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与当代精神状况(二)

2018-12-28 10:44停云
师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同质化话语娱乐

停云

互联网是带着“自由”“开放”“多元”的标签进入公众视野的,网络上多种声音并存甚或激烈碰撞,天然就具有冲击一元性意识形态的力量。到了自媒体时代,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更是被不少人所津津乐道。他们乐观地认为,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了就公共议题及个人权益发声的平台,当社会热点问题出来并迅速获得众多网友关注时,整个问题讨论的局面不再取决于资讯提供者的意见和期待,而是在不同意见的交锋、辩论中不斷靠近真相。这被称为网络“解中心化”的功能:以差异性反对同质化、以多元代替一元。

沿着这种逻辑,耽于网络游戏可以被解读为“亚文化”“差异性”而赋予自由、个性的色彩。为“泛娱乐化”辩护的人更提出了一种貌似合理的论断:娱乐以其轻佻戏谑消解了严肃刻板的一元性话语霸权而具有启蒙的意义。

诚然,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促进人类认识日益多维,使政治生态更为透明,文化生态更具活力,但以多元化、多样性自我标榜的互联网,却时刻有走向同质化与千篇一律之虞。在网络“解中心化”的背后,一个“中心化”的过程也在隐蔽进行。多数普通网友的自媒体因缺乏“传播点”只能局限于朋友圈内的自娱自乐,而深谙媒介传播规律的专业人士则能切中受众的“焦虑点”而迅速收割流量,凝聚一大批忠实拥趸。公众号的推送总得蹭一下当前热点,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吸引读者眼球。结果是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在自诩为个性化表述的同时,因大规模重复的戏仿而致千篇一律。千篇一律的话语背后,是同质化的感知模式和经验模式。

今天的娱乐产业也不仅仅提供消遣,更是一套意识形态传播、渗透的渠道。娱乐将特定的价值观念隐蔽地编织进由语言、图像和音像等构成的符号系统中,使大众在喜闻乐见的快感享受中照单全收,而忽略其背后的资本运作和商业营销。比如“小鲜肉”偶像生产产业,通过迎合、利用、唤起部分女性的审美和情感诉求以赢得关注度和点击率,由此获取庞大的广告利润,本质上仍是在消费女性,但在商业营销中却被包装为“女性话语权的崛起”:女性从传统被描述、被评价、被消费的弱势地位,上升到了可以描述、评价、消费“男色”的地位。一种“伪女权主义”成为了为消费女性辩护的“正当”理由。

就此而言,网络的“解中心化”,更多的意味着网民受众被整合到并存的不同的意识形态生成机制,相对于以往的一元性话语霸权而言,的确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但在事实上,受众依旧是意识形态统摄的对象。主流舆论依然在发挥强大的凝聚作用,各种自媒体营销大号、娱乐产业麾下同样聚集了大批的粉丝,作为“理性、独立的自我”的受众要到哪里寻觅?

当然,互联网的积极意义有目共睹,这里也并非要一味突出互联网的消极面。但“自由”“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需要以广大理性、独立的受众为前提,而互联网无论怎么标榜“自由”“开放”“多元”, 其本身并非培育理性、独立的受众的合适土壤。相反作为一个由“原文本与无限多的副文本链接”形成的“可无限延伸的网状系统”,网络媒介更容易导致受众的“主体自我”在“焦点不停地转移变化,偏好多重信息流动,追求强刺激信息”的“刷屏”中消散。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

猜你喜欢
同质化话语娱乐
画与理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