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班主任工作,我五味杂陈。有一段时间,想到班级那些棘手的难题我就头痛。我幻想着孤身一人来到海边的沙滩,躲在一棵茂密的大树上,静静地看着潮起潮落。班主任工作让我如此沉重,我在思考:班主任工作到底是什么?用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方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学习、反思和与专家、名师的交流碰撞中,我认识到,要想在班主任工作的蓝天中惬意地翱翔,就要像雄鹰一样,拥有一颗“空调心”、一双“隐形的翅膀”和一份“重生”的勇气!
“空调心”——从“备课”开始
“空调心”就是指班主任要善于调控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持淡定和理性。而要拥有一颗“空调心”,离不开班主任平时的“备课”。我的导师钱惠仙老师在2005年提出了“班主任备课”的理念,让我受益颇多。工作中,我随时处在“备课”状态。我把班主任“备课”分为以下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临阵磨枪”:就是在突发事件面前,班主任临时快速地“备课”,紧急调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快速做出应对,避免事态恶化。
一次自习课时,一个与同学在过道打闹的男生被我批评后,竟然用醒目的红字写下“赵亚新死全家”的诅咒。那一刻,愤怒和委屈使我热血上涌,我真恨不得冲过去,不顾后果地与他厮打!但当我用喷火的目光射向那个男生时,他仿佛被烫着似的哆嗦了一下。我顿时心里一惊,觉察出自己的失态。“冲动是魔鬼!冷静,一定要冷静!”我一边做深呼吸,一边快速寻找对策。理出些头绪后,我平静地说:“我从教20年,现在终于知道谁跟我最好了。我正健健康康地跟大家一起学习,但是×××同学想得很长远,他把我的身后事都安排好了,这是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啊!×××,记住,老师的身后事交给你了,不能言而无信哟!”讲完这番话,班级紧张的气氛缓解了,孩子们发出轻松的笑声。那个男生却哭了起来,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一场风波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如果没有“临阵磨枪”式的紧急“备课”,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在突发事件面前,“临阵磨枪”是快速应对的上策,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快速完成“备课”环节,但也常会有不周密之处。古语说“欲速则不达”,这种快速“备课”,由于缺少调查和分析,班主任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而对学生造成伤害。
第二境界——“未雨绸缪”:就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认真做好准备,对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有设想,对所要运用的教育手段有选择,对所要实施的教育环节有安排。
有个孩子叫任柏宇,学生们反映他上课总说话,大家都不喜欢跟他在一个组。为了弄清楚他上课爱说话的原因,我与孩子们一起听课,终于发现了真相。原来柏宇对各学科都特别感兴趣,每节课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大脑也在积极思考,所有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总是来不及举手就自言自语地回答了。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说他简直就是个天才,但希望他以后要举手发言,这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后来,柏宇上课说话的问题不再是同学们投诉的热点,他还在班级群里把自己的名字直接改为“天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准备就是对工作、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怎么能打无准备之仗呢?
第三境界——“众志成城”:就是班主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症,群策群力,进行集体备课。
2015年10月28日,《班主任》杂志社在吉林市设立了第一个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我担任主持人。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坚持集体备课,探讨工作中的疑难,思考不同学段管理学生的方法,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们的“雅心坊谈”微信公众号及时记录了我们工作学习中的感悟。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曾赴辽宁、河北、呼和浩特等省市展示交流,2017年我们工作室荣获“国家优秀名师工作室”称号。集体备课,能集中每个人的智慧,7pz5iqR5o2+qExPySlDpvA==是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疑难杂症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集体备课,也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认识水平,促使班主任工作系统化,让班主任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教育的规律。
“隐形的翅膀”——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荣誉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游刃有余的学科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的荣誉光环就像是班主任的一双隐形的翅膀,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之外必须要下的功夫。
目前的班主任基本上都是兼职,既承担学科教学工作,又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只有在学科教学上游刃有余,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班级;同时,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的课,更愿意配合你进行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还需要有荣誉的肯定,这是对学生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一次,学校在教师节前夕评选优秀班主任,我榜上无名。当时,我并不觉得怎样,但第二天孩子们竟邀请我参加他们自发组织的班会。班会上,他们流着泪,郑重地为我颁发了他们自制的“优秀班主任”证书。孩子们的举动让我感动,也让我突然认识到,班主任工作不可以暗淡无光,我们的荣誉光环可以照亮孩子们的人生。那些荣誉光环,对孩子们而言,没有名与利的世俗含义,只有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平淡的工作状态是对孩子们无言的伤害。我们没有权利让孩子们生活在暗淡中,我们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言传身教的意义。作为班主任,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撑起孩子们的一片晴空。
班主任的“重生”——反思与创新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可以活到70岁。但当鹰活到40岁的时候将面临一次生死抉择:它的爪子开始老化,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翅膀会长出又密又厚的羽毛,它将无法飞翔。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除去老化的喙,拔掉老化的趾甲,拔掉根根羽毛,等待重生!这是一个漫长而可怕的过程,它在忍受莫大的痛苦和剧烈的身体创伤后,才能涅槃重生,但从此它可以再活30年。
对我们班主任而言,我们面对的每一届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都不同,我们不能用管理上一届学生的方法来管理下一届学生,不能用管理一年级的方法去管理二年级学生,甚至对同一名学生,我们都不能用昨天的方法去管理今天的他。如果我们想每天都在班主任工作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就需要日日“重生”。班主任的“重生”来自反思和创新。在反思和创新中,我们才能改正不当的做法,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曾为2008届的学生写作了《尚书房序》:
戊子夏,余初会弟子。凡五十四人,皆少年稚气,虽有顽皮者,亦不失聪慧,余欣喜。携于寒暑,风雨同舟,不辍窗耕。曾辗转于南北二楼,奔走于东西校场。易教室,迁桌椅,不改治学。今再迁新址,更聚名师,群贤毕至,实为上上之所。上上之所,尚德尚智,故名之曰“尚书房”也。
诲人不怠,开蒙解惑者,师之道也;学而不厌,孜孜以求者,生之本也;教学相长,其乐而融融者,师生欢也。众弟子治学于斯,饱览群书,胸怀天下,少年壮志,意气风发,六艺精湛,文理通达,继孔孟之遗风,承汉唐之大雅。他日,中状元得探花,做心仪之事业,书人生之精华。与此读书,生之幸也!
这篇序被《德育报》张国宏社长赞为“中国班名第一序”,实在惭愧。但这种创新的尝试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若干年前,我们“捧得一颗心来”,来到孩子们中间;若干年后,我们真的“不带半根草去”?工作三十年怎能了无痕迹?那些困惑,那些惊喜,那些感动,那些思考,都将融进我们的生命。泰戈尔说,天空中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教学相长,我们在摆渡弟子,也在摆渡自己。感恩班主任工作,感谢孩子们的陪伴,让我们班主任有了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