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君
摘 要:本文浅析音乐心理剧融入高中校园,将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理想的音乐教学载体,对提高高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其表演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音乐心理剧;高中生;心理健康
音乐与戏剧表演这门课程一直是我们高中音乐教育教学阶段的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包括的内容之广,让我们跟很多的科目密切相关。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科整合,尤其是面对当前日益凸显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学科整合的理念有效地体现于音乐教学中,音乐心理剧作为一种“治育兼并”的新型音乐教学形式融入校园,对创新当前的中学音乐课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音乐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维也纳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首创,他最早将心理剧技术应用于团体治疗,也是一种特殊的戏剧化形式,是让参与者通过表演,揭示自己内心的情绪冲突并产生新的觉察与感悟。而音乐心理剧的形成,则归功于约瑟夫·莫雷诺,他將心理剧以特殊的戏剧形式与音乐紧密结合,借助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歌舞音乐等形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的冲突、烦恼和困惑进行演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音乐心理剧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内在影响
1.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音乐心理剧在融入校园生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它在剧情设计,舞台风格、艺术表现及其表达方式上都较为直观。例如: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问题和疑惑,音乐心理剧能够帮助同学们排解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宣泄,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纾解各种的心理压力与困惑。
2.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心理剧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审美媒介,学生在音乐与戏剧表演课上,通过歌唱、舞蹈,节奏训练等多种艺术形式,潜移默化地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渗透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锻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冲突的能力。通过参演音乐心理剧,增强了学生们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勇气,尤其是对于自我封闭的孩子,音乐心理剧帮助他们感受内心的困惑与矛盾,促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这种综合的音乐戏剧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直觉和感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通过音乐心理剧,将学生在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心理困惑,学会处理心理冲突并有效解决问题,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
(二)外在影响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音乐心理剧为高中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生通过剧中角色的扮演能够更好地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从而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亲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排演的过程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学会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2.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参演音乐心理剧是一种体验与成长,它本身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一场音乐心理剧的排演不是依靠单个人来独立完成,而是需要所有参演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需要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剧本,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揣摩各个角色的内心冲突等,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提升参演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音乐心理剧在教学中的特色优势
(一)具有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音乐心理剧提供了特定的日常生活情境,成员在活动中通过角色的扮演解决了一系列诸如同伴交往、亲子冲突、情绪调节、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心理困惑,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磨合,培养了学生间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同学们在演剧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与感悟,所以说音乐心理剧是一种很好的团体辅导形式。
(二)具有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作用。音乐心理剧的团体活动,所折射的是人性与社会的缩影,通过演剧不仅能够丰富所有参演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同时作为看剧者也能够通过剧情所展示的内容来反思自身生活,学习剧中的问题解决策略,了解和处理自身的心理困惑,帮助自己和他人建立健康的生活状态。
四、音乐心理剧所能达到的效果
音乐心理剧是用音乐与表演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模仿,它作为理想的音乐活动载体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展现内心冲突的机会。在舞台上,参演同学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与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体验角色内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为参演者理想或幻觉的化身,帮助参演者发现自己问题的症结,从中学会反思,学会修正,学会接纳,从而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与不良行为习惯,更深层地发掘自身的潜能,让自己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莫雷诺著,张鸿懿,邓旭阳,王月明译.音乐治疗和心理剧[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邓旭阳,桑志芹等.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许素梅.校园心理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