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大会:以科技之灯 照强国之路

2018-12-29 10:01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科院院士人才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5月2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下称“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的“动员令”。

近年来,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页岩气勘探到量子计算机研发,从“复兴号”飞驰到港珠澳大桥贯通……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成果,将我国从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向强国稳步推进。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我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此时,中国创新的旋律正越来越激越、昂扬。

中国进入科技创新爆发期

距地面343公里!这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缔造的中国高度。

每秒9.3亿亿次!这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创造的中国速度。

最大深度7062米!这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刷新的中国深度。

……

数字的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和贡献前所未有的重大科技成果。超级计算机、“蛟龙”号、C919大型客机、“慧眼”卫星、量子计算机、海水稻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每件都如雷贯耳。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五年成就时提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可以说,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科技创新爆发期,正在改变世界科技创新格局。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曾在今年2月指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了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在若干领域开始成为全球的创新引领者。

据万钢介绍,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企业投入比例多年来一直超过75%。按照现在的统计,大概能达到77%至78%。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前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人数居世界第一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第17位。

创新就像杠杆,不断撬动起引领世界的奇迹。

两院院士大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大会准确把脉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为国家优化科技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那么本次大会释放出哪些信号?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引擎。而在科技创新中,我国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

中国工程院新任院长李晓红强调,要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目前我们受制于人的主要是高端核心的技术、元件、装备和工艺。”这方面必须要靠自主创新引领,研发和突破关键技术。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提醒,未来,一定要重视研发源头技术、核心技术、支持产业升级的技术。“这些就是能‘卡脖子的技术。如果不掌握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一味强调产业链下游的产品产出,那么我们的科技就不足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卡脖子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中国航天几十年走过的道路,就是比较成功的例证。”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认为,“卡脖子”的科技难题都是最尖端、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广大科技人员应从两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攻克难题过程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二是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要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官春云建言,国家在“卡脖子”的地方要推动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并给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压担子。同时,立项后的项目不能轻易改变,科研人员也要保持稳定,以及给予经费的长期支持,通过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发力解决科技难题。

大会释放多重信号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大刀阔斧、招招给力,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让“沉睡”的科研仪器“转”起来;《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让管理过死的科研经费“活”起来;《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把如“天女散花”般分散的科研项目“统”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说,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能解决的难题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特别是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不少“松绑”措施,让科研人员更能专心搞学术。

“如果要求一个科研项目对未来5年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出非常详细的规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符合科研创新规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倪怀玮说,科研创新面临很大风险,而现行科研体制有时管理不够灵活,应进一步减少僵化监管,让科学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踏踏实实的创新研究,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少华与倪怀玮的想法如出一辄。余少华指出,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到以色列考察,发现当地三五个人成立一家企业,就能把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商品。“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葛均波说,未来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当前,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还需提速,以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葛均波说。

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中科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专家余梦伦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要求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学岛建起世界上最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故事是近年来归国圈里的美谈。今天,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从海外学成归来,投入祖国创新创业的大潮,各地方政府、高校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纷纷为人才“竞折腰”。但目前在引进海归人才时陷入一些误区,对此,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指出,我们真正需要引进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性、颠覆性思维的“潜力股”,而非国外技术、学术的搬运者。“海归人才我们很欢迎,但是海归并不是光给钱,还要看他们有没有颠覆性思维,能否创造出新的东西。”

“既然花大力气引进了人才,我们就要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专家束怀瑞说,我们不仅要在科研条件、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海归人才大力支持,还要进一步强化为人才服务的意识,改进管理,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让他们能够舒心工作、专心致志地做研究,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真正施展其所长。

除了引进海归人才之外,还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重视。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指出,如今,国内教师的研究水平并不比国外归来者差,对待国内人才和国外归来人才也应该一视同仁,应加大对本土培养且学术水平已经做到国际前沿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

中科院院士孙家栋也表示,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郭华东倍感振奋地说:“我国创新大潮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全球融会贯通的。当前,创新要素更开放、流动性显著增强,我们必须吸收国际先进的智力资源,将开放与创新进行到底,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在海外设立科技基金和孵化器、成立国际创新总部、海外员工本地化率不断提升……近年来,“国际范”的我国科技企业全球布局亮点频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科技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来推进,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如果我们不交流、不合作,很难产生新的火花。”

“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问题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叶冬柏认为,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是聚集全球优势科技资源的高端平台,有利于构建全球创新治理体系,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學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对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魏毅寅表示,要全力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大势之下,一定要共同应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中科院院士人才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毛遂自荐
联想“又”上市了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