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青,王 刚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有史以来,生命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重要内容。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漫长的文化岁月里,先秦儒家思想积淀和蕴育出对生命特有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在对天的创生之德的认同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儒家生命观。这一生命观体现在对生命缘起的认识、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理论之源。
儒家典籍中较早探讨生命本源的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1]359,“《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371,认为宇宙元始是太极(即“道”),太极生两仪,两仪乃天地,以及阴阳、乾坤、刚柔等,天地阴阳的交合便是宇宙万物包括各种生命生成的根本原因。“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1]391“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1]417,都肯定了一切存在都以天地为基础,万物因乾坤、阴阳的相互作用而生,人的生命也不例外。同时,阴阳也是万物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万物在阴阳互通配合下不断发展壮大。
儒家把生命的创生看作是宇宙自然的根本精神,《周易·系辞下》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先秦诸子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一点。孔子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2]193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3]279都赞颂了天地化育万物、长养生命的伟大德行。
生命来自于雌雄的形体交接,这也是天地阴阳作用的结果,因而生命为天授。既然生命乃天地之大德,那就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天地所赐。因此儒家倡导人类应珍惜和尊重生命,顺应天道,不韪自然,积极保护生命,将人类对“天道”的敬重转变为内心秉承的德性之追求,体现在对自然、对社会、对家庭和对生命个体所应承载的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此实现“天道”。
具有辩证意义的是,古代“天—地—人”的思维架构中,天地居于人之上,但其中心却是“人”。早在先秦时期,人贵论思想就产生了。《礼记·礼运》篇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4]279古人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交合、形体和精灵结合、吸收五行的秀气交会而生的,无论生理结构还是人道法则皆与“天地”相合,在天地所有的造化中,“人”最具有主观的能动,尊崇自然,效法天地,达到个体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体现出人的主导地位,故为天地的中心,万物的灵魂,最为贵。荀子承认“人之命在天”[3]239,人类的生死存亡和所有活动都受制于“天”,都要遵从天命,但并不意味着人对“天命”的无能为力,人是可以“制天命而用之”[3]239的。即人可以顺应且利用自然,做到让自然服务于己,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是所有生物无法超越的。儒家在肯定生命尊贵的前提下,尤其强调人在宇宙间的崇高地位,《尚书·泰誓》中即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孝经》明确地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4]928荀子将万物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等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105
珍视个人的生命也是现实社会儒家伦理孝道的要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918由此看出儒家注重爱惜自己肉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以己之好恶而待之,无权擅自毁伤。健康的身体是为人处世之物质前提,珍惜爱护它乃行孝的开始。首先让自己健康成人,之后注重修养身心并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为父母带来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孟子强调“守身为大”,不在于说明个人身体发肤多么重要可贵,而是因为个体之身关系到家人乃至整个族群。在注重血缘伦理关系的儒家思想当中,个体紧紧依附于家族群体,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所有,对待和处理生命的态度,应该符合道与礼的要求。
可见, 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是儒家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孔子最重要的观念是仁”[7]。 他提出“仁者爱人”,“仁”的核心内涵就是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维护与存在价值的肯定,表达了生命至上的情怀。
因而,儒家生命观教育人们珍惜生命,反对任何轻生自伤的行为。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2]111就是让人别问鬼神,活好现世,把本分做好,修炼成正直高尚的人,不必去想死的问题。他反对人殉,反对杀戮,指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2]79有危险的地方会危及安全和生命,孔子主张防祸于先,主动避让。在他看来,君子不避死,但要死得其所,要为道义而死,否则还是应该为了行道行仁而珍惜生命。孟子指出:“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5]127则是指我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有可能选择生存比选择死亡更加困难,需要更大的胆魄和毅力,这时选择死,就是轻生,是死得不当,反而于勇气有所损伤,这就是“死伤勇”,是漠视生命,是怯懦的表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5]195孟子认为,没有一样不是天命所决定,顺从天命,会得到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道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在他看来,人要顺应天意,善待生命,站在摇摇欲坠的危墙之下白白送死,非但没有价值,而且十分愚蠢。“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4]938指出亲人去世了固然悲痛,但不能因为哀戚之情危害了性命,这样就不符合人性了,是圣人所不希望看到的。可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是出于孝的需要,其实质却体现了儒家对生命本体的关切。
