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本土美术校本课程,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

2018-12-28 10:41黎锟然李健民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佛山校本美术

黎锟然 李健民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理解,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理解的表现。如何实现学生真正的理解呢?在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什么途径、什么方式才能既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又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美术活动与传承本土文化?笔者认为:构建具有佛山本土文化美术校本课程,进行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制定,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要,并且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加强对佛山本土文化的认识,培养传承传统文化的品质,热爱乡土的情怀,最后让学生实现真正的传承与理解教育。这正是大沥实验小学气质教育特色课程中对“家国情怀”气质核心素养培养中突出的特色课程。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挖掘资源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

我校美术学科开展课题“佛山本土文化儿童美术课程的开发”,确立以佛山传统文化为背景,创编有特色的《童画佛山》特色美术校本课程,构建出完整的美术学科课程框架。从“视像佛山、印象佛山、魅力佛山”三个版块了解佛山传统文化元素,从“时代的节拍、岁月的经纬、行通济无闭翳、醒狮舞龙迎新春、秋色提灯闹元宵、龙舟竞渡庆端午及武术之乡、粤剧之乡、美食之乡”九个主题内容画佛山。让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我们立足佛山本土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让儿童了解及热爱家乡传统文化,让佛山本土文化在新一代的佛山孩子身上得到传承,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交流和表达,获得满足、愉悦的情感,体验创作的快乐,提高儿童的美术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引导儿童用自己特有的艺术眼光发现佛山之美,让儿童联系生活创作艺术作品,实现真正的传承与理解教育。

二、课堂教学校本化,教学渗透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民间艺术应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

1. 整合佛山本土艺术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在美术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佛山本土文化?我们把名镇古都、民俗风情、佛山美食、武林英雄、石湾陶塑、民间技艺、彩灯扎作、狮头扎作等传统文化元素纳入绘画创作课的素材。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佛山本土艺术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我校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采用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充分挖掘佛山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主题“行通济无闭翳、醒狮舞龙迎新春、秋色提灯闹元宵、龙舟竞渡庆端午”进行课堂美术教学创作,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实现对佛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2. 开展佛山本土校本课程,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利用挖掘,收集甄选素材,編写校本教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我校开发了“童画佛山”校本课程,通过“童梦”艺术坊学生美术社团活动,利用装饰画、版画、国画、剪纸、陶艺等工作室定期开展佛山本土文化艺术课程的教学。

在本土课程开展过程中,宋老师和程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宋老师的《岁月的经纬——佛山祖庙》水墨画,通过了解佛山传统建筑祖庙,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建筑的认知,拓展课外知识面,以景点游览的创作形式让学生在水墨扇面画里感受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佛山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程老师的《岁月的经纬——祖庙留芳》纸版画,让学生了解岭南建筑文化佛山祖庙,学会欣赏祖庙建筑群独特之美,学会用纸版画的方法表现祖庙建筑群,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古建筑、爱护文物的感情。学生在开心的创作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三、实践活动校本化,多元切入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

本土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如果你注意观察生活,不难发现本土文化和民族元素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现代的生活,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呢?

1. 走向自然去寻根

旅游资源是一个天然博大的民间美术宝库。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明清之际的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粤剧之乡、南国陶都、武术之城、体育之城、品牌之都的美誉。可以说佛山文化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的特征。引导学生在游玩中带一双发现民间美术的眼睛,随时用相机收集、记录蕴藏在民间的佛山本土传统艺术,在游玩中探古寻源,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是学习佛山本土美术最有效的方法,有助实现学生传承与理解教育。

2. 走进节日去体验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佛山民俗活动,亲身体验本土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行通济无闭翳,醒狮舞龙迎新春,秋色提灯闹元宵,龙舟竞渡庆端午……佛山本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民间艺术的“满汉全席”。走进这些活动深入体验,有助实现学生传承与理解教育。

3. 走近艺人去学习

我们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学生与佛山陶艺大师梅文鼎一起玩陶艺;向剪纸传承人姚宝莲学剪纸;向南海藤编省级“非遗”传承人梁灿尧了解制作藤编解技术;向佛山狮头扎作国家级传承人李伟了解狮头扎作技艺……更多学生认识这些传统文化,亲身体验佛山本土艺术的创作过程,有助实现学生传承与理解教育。

四、教育环境校本化,创建“佛山印象馆”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

校园美术馆是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平台,成为不同年龄学生接受艺术熏陶教育,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率先以佛山文化元素创建主题式的“佛山印象馆”,把师生多年研究创作的《童画佛山》作品成果归类展示,把它装扮成具有浓浓佛山本土文化的艺术馆,这里将成为展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根据地。

传统的本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提升美术核心文化素养,感受地方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传统的本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不仅能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校内外的生活联系起来,唤起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更能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培养他们对本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养成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对本土文化真正实现传承与理解教育。

猜你喜欢
佛山校本美术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创意美术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创意美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创意美术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