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政贤
摘要:古典吉他不仅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在我国也有着众多专业学习者和爱好者,但是与钢琴等其它西方乐器相比,其民族化进程一直是缓慢和滞后的,成为了其继续发展的瓶颈所在。鉴于此,本文从古典吉他民族化的必要性谈起,结合乐曲实例,就民族化发展方式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典吉他 民族化发展 必要性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41-02
一、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的必要性
古典吉他是一门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西方弹拨乐器,音乐纯美,音域宽广,经过不断改良后逐渐成为了世界性乐器。作为中国的古典吉他来说,虽然普及程度很高,但是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相比,其民族化进程确实十分滞后的,而且没有形成科学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使绝大多数古典吉他爱好者只能自学,成为了制约其民族化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所以必须通过民族化发展,使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的需要
古典吉他作为一门西方乐器,其诞生和发展都是植根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所以在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认可。而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正是民族化改造。要在尊重古典吉他基本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民族化音乐元素的融入,使之更加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需求,拉近人们与这门乐器之间的距离。在这一点上,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应该为古典吉他效仿和借鉴。
(二)世界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已经成为了常态。反之,如果一门文化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则势必会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败下阵来,面临衰亡之危险。具体到古典吉他来说,中国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给古典吉他的创作和演奏以多方面的借鉴,通过古典吉他的民族化发展,既可以加强这门乐器在中国的传承和普及,也可以使自身得到全面的丰富和扩展。
(三)高校古典吉他教学的需要
高校是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一门艺术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下,高校古典吉他教学无论是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理念的缺失。因为民族化进程的滞后,使师生“唯西方论”的片面认识,教学中也难见中国古典吉他作品,民族化的演奏技巧和风格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必须为民族化为切入点,带动高校古典吉他教学的全面改革,真正培养出理念和技能俱佳的优秀古典吉他人才。
二、中国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现状
20世纪中叶,古典吉他传入中国后,遂开始了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期间,很多优秀的创作者、演奏者都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充分证明了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的可行性。但是与钢琴、小提琴、声乐等相比,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差距还是全方位的,表现为没有明确树立民族化发展理念、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指导、中国古典吉他作品数量和质量不足、尚未形成中国古典吉他演奏技法体系、在世界舞台上影响较小等多个方面。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古典吉他必须通过民族化改造,探索出一条特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这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民族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实现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首先要对为什么、怎样做、做到何种程度和效果等基本问题有明确的认识,继而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理念体系。具体来说,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是这门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特别是针对当下中国古典吉他带有明显的“民间色彩”,尤其需要以民族化发展为切入点,使其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如果说百年前古典吉他传入中国是对中国音乐的馈赠,那么百年后的今天,则需要实现中国对世界古典吉他艺术的反哺。这一点也是有着成功例证的,如钢琴、声乐艺术等,中国学派的构建已经初见雏形,以独特的品质和风貌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着光芒,这对于钢琴、声乐等艺术本体,正是一种极大的丰富和扩展。所以中国古典吉他也要树立起这一目标,通过民族化发展,为世界古典吉他艺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尽管当下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发展之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坚定民族化信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丰富民族化创作
艺术创作是一门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古典吉他也不例外,在其民族化发展历程中,需要有一大批高质量的民族化作品为基础。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古典吉他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远远不足的,所以在短时间内推出量多质优的作品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具体来说,首先是创作题材方面。在民族化创作初期,可以更多的采用改编的方式,其一,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极为丰厚的,完全可以满足各种改编的需要;其二,采用改编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作难度;其三,因为原作品都是为观众所熟知的,所以将其改编为吉他曲,可以消除观众的陌生感,便于接受和推广,堪称是一条捷径。在创作技法方面,要善于将中西两种音乐创作技法有机融为一体,其实两者是有很多契合之处的,如中国传统音乐“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就与西方音乐的奏鸣曲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关键在于创作者的融会貫通。在创作风格上,应将民族风格的彰显作为重点,先保证这是一首优秀的吉他曲,但是又与西方吉他曲有着明显的不同,给观众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在诞生了优秀的中国古典吉他曲目后,则要进行广泛的宣传,特别是在国外的宣传,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对外交流的契机,将中国古典吉他曲目推向世界舞台,获得更多外国观众的接受和认可,不断扩大中国古典吉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探索民族化演奏
当民族化吉他作品足够丰富之后,则需要相应的演奏技法体系,对其进行淋漓尽致的体现,即民族化的演奏。一方面,古典吉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丰富的技法体系,这是需要充分尊重和有机继承的;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也有多种弹拨乐器,可以给古典吉他演奏以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所以民族化演奏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需要演奏者在演奏实践中,一方面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演奏提示,进行有机灵活的处理;另一方面则要主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尤其是对弹拨类乐器的学习,除了可以获得演奏质量的提升外,对个人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要在创作者和演奏者的合力推动下,逐渐形成一套技法体系,作为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的重要成果。条件成熟后,还应该有目的的培养以演奏中国古典吉他曲目为主的演奏家,成为中国古典吉他在世界乐坛的代言人。
(四)实施民族化教学
古典吉他的民族化发展,作为一项音乐事业,是需要继承和传扬的,而在高校古典吉他教学中,由师生践行民族化理念,正是最佳的基地和人选,唯有此,才能推动古典吉他民族化的长远发展。具体来说,要求师生对什么是古典吉他的民族化、其价值和意义何在、如何践行民族化发展理念有正确的认识,并认同这一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多引入一些中国古典吉他曲目,并做出一定的硬性要求,引起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积极编写中国古典吉他曲目教材,并列入必修范围。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多采用引导法、对话法等,师生一道,对中国古典吉他进行分析,感受其特有的价值和魅力,探索如何更加全面的展示出作品的民族风格。在教学实践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各类校内外艺术实践中演奏中国吉他曲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中国吉他曲目的传播范围。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将中国吉他其目的演奏数量、质量等作为重要的评价部分,体现出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实践方面,应鼓励学生在多种类型的演出中演奏中国古典吉他曲目,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古典吉他民族化发展。只有当中国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师生,认同并践行民族化理念时,民族化发展才具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一方面,任何一门艺术来到一个新的地域和民族,都必须经历一个民族化的改造过程,才能生根发芽;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后,世界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才能永保生命力,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民族化正是在中国古典吉他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方向,特别是作为各类高校,作为古典吉他创作、演奏和教学的主阵地,更应该主动扛起这面大旗,让中国古典吉他呈现出全新的品质和风貌,为世界古典吉他艺术的繁荣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爱国.古典吉他演奏民族化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邵萌.古典吉他音乐发展史研究[J].音乐时空,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