儒家生命思想的博大深厚,在于其对待生命的举重若轻,睿智洒脱。既看重生命,又能够豁达地对待生死;既服从天道,又能够有所作为。乐天知命,与天地和谐相处,是儒家生命观的又一要义。
顺应天命首先是与赐予自己生命的天地和谐相处。人的生命是天地作用的产物,人的存在依赖天生地养,因此三者之间的和谐是保全生命体的基本前提。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5]195尽自己的本心,从而觉悟到自己的本性,然后能懂得天命。保存善心,养护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这就是符合宇宙规律并与天地相处的正确方法。若逆天而行,有知的天地必然会损伤人的身体以示惩戒。
其次是正确认识生与死。传统儒家能够清醒理智地看待生命的过程与实质,认识到生命的发展与终结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生与死是自然现象,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3]273,正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122生命也是不可逆转的过程,《论语》有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90,又有“日月逝矣,岁不我与!”[2]185在这种生死意识下,儒家形成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死观,认为生死这类自然之事不必过分忧心,应坦然处之,要快乐地生,安然地死。
再者,就是乐观积极的心态。顺应天命不是悲观厌世,也并非无所作为,消极等待生命尽头,而是高扬“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以感恩之心投入生活,安知天命,直面生死,以坦然的态度不留遗憾地走完人生。儒家思想中充满了在“穷”中追“乐”的智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53孔子秉持物质简单、精神丰裕、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和处世态度,体现了超越世俗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儒家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君子像天一样强健,不屈不挠,奋发有为。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它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运行,以“阴阳”为基础,以“生生”为核心。天地创生滋养万物,生命的本原乃至人生的一切责任担当均来源于天地的好生之德,所以人也应该有生生不息的精神,张扬生命,以德配天,从而把自然的创生力量与人的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现代儒学大师梁漱溟指出,“生”是儒家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话。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他以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6]与宇宙生生不已、健动不息的品质相呼应的,是儒家对天道这一最高德性的效法,儒家对生命修养的追求即以此为价值准则而展开。孟子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193就是鼓励君子要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磨练意志,从而担当天下大任。
人生一世,儒家认为最核心问题应该是生命价值问题。既然人的生命乃天之创生,那么生命只有“与天地参”——与广大的宇宙相契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个人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这是儒家生命伦理中关于人生意义的最高体现。
天人合一如何实现?孔子认为:天道不言,而专以生为务,这一德性下贯人心,即为人的内在之仁,为天赋之生性。天道在“生”,那么人道即在于利生、促生、正德厚生,这就是“仁”。对“仁”的追求和践行,就是对“天道”的承续,就是人生意义所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77指出追求仁义道德是艰难的,这不仅是道德信念,更是儒家的人生终极目标。
首先是生的价值。活着的时候,要把仁义道德作为标杆,积极作为,追求“内圣外王”的生命境界,做到“立德、立功”。“内圣”,即提倡人必须修养身心,追求品行的高尚和道德的完善,即“立德”,“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9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8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5]131等,都是对儒家高尚的人格和修养的描述。“外王”,强调在完成自我修为的基础上放眼天下,展露才华建功立业,效力国家民族,即“立功”。孔子倡导知识分子以传扬大道、捍卫伦理、维护秩序为己任,胸怀拯救苍生济天下的宏愿,激发起无数志士忧世悯民的家国情怀。一个竭力在有生之年完善修养,有所建树,泽被天下的人,当其肉体自然消亡的时候,精神的生命已达到了不朽。
当生命与道德义务发生冲突的时候,面对生死抉择,儒家坚定地将仁义道德放在首位,主张舍弃生命,维护道德的尊严。这就是死的价值。孔子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166,献身道义时,死亡的价值远超于生命的价值,精神生命超越了物质生命。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5]173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2]30表明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有没有意义。人生在世,只要有所建树,达成了仁义之道,那么此生的使命已经完成,生命价值已然实现,虽死无憾了,这实际上是以追求理想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是在精神上超越死亡而达到生命永恒。孟子继承了孔子这种达观的生死理念,进一步明确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5]195人如果能使自己正命而死,则死得其所,这正命的前提来源于“尽道”。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2]169,一个以“君子”为目标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在死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做到与“君子”这个称呼相称,死后不为人所称道。如果生得有意义和价值,就可以安然面对个体生命的自然终结,而不会忧惧死亡,这便是儒家哲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死出路。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以孟子的话为例论述过“生命”和“性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不同涵义,“若单说生命,则犬牛与人各有生命,人与禽兽的生命便无法大分别。必须言性命,始见人之异于禽兽,始见人生之尊严。”