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祝兵,张 翔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下同)作为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材和考研学生必备的参考书目,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该教材文选选材丰厚,注释精当,但由于内容浩瀚,虽经过多次再版、修订、校正,在某些词义的注释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本文试对其中部分注释提出一己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王力先生在教材中对“和”字的注解为:“和,这里指身体舒适。”王力先生按着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去解释,初读起来,似乎文句解释通顺、语意表达完整,但若细加以考究,其实不然。“和”字在此处应是个误字,其本字当为“智”。根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献资料原文记载,我们知道“和於身”其实就是“智于身”,“智”在此处应是个通假字,“智”应通假“知”。“知于身”应解释为“有益于身体”。“智”和“知”相通是符合古书中通假的条件的,并有多处古代文献为证:《正韵》记载云“知意切,与智同”;《列子·汤问》曰“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庄子·逍遥游》曰“故夫知效一官”;清刘开《问说》的“大知而察”等。这些文献中的“知”和“智”都属于通假现象。
解决了通假现象之后,我们不禁会问“知”怎么会有“有益于身体”这样的意思呢?这种解释是否妥帖和有根据呢?杨雄《方言》注释曰:“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1]这句话是说:知,就是病痊愈,在南楚方言中称生病痊愈就叫作“知”,也就是“有益于身体”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也有例子为证:“二刺则知”,该文注释云:“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2]由此可见,此处的“知”也解释为“有利于身体健康”之义。
综合以上,《古代汉语·触龙说赵太后》的“和”不应解释为“使身体舒适”而应解释为“有益于身体”更为合理。郭在贻先生也赞同这种观点,他说:我们认为这里的“和”字应注解为“智”字,即“有益于身体”[3]。
我们从上下文文意语境中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阳货送给孔子豚,并以此想让孔子去回拜他,从而见到孔子,而孔子却避而不见,只能趁着他不在家去回拜。”王力先生在第201页注释【3】中说:“时,伺,窥探。”根据王力先生的注释,我们可以认为“时”为一贬义词,“用在孔子身上也似乎欠妥”[4]。
其实,这里的“时”应注释为“待”,即“等待”之义,理解为“孔子等待阳货不在家时去回拜他,从而避免和他相见”。这样解释后就文通意顺了,既符合言语语境,又合乎人物身份,从而达到了人物与语言的协调一致。
那么,“时”字可不可以注为“待”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时”与“待”在上古时期音相近,意相通。“时是禅纽三等,之韵,待是定纽,海韵(即之部的上声),按照古声母章系(即照系三等)归端之例,禅三可以归入定纽”[5],所以此二字在古书时读音相同,是能够换用的。《易经·下经·归妹》有例云:“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谷梁传·隐公七年》注释为“迟归有待”。魏王弼对此注释曰:“愆期,迟归,以待时也。”这里的“时”与“待”二字音同而意近,二者可以换用。《诗经》云:“归愆期迟归有待。”毛亨《传》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陆德民《经典释文》曰:“有待而行也。”以上文献例证说明,上古时期“时”与“待”音近相通,属于通假现象。清代语言学家钱大昕解释了“时”与“待”通假理由,《声类》卷三曰:“古无舌上音,齿音亦多作舌头,时读如待”。
虽然“时”在古书时候先辈大家们都将其训为“伺机”之意,但综合以上观点和文章语境意义以及人物身份等诸多因素,我们认为:“时”字当认为与“待”通假,即解释为“等待”之义,这样才更为妥帖自然[6]。
王力先生在教材文本第396页注释【5】中曰:“練实,旧注‘練实,竹实’(成玄英说)。未详。”王力先生只是依据旧注,并未对“練实”二字做出具体的解释,说“未详”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而非妄自臆测,这种宁可缺而不论的态度我们应该加以肯定和学习。
那么这里的“練实”是不是真的无从考证,难以解释呢?是否我们只能顺从成玄英的这种注解呢?我们要理解“練实”二字首先应该了解“鹓鶵”。“鹓鶵”即古代所记载的“凤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七月官库,其树楝。”东汉高诱对其注释说:“其树楝,楝实,凤凰所食。今雒城旁有树,楝实秋熟,故其树楝也。楝读練染之‘練’也。”[7]东汉高诱的注解反映两个问题:一个为凤凰所食(楝实),另一个为“練”字与“楝”字的通用。在古书时代此二字是可以通用的,它们是符合古书时代的通假条件的。所以这儿的“練”字可以理解成“楝”字,此二字互为通假字,“練实”即“楝实”。汉代崔骃《七言诗》云:“鸾鸟高翔时来仪,应治归德合望规,啄食楝实饮华池。”[8]这里的“鸾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凤凰”,也就是文中的“鹓鶵”,它所食之物就是“楝实”而非“練实”。“楝实”即楝树的果实,“楝”指的是“一种落叶乔木”,《尔雅翼》卷九记载云:“楝木,三四月开花,其实如小铃,至熟则黄,俗谓苦楝子,亦曰金铃子,可以练,故名楝。”[9]“楝实”其实是一味中药药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骈字类编》卷一百八十九处也引用此句话,在引文中写的就是“楝实”而不是“練实”。
