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研究现状及探索

2018-12-28 10:41王晓飞曲殿英赵圆圆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

王晓飞 曲殿英 赵圆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053-02

1 缺铁性贫血的研究现状及探索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的最常见类型,致病原因是食物中铁摄入不足,体内铁储存缺乏,造成机体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1]。本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缺铁性贫血仍是婴幼儿期高发的营养性疾病。贫血的防治至今依然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3 岁以下是婴幼儿贫血的高危时期。儿童早期IDA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儿童易发反复感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婴幼儿智力发育和认知功能有着长期的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增加儿童死亡率[4]。因此探讨 IDA 的相关因素,对临床医生预防和治疗贫血,降低贫血发生率会起到积极作用。

2014 年沈阳市 2 岁以下儿童贫血调查结果显示,6月龄、18月龄儿童的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3.9%和14.0%[2];2015年厦门市的调查显示 3 岁以下婴幼儿贫血检出率为11.8%,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5.6%,3 岁以下各年龄段贫血检出率以 0~1 岁为主要贫血患病年龄段,贫血类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占24.98%[3]。

6 月龄是缺铁性贫血预防的关键年龄段。文献中报道,6 月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12月龄贫血患病率,贫血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明显降低,均以轻度贫血为主[4.5]。正常健康儿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可以满足其生后 4~6 个月的生长需要。之后储存铁的耗竭,加之生长发育快对膳食铁的需要增加,而母乳和配方奶含铁量很低,不能满足需要,如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此时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辅食的添加从强化铁的米粉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化。

研究显示缺铁性贫血对婴儿体格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2]。分析原因为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常出现厌食、舌头萎缩、胃酸减少、胃肠道功能弱,严重时可有吸收不良综合征,此类小儿细胞免疫低下,易发生各类感染[1]。贫血和营养不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喂养方式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喂养方式与 6、12 月龄儿童的缺铁性贫血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内外文献报道, 6 月龄组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组[7]。分析原因是婴幼儿以乳类为主食,母乳和牛乳中含铁量均低于2mg/L,但母乳中铁吸收率为50%,牛乳仅为10%。婴儿期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至少4 个月,最好延迟至 6-9个月,4-5个月后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1]。

12 月龄组人工喂养组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组。分析其原因,当哺乳同时加添固体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等)后母乳中铁的吸收率会大为下降,加之部分母乳喂养儿过分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能及时适量的添加含铁辅食,且断母乳转成配方奶较为困难者,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随着增加。配方奶中铁含量增加了,能较好的满足婴儿所需,并且其中也加入了维生素 A、C 促进铁吸收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粉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尽管配方奶粉中铁的吸收仅为母乳的 1/5(10%),但婴儿从配方奶中可吸收的铁元素仍高于母乳中获得的铁,使配方奶喂养儿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风险降低。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严重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智力发育,降低儿童的免疫力,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预防缺铁性贫血势在必行。

2 佝偻病的研究现状及探索

佝偻病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自20世纪50年代起,大力推广佝偻病的防治工作,80年代乳类及其他婴儿食品相继强化维生素D以来,其发病率逐年降低,重症患者大为减少,常见为轻症患者。佝偻病按不同的发病特点,可分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称营养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低血磷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及晚发性佝偻病等,其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使儿童正在生长的骨骼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着钙盐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主要因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所致,目前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知识的普及,严重的小儿佝偻病已不多见,但轻、中度的佝偻病仍多见。环境和营养因素被认为是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决定因素。

佝偻病多见于数月至3周岁的小儿,3-18个月为高发期。母孕期维生素D缺乏者发病较早[7]。本病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初期以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激期除初期症状外,还可见骨骼崎形、运动功能发育落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表现。本病重症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崎形,影响运动功能或内脏发育,从而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及防止骨骼崎形是本病的治疗目的,可见对本病初期给予足够重视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病,是我国患病率居第二位的小儿营养性疾病,在我国经过长期、广泛和深入的防治工作,虽然重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发病率已下降,但总患病率仍在5%-40%,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8]。因此,调查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 郭鑫, 张玲, 张洪远,等. 2 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05): 752-754.

[3] 于相玲, 朱春雷. 厦门市湖里区 3 岁以下婴幼儿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09): 992-994.

[4] 施风兰, 邓继民, 曹璐佳, 等. 6~36 个月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0): 2087-2089.

[5] 王浩, 賈莉美. 1246 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 21(03): 1-3.

[6] 竺晓凡. 小儿血液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66-178.

[7]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36-542.

[8] 张莉, 王文英, 陈远元, 等. 佝偻病患儿成骨细胞分子标志物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 10(6): 403.

猜你喜欢
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
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疗效对比分析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血清2 5羟维生素D水平和超声骨密度在诊断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的价值分析
抗佝偻病的维生素D(下)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
BALP活性测定对亚临床性佝偻病诊断意义
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
早期佝偻病的X线诊断体会
小儿缺铁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