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 赵昊
摘要:本文基于对传统中国画情感表达方式的解读,重点阐述中国画创作中情感表达的范围和特征,进而分析中国画创作中情感的作用,为中国画的解读和创作提供某种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国画 情感 作用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37-02
我们总能通过历代经典作品的画面感受到画着苦心经营的意图,并达到某种情感上的共鸣。展卷神游历代画卷:或懵懂稚拙,或雄奇伟岸气势磅礴,亦或内敛恬静超然物外,这就是情感表达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传统中国画的情感表达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关乎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其自身独特的认知范围和民族性特征。在当下社会,重提或者倡导传统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画的表达方式和解读方法,消解绘画过程中的主客体矛盾。在当下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些情感因素和表达方式,将更能充分调动画者的内在潜力,激发创作灵感,使画意画境更具个人情感特征,这也是中国画“画品即人品”达成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画的情感概述
中国画的情感扩充经历了从“拘束”到“抒泄”的漫长过程。从顾恺之的“传神”到陈郁的“写心”,是“神”的概念不断扩张的过程。如果说顾恺之所言“以形写神”之“神”,是所画对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话,那么到了陈郁这里“传其神必写其心”之“神”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多了一层绘画主体情感、精神气质的表达。绘画由重视客体形象的再现,到更重视主体情感的表达,但这种对绘画主体情志的重视并没有削弱对客体物象形质的把握。可以说,传统绘画是在主客体间的不偏不倚:形与神的辩证,主体与客体的融洽统一中进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绘画主体情感的表达和客体物象的描绘又是对立的。不仅是客体物象的形象多变、难以捕捉,就是深层次的精神气质也难以把握。张彦远有言:“纵得形似而气韵不周”,说的就是形与神的矛盾。这就需要画者不断观察提炼,用心体悟,主客统一方能揭示物象本质特征,从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这在山水画中就体现为“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质,主体情感通过眼中之景、心中之景融汇于笔端、展现于画面。“借物寓情”亦是这种主客统一所带来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中国画具有独有的民族特征与艺术品质。
二、中国画情感表达的方式与特征
(一)绘画题材的选择
中国画的情感表达不同于西方的完全主观性的情感抒发,它是建基于客体基础上的主体化认知,带有主客体协调一致的特征。中国画即使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都带有某种情感倾向,比如“借物寓情”“托物言志”等画者在确定题材是常用的选择,所绘对象必带有某种情感的特征,或者这种情感附着物又具有某种社会通约,为大众的情感所能接受。比如“梅兰竹菊”所隐喻的“君子”之风,人们都认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贞品格或“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品质足以和君子的傲骨相契合,文人也乐于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写自己的情怀,以陶冶自己的品性。儒家“格物”的精神在文人画家这里就成了通过探究事物的道理,以获得某种智慧,以指导自己的人生或纠正自己不当的行为,这也是绘画题材选择倾向的原因之一。
传统山水画的高度发展也正是文人画家悠游山林的理想使然。郭熙有言:“会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可以看出古时绘画题材的选择除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外,更倾向于主体情感的愉悦和某种情志的表达。君子爱山水,是山水带来的愉悦,但这好山好水在文房当中又是不常见的,所以展张于图画,以悦身心。情感的好恶和通约成为绘画题材选择的主要依据。
(二)诗意化的情感表达
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诗意化境界的创造是画者共同的追求,而这种诗意化的艺术境界,不单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敬仰,更充分体现出对绘画主体情感的表达上。诗情和画意的可以融合,是被体验和总结出来的。在北宋时期的文人体会出作画和作诗都是通过摹写物象进而达到抒写内心情思的,这为“诗”与“画”的联结提供了基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与“画”的相得益彰,直接影响到画者的主体情志有了诗的品格,继而展现在画面的设置当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创作方式,从而充分表达自身情感,并给欣赏者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从而强化中国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空间布局的主观化处理
中国画由于平面化的造形方式,使得它的空间布局有了更为主体化的处理。画面点线构成虽来源于客体物象,但又高于物象,这就是主体情感加工所起到的作用。克莱夫·贝尔所言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画中诗意的规约和表达在于在画者心中所形成的意象,这种意象的构造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一是意象的空间构成,是对客观物象的去璞存真,这需要对客观景物的主观化能动处理,用心观察、概括,提炼甚至删减,直至“留白”的形成。这“留白”更是增加了中国画的韵味,充分表达画者意图的同時,给观画者更多心灵体悟的空间。二是意象的时间特质,如何在静态的平面空间营造活脱脱的生命之气,当是画者需要在心中对意象有更多的熔炼。“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体认使得古人的空间意识更多了音乐般的节奏和律动。这种认知更是有助于画者“寓动于静”,在方寸画面中营造无限情感投递。
(四)情绪化的线条表现
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形、神矛盾,在主客统一的基础上更倾向于主体情志的抒发而得到疏解。画者不必拘泥于形,可以在尊重形的基础上有更多主体性的发挥,这给了本是描画功用的线条更多的舒展空间。
《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离、披、点、画,时见缺落”,皆是吴道子线条的表现形式,他重视笔线的表现力,行笔快,变化多,压力放在线条的中段,使线条更富情绪化和韵律感,主观情致得到了一定的申发。传统“十八描”亦是画者在作画中对客观物象形质足够尊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不断丰富了线条的空间形态。直至线条的动态韵律被画者们发现,援书入画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这就是情绪化的线条表现给中国画带来的独特魅力。
三、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的作用分析
(一)更深一步挖掘和理解作品
在明晰传统“借物寓情”的表现方式后,我们在中国画创作中就应该利用内心的情感来映照世间万物,通过用心感受才能将自身的情感更好的融入到中国画作品中。这有助于作者将自身经历充分展现,使作品充满生命力,在观赏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充分发挥中国画的文化价值。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作品的创作没有采用任何的绘画技巧以及作畫形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画者内心的思绪来创造和展现画面意境。所以,在中国画的解读过程中,同样需要融入观者的主体情感,以提升观者以及作品的文化内涵。这对中国绘画的普及也有重要的意义,让更多的人能读懂中国画。
(二)更进一步感受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的表达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现在很多中国画的作者没有认识到情感融入的重要作用,过于注重作品色彩的肌理效果以及样貌风格的制作,使中国画失却了应有的韵味。因此,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应给观赏以及作者带来更多的美感和情感体悟;而创作过程对画者而言亦是滋养心灵的过程,从而建立独有的审美趣味。
(三)充分融合客观主观
中国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整体的关系,传统“整一”的时空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传统绘画从观物方式开始,就注重以心体物,从一开始就消解了主客体可能带来的矛盾。现在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要反映现实生活就必然会注重客观物象的描绘,但这一定是融汇主体意志理解后的客体。从儒释道所继承的物我合一、主客一体的世界观,也有助于我们消解当下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中对于“形”和“神”的矛盾处理。
张璪所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当是对绘画中情感表达与客体表现之间关系的最完整解读,且经久不衰,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中国画学习和创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是一幅作品的灵魂,缺乏情感附着的作品真可谓徒有空皮囊而已。只有结合生活实际,将自身经历以及思想情感等充分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中,才能使观赏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感受更深一层的文化内涵。将中国画中融入情感因素,可以使创作思路得到拓展,更进一步感受美等。所以,创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