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铺平藏乡致富路

2018-12-29 00:00:00黄建新通讯员刘辉
发展 2018年6期

夏风习习,惠风和畅。

位于长江流域的甘肃省陇南市相比省内其他地方提前进入了夏天,山麓上、河川内树木竞相披绿,一派生机盎然。宕昌县城关镇鹿仁村藏族同胞毛石生宝一家连日来忙着收拾农家客栈,收购冷藏山野菜,为已经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好一切准备。

毛石生宝一家的今昔变化

今年43岁的毛石生宝是陇南市宕昌县城关镇鹿仁村村民,过去常年在外务工,全家4口人的生计全靠劳务输出挣回来的钱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遇上自然灾害吃饭就成了大问题。然而,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景色却是出奇的优美。这里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形复杂,但地貌俊秀,境内官鹅沟等地植被茂密,风景秀美,加上独特的羌藏民俗风情,使这里成为甘肃为数不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县。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开发程度低,多年来这些“深山闺秀”不为人识,山民守着绿水青山,日子过得却不太如意。毛石生宝说,过去村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工作辛苦繁重,一年到头全家收入不到2万元。”常年离乡,毛石生宝和村里其他藏族群众一样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说起鹿仁村的过去,毛石生宝深有感触地说:“家里以前很破旧,住的是茅草房,厨房和厅房—样黑,人畜同厕,卫生条件很差,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大家伙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的,生活得很没精神,我们穷怕了,天天想着找出路,但不知道活路在哪里?”

近年来,随着旅游扶贫开发热潮的进一步升级,宕昌县不失时机地把旅游开发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头号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成立了大景区管委会,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整合各种资金集中整体开发境内的旅游资源,并加快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吸引游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随着官鹅沟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大量游客涌入这个号称陇上“小九寨”的宕昌,给国例贫困县的宕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让世居景区内的贫困农民看到了全新的发展前景,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引导下,鹿仁村村民们萌生了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的念头。然而,怎么开办,怎样留住游客,又让村民犯了难。为此,县、乡两级政府会同相关帮扶部门,组织村社干部和能人大户外出考察学习,拿别人的经验来开拓自己,相继开办了比较简陋的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让第一批尝试在游客口袋里赚钱的村民尝到了甜头。

“我们做的农家饭,炒的农家菜,虽然味道一般,游客们还能凑合着吃。住宿就不是太好,没有水厕,也不能洗热水澡。游客来了一看家里的卫生环境不好,就跑到县城住了。”毛石生宝说,像他一样发愁的人不在少数。由于缺少资金、不懂管理,很多村民家里的卫生、住宿条件不达标,眼看送上门的生意转眼溜走,心里干着急。

对此,当地政府专门在农村成立了旅游服务合作社,引导农户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宕昌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杨海涛介绍,针对当地实际,城关镇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的精神对于缺少资金、劳力的农户,采取了村民将家里闲置的房屋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装修、经营,经营所得收入由合作社与村民对半分红;为了让入股的村民吃上定心丸,用保底分红的办法来对抗风险。对于有能力开办客栈,但不懂经营的农户,也可以由合作社代为经营,合作社抽取少量费用作为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工资。

对政府为帮助当地藏族群众脱贫致富而采取的帮扶措施,毛石生宝说:“党和政府为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我们藏族同胞早点过上好日子,干部们天天到我们村里来,啥事都和我们商量着办,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好多感激的话激动得说不出口!”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贫困户能搭上旅游业的发展快车,当地政府还专门安排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次性补贴3万元,用于客栈装修、购置相应物品等,并在经营方式上对贫困户进行指导。

2016年,鹿仁村村民苗龙平借农村“三变”改革的强劲东风,将自家闲置的8间房屋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干净的床铺、抽水马桶、24小时热水、无线WIFI等设备应有尽有,房屋外依旧保留了羌藏风格,古色古香。

“第一年我就分到了1.3万元,平时还可以到附近的县城打零工,这又是一笔收入。”2017年,苗龙平用家里的土地使用证作抵押,在当地信用社贷款10万元,加上从亲戚朋友处借的钱,总共30万元盖起了一栋3层楼。“装修好后全部用来接待旅客,收入还会更高!”

