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里做一点草木知识的延伸

2018-12-29 08:16刘其芝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花语

摘要:孔子认为读《诗》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古典诗词作品大都涉及自然植物的描写,或借以起兴、或用以譬喻、或直接吟咏。语文课对相关植物的延伸联系,可以涉及植物形态特征、产地分布、应用价值、文化寓意、植物花语等内容。语文课应依据不同的文本形式和植物在文本里出现的不同方式,对草木知识的教学进行灵活延伸。

关键词:草木知识;植物形态;文化寓意;花语

一、论题选择的缘起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看法有意思,却常被当前的语文教学所忽视。

受“文以载道”的影响,当今的语文教学总是把文学囿于作家与作品之上,内缩式地讲作家人格、心境,讲作品结构、主题,讲来讲去,千篇一律。我们的学生(也包括不少的语文教师)从幼儿园开始,就背诵诗词,小学到中学再至大学,至少也有上百篇诗文是烂熟于胸的。一讲起字词句意、章法结构、语态修辞、作家生平,似乎什么都懂。可是,一走在田间地头、山野林间,面对着满目青翠的花草树木,几乎是一无所知,更无从谈及对草木产生本真而浓厚的兴趣和依偎感。

古典诗词作品大都涉及自然植物的描写,或借以起兴、或用以譬喻、或直接吟咏。有人统计:一部《诗经》,出现的植物有143种;一册《唐诗三百首》,43%的诗篇里出现过植物描写,其所步及的植物种类达81种;一部《宋诗钞》,52%的诗篇中涉及植物描写,其种类多达260种;一部《红楼梦》,文中涉及的植物就有242种之多。草木是一种文化,假如将草木从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抽掉,剩下的将是一片褴褛。

在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今天,从语文教材的文本出发,适当做一点草木知识的延伸,于师生而言,不单是能增长其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是传承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生命情怀,更是对天地自然报以深深地敬畏。

二、语文教材里出现的植物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课题,对中学阶段语文教材里出现的植物进行了粗略统计,约有五十多种。按生活型分类法,分出草本、藤本、木本三类。草本类涉及竹、菊、芦苇、荻、莲、荇菜、蓬蒿 、杜衡、藜、黍、麦、稻、葵菜、甘薯、高粱、豆、豆蔻、芍药、虎耳草、薇、百合、黄花、水葫芦等;藤本类涉及紫藤萝、常春藤、凌霄花等;木本类涉及薜荔、松、梅、木瓜、木桃、枳、荔枝、橘、杏、桑、 合欢树、红柳、洋槐 、枫、丁香、梧桐、杨柳、杜鹃、椿、榆、柏、槿、木棉、槲、紫檀等。

这些植物在语文教材不同的文本里,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说明文里,多以说明的对象主体而出现,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荔枝。在散文和诗歌里,或以叙述和抒情主体而出现,如《荷塘月色》的荷、《红豆》的红豆;或以起兴而用,如《蒹葭》的蒹葭。在叙述性的小说中,又多和事件情节、环境属性、主题暗示等因素相关而出现,如《边城》的虎耳草等。

三、语文课堂草木知识的延伸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文本形式和植物在文本里出现的不同方式对草木知识进行教学延伸。

1.涉及植物知识的范围界定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的科学。语文课对相关植物的延伸联系,可以涉及植物形态特征、产地分布、应用价值、文化寓意、植物花语等几个内容。尤其对植物形态特征、文化寓意两个方面,更应是延伸联系的重点。我们知道,植物的形、色、味都是重要的审美因素,很容易引发人的审美冲动并获得丰富的审美情趣。见梅花而感风霜,赏文竹而慕飘逸;抚孤松必起岁月沧桑之叹,闻兰香则兴君子慎独之戒;水仙因叶嫩花白以见素雅,牡丹以花大色艳而显高贵。植物王国的美可谓姿态万千、韵味无穷。

2.依据不同文本的延伸联系

“诗言志,歌永言”。在诗歌世界,作者常以自然植物来起兴托情、譬喻言理,由此形成丰富的意象。“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张潮《幽梦影》)要让学生清晰领悟这象中之意,教师需要对这些“象”(植物)的相关知识做一些解读。