[8]用“性命”来代替“生命”,也说明了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人,更加看重的还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儒家生命伦理中的义利观和价值追求,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对个体而言有助于人们平衡心态,找准定位;对群体而言有助于全社会的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更多的外在诱惑,人们很容易陷入对金钱、名利这些物质性的外在东西的痴迷,相互之间的攀比相较,会导致欲望的膨胀和挫折感的加剧,从而破坏人心态的平衡。儒家道义的评判体系指引人们自我制约,以义为上,端正人生的追求和态度,遏制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缺乏诚信的恶劣风气,从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儒家积极有为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人们应对精神危机的困扰。现代社会的纷扰和不确定性,往往导致人们对生命的存在处于一种茫然无知、无所适从的状态,缺乏信念理想,人生目标模糊,精神状态消极,失去了信仰,不知道该如何生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那么儒家所执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表明其在人生的进程中目的明确,并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这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人正是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才能明确生存的目标。也只有立志才可以激发出无尽的潜力和创造力,获取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在奋斗的过程中给人以满足感,给普通平凡的生命个体增加活力。
儒家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们面对挫折。人生要有志向、有气节、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但现实生活难免变数。尤其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因而到处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有付出,却未必有回报,这样,人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儒家睿智地看待这个问题,把命分为人力所不能掌控的自然之命和由人自身努力所获的道德义命。对于前者,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个人的“天命”。可控的是自己的道德使命。人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按照使命的要求去努力,做到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深刻全面地解读和传扬儒家生命观,对于今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教育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混杂交错,这种复杂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和不堪承受,很容易出现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在对生命的不敬、对生活的不恭。有的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缺乏生活的目标和动力、精神颓废、消极沉沦;有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崇尚金钱至上、追求享乐、心理扭曲。先秦儒家思想健康向上的生命哲学,正是解救这一群体的良方。
通俗地说,儒家思想向后人阐释了“生命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的永恒命题,并且提供了化解人类困惑的智慧答案。儒家认为,生命源于天授,肉体父母所赐,因此它要求人们不韪天道,爱惜生命,不要漠视和虚度,更不能自伤和轻易毁弃,否则就是对天不敬,对父母不孝。当今的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大多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和磨练,加之在学校时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少有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过认真深入的思考,一旦遭遇大的不顺或打击,很容易出现消极、沮丧或过激、疯狂等行为,严重者便会伤害他人或自毁生命,近年大学校园频发伤人和自杀事件,令人痛心惋惜。将儒家生命观中的“贵生”思想植入大学生群体,无疑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爱惜自己,并不意味着唯我独尊或私心膨胀,只求荣华富贵、享乐至上或者庸庸碌碌、虚度光阴。儒家生命观在解答人“去向何方”的问题时指出,当一个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应该达到与天地德行相配的道德境界,需要为仁德正义献身时可以义无反顾地“舍生”,从而正名而终,做到了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死得其所。秉持着这种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的生命价值取向,它倡导人们应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不断突破,活出生命的精彩,修得人生的至善。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被眼花缭乱的社会乱象蒙蔽了双眼、迷茫了方向的大学生而言,无异一盏指路明灯和静心良药,帮助他们冷静和沉淀,学会思考人生,做出准确定位,回归正确的人生道路。
当然,面对纷至沓来的生存压力和职场拼搏时的人生起伏,年轻的大学生难免会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出现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倦怠,儒家在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积极作为的同时,也倡导存心养性、乐天知命,教会人们怎样与天地、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对于客观现实的无奈与怨愤,引导其以达观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的规律,逐步走向豁达与成熟。
儒家的生命观,是一个充满责任担当和浩然正气的思想体系。以天之好生之德为典范,倡导追求仁义,以德配天。既主张珍爱生命,积极作为,又强调舍生取义,死得其所,从而打造了天人合一、顶天立地的民族品性,构建了完整的全民族的道德体系。这样充满智慧和担当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清醒地认识生命及其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儒家生命观,在人们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却又常常失落自我的今天,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