鹿仁村地处官鹅沟生态旅游景区。紧跟旅游市场需求,倒逼自己掌握挣钱的能力,这是苗龙平心中最朴素的致富经。

藏乡村落用上冲水厕所

杨小桃是鹿仁村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前些年为了挣点钱,她和丈夫不远万里去上海打工。大城市的生活让杨小桃对生活品质讲究起来。每年春节回家,她都很难适应老家的旱厕,冬天没有热水洗澡,也让她很不舒服,有时为了洗澡要跑到20公里外的县城。

2014年前后,宕昌县开始整体建设官鹅沟生态旅游景区,她决定留下来搞农家客栈。按照县里统一的设计和标准,在自家安装了冲水厕所和热水器,从此告别了臭气熏天的旱厕,冬天足不出户也能洗热水澡。

包村干部杨海涛说,目前村里大多数农户都修建了冲水厕所,洗热水澡也不是啥问题了。

“不搞这些建设不行,家里以前都是旱厕,没热水,床单也不干净,不少游客来了一看家里的环境扭头就走。”苗龙平说。

“这都是参与旅游服务给倒逼出来的。”杨海涛说:“如果没有旅游业推动,全村普及水厕不知道还得等多少年。”如今在鹿仁村,做农家客栈和农家乐营生的,24小时热水、干净的床铺、冲水厕所一应俱全。

穷汉摘了“懒汉”帽

官鹅沟立界村的老曲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来临前急急忙忙装修完自家院里新盖的农家客栈,投入使用后,天天住满客人。当记者问起五一小长假到底挣了多少钱时,老曲微笑着说:“光住宿一项毛收入就是个5000多元,30张床,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很知足了!”从老曲憨厚的笑容里,我们感到了他的知足和成就。

10多年前,穷得看不到出路的老曲被沟里人认为是有名的“懒汉”,地少薄收,又不愿出远门打工,就愿意守着家过穷日子。

官鹅沟的生态旅游火了,游客日益增多,老曲的思想活泛起来。他会做饭,炒土鸡的手艺还说得过去,就在自家两间破屋办起了农家乐。如今他开办的农家乐销售额在景区已名列前茅,还盖起了3层农家客栈,从此摘了“懒汉”帽,成了当地十里八村的名人。

“其实村里并没有‘懒汉’,很多村民看不到出路所以不爱动。旅游让食客上门,村民的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官鹅沟景区管委会主任王福全说。

今年赶在旅游旺季前,老曲就早早下手,收购了5万多元猪肉,熏制成了腊肉。村上的人说,“这不够他卖的,估计还得再外购一些。”

村民学会了简单的融资技巧

和西北大多数贫困农民一样,官鹅沟里的农民以前都不喜欢贷款。在他们眼里贷款就是负债,没有挣钱门路,债务就像压在身上的大山。而现在,沟里但凡开着农家客栈和农家乐的农民,谁家都有几万元贷款。投资旅游市场让穷苦农民学会了简单的融资技巧。

宕昌县官鹅沟的游客由2013年的84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13万人。“要留住游客,你得翻新房子、改厕所、装热水器,忙不过来还得雇人,这都需要钱。”苗龙平掰着指头给记者数,“周围的人都穷,借是借不了多少钱的。”

驻村干部杨海涛说,村民虽然缺少资金,但旅游市场前景好,县里就统筹扶贫资金,为参与旅游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扶持3万元,另外还动员农信社开展土地证抵押贷款,这一下就活跃了沟里的经济。现在拥有三四十张床位的花花农家客栈、老曲农家客栈都有十几万元不等的贷款。对于资金、劳力仍然匮乏的农户,县里鼓励农村探索合作社经营,村民可以将自家闲置的房屋入股,合作社统一装修、经营,经营所得收入由合作社与村民对半分成。

“第一年我就分到了1.3万元,而且还可以就近到县城打零工,这又是一笔收入。”苗龙平说,去年他用家里的土地使用证作抵押,在当地信用社贷款10万元,加上亲戚朋友的借款,总共30万元盖起了一栋3层楼房,“虽然有贷款,但我们不慌,景区开在了家门口,早晚连本带利一起挣回来。”

“脱贫工作要紧盯市场需求。”杨海涛说,过去贫困户有啥技能,就找啥市场,现在按照市场需求,通过供给侧思路抓脱贫,反向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脱贫门路更广阔。

借助绿水青山,村民不仅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记者在景区多个村庄看到,村里道路硬化,统一风格的村民住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源自山间的清泉从村前蜿蜒淌过,整个村庄俨然世外桃源。

据了解,截至目前,宕昌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达到3.5万,通过参与旅游业脱贫4000多人,占2017年该县预脱贫人数的21%。昔日绿水青山正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