综合以上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得出,文章中的“練”即“楝”,二字声音相近,通用并假借而成。“練实”,非“竹实”,而是中药药材。此句讲鹓鶵“非梧桐不止,非練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是强调凤凰的志存高洁。
王力先生在教材第1321页注释【18】中解释云:“渺,小也。这是说人在宇宙中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小米粒。”我们可以看出,他将这里的“粟”字理解成了“米粒”之义,极言人的渺小,说人渺小得就像一粒小米粒。乍一看这句话解释得无可挑剔、顺理成章,但认真推敲后我们又觉得文义不通。我们试想下:大海之中怎会出现“米粒”呢?“大海”和“米粒”二者很难找出其共通的地方,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又怎会拿这样一个互不相干的东西来互相作比呢?是否“粟”字在那时候另有他义呢?那么教材里的这个“粟”字该如何去解释才算确切呢?
通过文献查找,我们发现,古书中“粟”确实有不同的词义,它除了有“米粒”之义外,还具有“沙粒”之义。《中文大辞典》第二十五册对“粟”字做出的注解是:“凡细颗粒之属或曰粟。”[10]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对“粟”字的理解是:“粟,沙粒等其它细小物的意思。”《康熙字典·米部》中“粟”字条目下的相关的注解:“粟,沙谓之粟。”[11]从《康熙字典》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粟”在古书时代就理解成为“沙子”“沙粒”的含义。并且这几部论著都同时引用了《山海经》的“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作为其例证。晋郭璞《山海经注》曰:“细丹沙如粟也。”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也对此句话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他采用了郭璞的说法。《辞源》第三册中“粟”字条注释【3】义项:“粟,指颗粒如粟之物,也用以比喻渺小。山海经南山经:‘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注:‘细丹砂如粟也。”[12]这里的“粟”字也不是“小米粒”的意思,而是“沙粒”的意思。《辞源》在此义项下引用的就是古汉语教材文本里的这个句子。谢政伟在谈及此句中的“粟”字时亦指出:“‘粟’字在古书时代有‘沙’义,此义置于‘渺沧海之一粟’一句中既合理又通顺,无须赘述。惜《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皆失收此义。”[13]
通过以上文献记载分析,我们认为:“粟”除了“米粒”之义外,还有“沙粒”之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粟”应解释为“沙粒”更为妥当。那么此句文意应理解为:“人渺小的就像大海里的一颗沙粒”。按着这个意义去解释,读者就不会产生“大海之中怎会有米粒”这样的疑问,语意更加明确。
王力先生在380页注释【11】解释为:“鹏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去,离开。息,休息。”此句这样解释,中间缺少了不少字词,尤其是缺少动词,总让人觉得别扭。其实,此句翻译为“(大鹏)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风离开北海”更为通顺合理。
造成翻译不同的原因就是对“息”的理解。“息”的常用义为“休息”,王力先生将“息”理解为“休息”。《说文·心部》:“息,喘也”,由此可知“息”的本义为“呼吸时进出的气;气息”[14],“气息”有疾有徐,“疾息”可成风,我们认为此处“息”应理解为“风”。清宣颖《南华经解》解释说:“息是气息,大块噫气也,即风也。六月气盛多风,大鹏便于鼓翼,此证明上文六月海运则徙之说也。”宣颖的解释更为确切。
[1] 华学诚.杨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3.
[2] 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589.
[3] 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69.
[4] 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144.
[5]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69.
[6]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67-468.
[7] 何宁.淮南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414.
[8]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1.
[9] 罗愿.尔雅翼[M].合肥:黄山书社,1991:243.
[10] 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二十五册[M].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172.
[11] 张玉书,陈廷敬.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869.
[1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第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386.
[13] 谢政伟.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文选疏失例谈[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9):24.
[14]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崇文书局,19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