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与顺应”理论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

2018-12-29 09:30刘益君
艺术评鉴 2018年19期
关键词:声乐学习

刘益君

摘要:面对目前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懒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等问题,应运用“同化与顺应”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词:同化 顺应 声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126-02

一、“同化与顺应”原理

“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引入到认识论中的原理,是人的认知和智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维持其平衡的两种重要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当主体行为不断地超越生物性的限制,自身的认知平衡就会被打破,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联的部分就会被主体“吸收”,即“同化”;而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就需要“顺应”其介入其中,即把新材料引入主体的认知结构中,改变、更新主体的认知结构。[1]

“没有顺应就没有同化,没有同化也就不可能有顺应”。[2]学习(构建认知结构)是个永恒的过程,认知结构纷繁复杂,而同化和顺应就是在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更新中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以求主客体之间的平衡。[3]两者关系密切,既统一又对立。其统一性表现为“同化”与“顺应”是同时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的,即主体将新知识与自身认知结构进行同化的同时,也是新知识引起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顺应过程。其对立性表现为如果同化超过顺应,那么思维就会沿着自我中心,甚至向着自闭倾向发展;反之,假如顺应过于强大,主体发展就会依赖环境。因此保持同一性是最理想的平衡,只有同一性才能使“同化”与“顺应”达到充分和谐的状态。[2]

简言之,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提高智力都需要用“同化与顺应”原理来解释现象和进行探究,而认知和智力都是在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

二、声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声乐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尤其是大一新生,习惯了填鸭式教学,主动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从而忽视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懒散。三是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声乐学习中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其原因是:第一,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充分;第二,没有进行有效的自我认知监控,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东西;第三,和老师沟通不足,不能让老师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导致“教”与“学”不能顺利进行。

三、“同化与顺应”理论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是当今社会普遍提倡的学习,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要具有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学习动机和需求);二是学习内容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简单的说就是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要清晰并且能够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概念有关联性。

(一)运用“同化与顺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4]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想要使新知识更好地被理解和“接纳”,就必须发挥好内部心理动力的主体作用。

首先,学生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一方面是跟随教师的指导接受新知识,让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同化,拓宽原有知识结构的数量;另一方面,当新旧知识不能同化,必须要通过改变原来的知识结构才能接收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多听、多想、多探索的学习主体作用。比如,布置新曲时,学生需自主查询与此曲相关的作品背景、词曲作家、风格特点等,运用查找到的资料对曲子做初步的分析,然后将理论与演唱实践相结合,回课时再将作品完整演唱,以便老师纠正。因此,学习主动性是获取知识的关键,也是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关键。

其次,声乐是一门重在实践的学科,因为声乐的发声乐器是人体本身,主要依靠的是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来给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和肌肉下达指令,通过发声和肢体运动等一系列动作,从而掌握声乐演唱的技巧。此外,概念性的知识本身就要比行为性知识滞后许多。在一项研究中,要求儿童趴地在地上匍匐前进,之后要求这些孩子解释自己是如何做出這些动作的,其中,只有八岁以上的儿童才意识到自己是左臂和右腿或者右臂和左腿是同时挪动的。在日内瓦科学家们做了相同的实验。那些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很轻松地说出了正确答案,而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却没能做到,原因在于前者总是很注重观察和实验法,而后者正好相反,他们往往更多地从事概念等运算工作。由此可见,习得知识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而运用的途径在于实践,声乐学习亦然。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能力,面对教师讲授的各种抽象概念时,要多动脑筋多实践,不断摸索声乐演唱的技巧。

(二)运用“同化与顺应”保持学生学习行为

皮亚杰认为,跟智力相关的活动必须由一种带有情感性质的力量去激发。“每个生物都是一个系统,都想要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一旦打破了其内部平衡,一旦它要分解,它便会采取一切行动来重构自己……其中的‘被打破的不平衡就是我们所说的‘需求”。[2]“需求”的发生正是由于认知结构的平衡被打破,新材料无法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同化而造成。只有当接收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清晰,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有一定关联性,并且足够新颖时,才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冲突,产生不协调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5]想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就需要让学习材料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要求学生接受的新概念必须建立在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一旦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会不利于理解新知识。比如,大一刚来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就布置蓝色爱情海、千古绝唱之类的作品,且不说歌唱技巧方面达不到要求,歌曲所饱含的感情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韵味,以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是做不出来也理解不到的。其次,概念化的知识点需要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能够接受新知识。譬如,在上第一节课时要给学生讲解身体发声器官的构造以及发声的物理原理,当讲到“共鸣”时,很多学生在第一时间大脑还不能对这个词进行同化,但如果教师用通俗简洁的语言结合初中的物理知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来作解释:当物体振动产生的音波遇到一个适合它振动的空间时,就会发生共振,它会比之前的音波更洪亮,这就叫做共鸣。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把共振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加工处理,立马就能接受这一新概念。最后,新概念能够解决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花香”,当学生的呼吸吸得太浅,我们会用“闻花香”之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气息吸得更深一些,以避免学唱初期气息不够的问题。

学习的过程是在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不断循环之中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6]正如皮亚杰所说,学生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将知识从外到内的简单传递过程,它并不是主体原封不动的接受和占有知识,而是主体自身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地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四、结语

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不只是为了达到外界设定的目标,也是为了形成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平衡,这样,人的力量才注定发展”。[2]学习声乐的过程是通过运用老师提供的科学方法,在不满足现阶段演唱状态和不断练习、不断接受新知识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状态来进行的。学生把与其认知水平相当的声乐知识纳入头脑当中是同化,调整自身习得声乐知识和技巧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刺激环境是顺应,同化、顺应推动着学习进程。

参考文献:

[1]钟毅平,叶茂林.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2][瑞士]理查德·科勒.让·皮亚杰[M].杨彩霞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

[3][瑞士]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章志光.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杨慧.皮亚杰理论对课程设计的意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中的方言问题及解决对策
心理素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作用
声乐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浅谈声乐学习过程中哲学原理的运用
论现代录音技术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探讨合作学习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探讨性格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声乐学习中如何提升喉头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