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作业在连铸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2018-12-31 06:36:22曹成虎臧红臣王志政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分厂作业区铸坯

曹成虎,臧红臣,王志政

(马钢第四钢轧总厂 安徽马鞍山 243002)

标准化作业是以质量、效益为目的,以科学的生产实践经验为依据,形成的一种每个人都应遵守的最佳生产作业方式,逐步达到优质高效的作业效果,因此推行标准化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1]。

马钢四钢轧连铸分厂投产于2007年,拥有3台双流高效板坯连铸机、1台板坯自动火焰清理机,其中SMS-DEMAG设计连铸机2台, SVAI设计连铸机1台,具备年产800万吨硅钢、汽车用钢、管线钢、家电板、船板钢、耐候钢等多个类型钢种的生产能力,是集生产、电气、机械为一体推行“操检合一”的综合性较强、区域较为复杂的生产分厂。自投产以来连铸分厂一直积极投身于标准化作业的创建,对现有标准化作业规程进行改进,形成具有本身特色的标准化作业体系,本文主要对标准化作业在马钢四钢轧连铸分厂的应用实践做简要介绍。

1 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制定

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制定是标准化作业的基础,而在制定标准化作业文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作业文件制定不合理,脱离生产实际;作业程序或步骤制定的繁琐复杂,难以执行;作业文件未能及时更新等问题;造成作业人员无所适从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使得标准化作业文件失去意义,标准化作业难以推行,因此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标准化作业文件就显得非常重要。

1.1 由下而上的制定标准化作业文件

标准化作业文件应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符合科学原理,制定标准化作业文件时,需坚持由下而上的原则,坚持从操作过程入手,首先对现场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调研,其次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再次对操作步骤进行再加工,对不必要的步骤进行剔除,对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动作进行优化,对缺失的动作进行补充,最后对操作步骤进行整理形成标准化作业文件。

如此形成的标准化作业文件是对操作者作业过程的总结和再加工,操作人员非常容易接受和理解,执行阻力非常小,推进效果非常显著,严禁使用“拍脑袋”的方式制定作业文件。比如“生产包晶类钢种时,铸中逐块检查铸坯表面纵裂纹”的文件是合理的,但是没考虑到外弧在铸中处于下表面,操作人员无法进入辊道下方进行检查,脱离实际操作过程,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阻力较大,难以施行。

1.2 可视化的标准化作业文件

采用形象的图片展示标准化作业过程或铸坯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直观的视觉冲击,比采用大段的文字描述,更能令操作者理解复杂的作业步骤、质量缺陷,消除操作者抵触情绪,起到化繁为简、方便记忆、便于操作的作用。比如针对中间包修砌、火焰清理等区域协力单位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作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制定的中包修砌文件、切角坯质量缺陷等操作要求时,就将具体操作要求进行文字精简,转而采用大量图片进行展示,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作业人员接受更为迅速,执行效果更为显著。

1.3 标准化作业文件的更新

标准化作业文件制定后,当生产条件发生变更时,就需要对标准化作业文件进行更新,防止出现标准化作业文件与实际操作要求不一致,既降低了标准化作业文件的权威性,又导致操作者无所适从,作业随意性和自由度增加,不利于标准化作业的长效运行。比如通过优化二冷水冷却强度解决了高锰(Mn≥1.2%)包晶钢液面波动问题后,经组织评审后对作业指导书中的冷却曲线进行了相应更新,杜绝了生产技术进步与标准化作业文件不匹配的问题。

2 标准化作业培训

标准化作业文件制定后,往往操作人员不重视文件的学习,或是不能理解文件制定的意义,难以接受为什么这样操作,造成标准化作业文件形同虚设,因此开展标准化作业培训就成为重中之重。

2.1 形式多样的作业培训

连铸分厂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培训抛弃之前一味强调必须按此执行,提高作业执行能力的方式,转而采用从制定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原因入手,让作业者了解制定作业文件的原因,采用标准化作业的好处,让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培训的方式采用零整结合、不占用休息时间的方式进行,日常在工作岗位上,利用生产间隙时间,积少成多,按岗位由班组作业长负责组织对标准化作业文件进行零散学习,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比如在大包岗位上利用浇铸间隙时间培训保护浇铸的作业文件;在检修日期间,按铸机、区域集中系统的学习标准化作业文件,如检修日组织火切工集中学习铸坯标识的作业标准。

