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文化纵横》创刊十周年。十年时间,六十期杂志,《文化纵横》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翻看六十期杂志,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纵横》与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社会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可以说,《文化纵横》正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特殊的记录、反思和想象。从2018年8月号杂志开始,我们陆续邀请与《文化纵横》有特定渊源的思考者与实践者,回忆和书写在他们眼中的“《文化纵横》与我们的现时代”;在本期杂志,我们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哲学院的孙向晨和财讯传媒集团(SEEC)首席战略官段永朝为本专栏撰写文章。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当前,中国绝大多数的学术杂志都是毫无特色的,在学术工业的流水线上起着某种滚轴的作用,徒然消耗着资源,却没有真正思想的产出。有个性的杂志在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尤其在这个纸媒普遍衰微的时代,这样的杂志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文化纵横》的十年在如许的暗淡中平添了一抹亮色。虽然只过去了十年,相信它会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初次接受《文化纵横》约稿,总觉得“纵横”与“文化”不甚合拍,“文化”似乎是宁静而悠远的,“纵横”则隐然有肆意奔腾之意。然回首其十年走过的路程,却真真切切地体现到杂志命名的初衷:在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中驰骋纵横,挥洒自如;在这个文化领域总是千篇一律的时代,由衷地感佩《文化縱横》内在的自由和创造的精神。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中最后的十年有着意想不到的风云际会与诡谲多变。《文化纵横》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时代在文化上的种种映射,功莫大焉。学者多年前的预言与研判,如今看来已是让人不胜唏嘘,这是一个多么有想象力的时代啊,《文化纵横》算是没有辜负它。国内国外,中国世界,十年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意识到进入世界舞台的自豪到面对大路重重荆棘的踯躅;从西方世界随处可见的衰落到其政策的处处改弦更张;其间的种种可谓“巨变”。《文化纵横》秉承知识分子固有的家国情怀,坚守“文化”这一主轴,就时代涉猎的种种敏感话题,恣意挥洒,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这样的情形,有所坚守,有所探究已属难能可贵,奢望以文载道推动时代发展,改变事物轨迹,可能更多的是上世纪80代的情怀了。在我看来,实在不必苛求,时代已然变化,坚持就是一种胜利。《文化纵横》做得足够好了。
十年来,《文化纵横》以其敏锐的目光捕捉着纷繁的各色话题,执着而真切,每一个话题的选择都慧心独具,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匠心独到,这足以傲视那些了无生趣的“学术”重镇。然而我以为在这纷繁中自始至终有着一条隐隐的主线,这也是我们时代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寻求一种真正能够言说自身传统、言说自身优势与困境的话语系统。在我看来,这一工作的实质推进是《文化纵横》最为精彩的贡献。貌似深刻的肤浅总是能开出种种廉价的菜单,却总也端不出哪怕一盘像样的饭菜。在每每为《文化纵横》所选话题折服时,千万不要忘了,讨论背后的自我矫正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我总以为这是《文化纵横》十年来最为内在、最为艰巨也是最为重要的贡献。
自西学东渐,迫于时势,国人渐失从容,终以西学的“普世”裁断自身,或以“进步”视之,或以“普遍”视之,由此反观的“自我”无非“落后”,无非“特殊”,所反思的“自我”正如哈哈镜中的形象,不是过胖,就是偏瘦;想看清真实的自己,映出的却是“五短身材”。在痛恨自己丑陋的同时,似乎从未想过要验证一下镜子反射的真实性。渐渐地变得无从认识自我。“五四”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吃过无数的亏,人文社科莫不如此,中国的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尤其深受其害,吃了很多普世“社科”的亏。一百多年的现代性历史,成了新的禁锢。《文化纵横》以“文化”为名目,内在地避开了某种“普遍性”的陷阱,从而可以面对自我,度身定制。在这方面《文化纵横》始终有着高度的自觉性,这种内在性的特质使《文化纵横》在当代中国学术杂志中鹤立鸡群。新的笔触尽管依然稚嫩,所描绘的形象也未见得处处逼真,然而努力认识自己的意愿却如此顽强,自我修正的胆识是如此鲜明,复杂的现代中国兴许在其中会被逼现出几分真实。
在西方,从现代性话语初现端倪到现代性话语的自洽圆融,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其间的种种曲折、承转、起合,应是学界予以最大重视的领域。现代性从西方传统中竞合而来,其“脱胎”的痕迹历历在目,这值得我们作更为细致的研究。一种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话语在某种意义上尚处于“史前史”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让更多的思想发出声音,让更多的声音相互碰撞,让“三统”中各自的传统都得以呈现,这才能融汇出一种真正的话语,未来尚有漫长的路要走。以是观之,《文化纵横》的这十年亦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历史是大尺度的时间进程,世代变迁只有在大历史中才凸显出其蕴含的奥义。人生苦短,我们不能指望历史总在自己的近旁转弯,更应该开放历史,努力于自己应尽的事业,让未来去收获现在的播种。热切期待着《文化纵横》的下一个十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