譬如,为什么说“桐令人清”?桐,梧桐树,是梧桐科梧桐属的植物,属落叶大乔木,皮青铜色,原产中国,尤以长江流域为多,故名“中国梧桐”。青桐木质轻软,纹理通直细腻,刨光后有绢丝光泽;木材不易变形、耐潮湿、易加工,历来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诗经·国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即指此。又《齐民要术》云:“梧桐生山石间者,为乐器更鸣响也。”梧桐之名,远可追溯到《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说梧桐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鹓雏”是凤凰的一种,因为和凤凰的联系,梧桐就成了高贵的象征,由此出现了后来“栽桐引凤”的风俗。“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子夜四时歌》)“梧子”谐音“吾子”。传说梧桐雌雄异株,雄为梧,雌为桐,同生同老。“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梧桐树象征着比翼连枝的美好祝愿。再后来,大约在唐宋时期,秋雨梧桐出现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天是惹人愁恼的季节,着了雨的梧桐树便开始挂满了离情别绪。“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凝聚了文人淡淡的清愁。因此,梧桐不仅是一棵树,更承载了纷繁复杂的文化含义。

以梧桐為例,教师是为解读意象才针对植物的文化寓意做了一些延伸。若是说明文里头,关乎植物的形态辨识、分类比较、生理研究、栽培技术、地域分布、经济价值等,则是联系教学时应该要适当考虑的。如果出现在小说文本中,可能就要结合故事背景、情节内容、主题暗示等因素来决定对植物种种知识信息的取舍。

3.出现不同方式的拓展教学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其实深含旨趣,关键在“松菊”之后的“犹存”二字——故园虽简陋,但聊以慰藉心灵的松菊不可不在。因为“犹存”,自然就可以“归去来”。因此,解读“松菊”背后的文化信息便不可少。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逍遥游》)“大椿”,就是柳杉。在文本中它仅作为“大年”概念的例子存在,无关其他含义,那么教师就可以不必做太多的延伸。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涉及四种可食用的植物: 藜、黍、槿、葵。教材只是对“藜”做了简单的解释。教师问学生对这四种植物的了解程度,仅數人懂得“槿”为木槿,而对于其余的则一片茫然,这是现实版的“五谷不分”。如果不了解这四种植物,就不能透彻理解这首诗的旨趣。先来看“藜”:“尧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再看看“黍”:有粘性的稷,就是黍米,也称糜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它又有红、白黄、黑几个品种。白黍米粘性次于糯米,红黍米粘性最强,可以煮粥,也可酿酒。在山西广灵、河北蔚县,黍子作为主食。“蒸藜炊黍饷东菑”,是说辋川庄一带农人往田间送去的是粗劣简单的饭菜。结合后文“野老与人争席罢”,暗示了作者所居住的是一处生活俭朴、民风淳厚的地方。“观朝槿”“折露葵”两句:槿,木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一种常见的庭院灌木花种,花大色艳,别名肉花、槿花、朝开暮落花等。李商隐《槿花》:“风露凄凄秋景繁, 可怜荣落在朝昏。”借木槿花朝开暮落,感叹时光短暂。“观朝槿”也同样暗示作者晨起观木槿花开,悟人生短暂。露葵,又名滑菜。《本草纲目》:“葵者,揆也。葵叶倾日,不使照其根,乃智以揆之也。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又“…… 按王祯《农书》云∶葵,阳草也。其菜易生,郊野甚多,不拘肥瘠地皆有之。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可防荒俭,可以菹腊……”诗句“松下清斋折露葵”是说摘采这“不拘肥瘠地皆有之”的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两句相连,则清晰再现了作者素食静修、清心寡欲的隐居生活。

当今的学子对许多植物的“花语”并不陌生,这有助于语文课植物知识的拓展教学。《边城》中三次写到“虎耳草”的情节,就是巧妙利用虎耳草的“花语”和文中翠翠的情感变化紧密相连,暗示了翠翠质朴纯真的情感和内敛的性格,将爱情故事描述得含蓄美妙。

教师借着这“虎耳草”,引导学生走近“花语”的世界,进而由听语再观花,最终实现学习语文“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岂不美哉!

作者简介:刘其芝(1968—),男,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高级讲师,主研方向为古典诗词和写作。

猜你喜欢
花语
国色
春色花语
周末骑行圣境山
花语
花语宝贝
花语宝贝
花语宝贝
花语宝贝
花语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