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新闻事件:6月18日,电商纷纷打出年中大促的招牌,各种“电商专供”开始在线上活跃起来。“几乎同样的东西,网上便宜许多”,这成了电商定制版深情款款的“人设”。
据相关部门和媒体的调查,一些商品虽然线上便宜,但却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譬如某款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电器如此,服装亦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个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第一,从市场常识来说,价值决定价格,如果终端价格差距很大,恐怕从用料和成本也能倒推出来。第二,同样的商品,如果线上价格比线下便宜得多,环节更多、成本更高的线下销售岂不是吃了大亏?商家和线下渠道方恐怕不会答应。
一些电商定制版如果在质量和成本上玩猫腻,若非专业检测,消费者估计难以窥见内里。不过,时日长久,遲早原形毕露。
这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利用信息不对称,营造“同款不同价”的错觉,往大处说是涉嫌消费欺诈,往小处说起码在广告宣传上“不够地道”。其次,如果这种电商定制版成为偷工减料的潜规则,最终伤害的是真正线上与线下无差别的良心商家。而“电商专供”一旦成为忽悠的代名词,就会导致市场公信隐退、民众避之不及。
如今,打击假货成为电商界的共识。不过,对于更隐蔽的电商定制版之“美颜术”,似乎还没来得及深究。传统电商上的假货固然要肃清,而少数电商定制版的把戏也该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的法眼了!(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