表2)。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105厘米,主茎16~20节,分枝数2~4个,单株荚数50~65个,单荚粒数2~3个,以二粒荚居多,百粒重22.8~25.7克。卵圆形叶片,白花,棕毛,株型收敛,籽粒椭圆、黄色、无光泽、黑脐。落叶性好,不裂荚,稳产性较好,丰产性较好。2015—2016年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122.5天。

表1 晋遗51号农艺性状

2.2 品质特性

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蛋白质含量为42.12%,脂肪含量为21.13%。

2.3 产量表现

晋遗51号参加了2015—2016年山西省多点区域试验,2015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3 387.9公斤/公顷,较对照晋豆19增产6.5%,4个试验点增产;2016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2 997.6公斤/公顷,较对照晋豆19增产6.8%,8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从表3可知,晋遗51号参加2017年山西省生产试验的表现为:在春播中晚熟组中,平均产量为3 500.4公斤/公顷,较对照汾豆78增产3.5%,5个试验点有4个增产;在南部夏播组中,平均产量为3 080.4公斤/公顷,较对照晋豆19增产7.3%,5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表2 晋遗51号在山西省区域试验结果

表3 2017年晋遗51号生产试验结果

2.4 抗病性

晋遗51号具有优良的抗病性,经接种鉴定,对SMV SC-3株系的抗性表现为高抗,对SC-7株系的抗性表现为抗病,对SCN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为中感。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种前管理

在上一年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合理深翻,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春季种植前施足农家肥和化肥,施农家肥30 000公斤/公顷,硝酸磷375~450 公斤/公顷;或尿素225~30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450~600公斤/公顷。

3.2 精选良种

种子要去除各种病粒、虫粒、未成熟籽粒,选择完整饱满的籽粒,保证筛选后的籽粒纯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含水率不高于13%。另外,还可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根瘤菌试剂拌种,以提高出苗率。

3.3 适时适量播种

春播在5月中下旬播种为宜,夏播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播前要求土壤墒情良好。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和土壤水肥条件而定,机播、土壤肥沃的田地适量少播,春播种植密度12~15万株/公顷为宜,夏播建议留苗15~18万株/公顷。

3.4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撒播、穴播、沟播、条播均可,以等行距条播,单株留苗为佳,播种深度一般3~5厘米。

3.5 田间管理

播种前,在农田施辛拌磷,多菌灵,防治地下害虫,出苗前可施用乙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生长期间应适时中耕除草,在开花结荚期在垄间开沟追施复合肥或尿素,选择合适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同时根据农田干旱程度适时灌溉,以补充大豆水分。

3.6 适时收获

大豆落叶达到95%时即可收获,收获后晾晒于通风干燥处,籽粒完全后熟脱粒。

猜你喜欢
春播晚熟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晚熟的记忆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晚熟
辽宁省2016年春播种植意向调查
辽宁春播顺利 夏季关注降水
晚熟宽柄芥(酸菜)新品种渝芥1号的选育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