2.2 案例为主的日常演练

对于因标准化作业文件未能执行造成的典型案例,按3个月为一周期进行总结,将惯性违规操作的原因进行分类,形成典型案例教程,作业区按班组为单位,由作业长负责、主操具体实施,每周组织全体作业者开展一次典型案例的演练,由形象生动的案例演练代替枯燥乏味的案例讲解,既起到培训标准化作业文件的目的,又能培养作业者标准化作业习惯。

3 标准化作业文件的执行

标准化作业文件制定后,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有效的长期运行,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领导的带头作用不足、绩效引导不合理、区域划分不当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部分标准化作业文件难以做到长久规范运行,执行要求和实际结果相差甚远。

3.1 区域的细分

连铸分厂是操检合一的分厂,区域功能相互重叠,生产和设备相互交叉,容易形成“三不管”地带,造成管理死角、管理漏洞,为标准化作业的推行埋下隐患,为此需对整个作业区进行细分。

将功能相近的作业区进行合并,如精整作业区和扒皮机均是对铸坯进行修整作业,作业区域和功能相互交叉,区域合并后,更方便区域和功能的整合,有利于铸坯清理标准的推行。将专业差距较大的作业区进行拆分,如设备区域的机械专业和电气专业功能差距较大,将其拆开形成两个独立的作业区,减少区域交叉,有利于作业区内备件的规范摆放、备件台账的规范建立;将现场备件摆放按专业进行集合,对生产区域内设备备件的摆放,由技术人员总体负责监督检查,设备方谁占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避免生产和设备交叉区域无人管理的问题出现。

3.2 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标准化作业

根据连铸分厂操作、技术、管理三层梯队的特点,建立作业区(操作)人员自查,对自身标准化操作负责并反馈作业文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每天抽查作业区的作业文件执行情况并对作业文件的制定负责、分厂领导按周对操作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点评,每月进行绩效考评的检查制度,对于检查到的违规问题,分厂领导坚持考评制度,落实考核,不放松考核红线,自上而下的严格贯彻执行标准化作业文件。

建立标准化作业月例会制度,由操作人员代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参加月度例会,每次例会均组织评审作业文件的有效性,并由分厂领导直接下发作业文件,提高作业文件的权威性,减少作业者对作业文件的忽视;讨论标准化作业文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汇总后,由分厂领导任直接责任人,确保问题分析和整改落实到位。

3.3 合理的绩效引导

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以绩效指标来判定作业者的绩效,而缺失对标准化作业过程的监管[2],并且作业违规也仅限于分厂各层级的检查,只有检查到了问题才进行考核且考核相对较轻,间接引导了作业者舍弃标准化作业而追求绩效指标,比如要求每组停浇后由作业者测量结晶器对弧,保证设备精度,稳定控制铸坯角部质量,但实际生产过程中作业者往往因为生产节奏紧凑而放弃测量,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控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对此,需要将标准化作业以绩效指标的形式融入到作业者的作业习惯中,比如增加铸坯不清角比例的绩效指标来促使作业者主动承担停浇检查结晶器对弧的任务,将“赶”转变为“引”,有力的保证了设备精度,提高了铸坯角部质量控制的稳定性。

4 结语

通过对标准化作业的推行,完善了连铸生产过程的管理模式,促使作业者将标准化作业融入日常操作中,养成了标准化作业习惯,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生产效率的提升,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非计划停浇次数由2015年的8.98次/月降低为2017年1月~9月的3.33次/月,降幅达到62.92%,清角坯所占比例由2015年的54%降低为2017年1月~9月的40.8%,降幅达到13.2%。

[1] 李建武,王海东,张彦荣.作业标准化在钢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J].河北冶金,2012(6):79

[2] 王鑫磊,褚俊威.一线作业区标准化作业落实不到位原因初探[J].冶金管理,2015(10):59-60.

猜你喜欢
分厂作业区铸坯
淮北选煤厂芦岭分厂浮选精煤高效降水实践
选煤技术(2021年3期)2021-10-13 07:33:32
低碳铝镇静钢铸坯长度方向上T.O和夹杂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2018全国连铸保护渣及铸坯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召开
山东冶金(2018年5期)2018-11-22 05:12:14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7:08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采用倒角坯改善铸坯边直裂缺陷的研究
上海金属(2016年2期)2016-11-23 05:34:40
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危险区域的界定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装炉温度对大板坯加热过程热应力的影响
素描“周不累”
中国军转民(2014年9期)2014-03-07 0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