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8-12-28 06:04:12宋颖李兰胡莹莹韩旭廖宏亮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8年6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内分泌直肠

宋颖,李兰,胡莹莹,韩旭,廖宏亮

614000 四川 乐山,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宋颖、胡莹莹、韩旭、廖宏亮);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 消化内科(李兰)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的异质性肿瘤[1-2],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3],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又以消化系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最为多见,约占全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70%~75%[4]。NETs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罕见疾病,但国外研究数据显示,近20年NETs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国NETs的发病率从1973年的1.09/10万上升至2004年的5.25/10万[5],澳大利亚NETs的发病率从1980年~1989年的1.7/10万上升至2000年~2006年的3.3/10万[6]。日本从2005年至2010年NETs的患病人数增长了1.2倍,2010年NETs的年发病率为2.69/10万[7]。随着影像学技术、内窥镜诊断技术、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临床医师对NETs疾病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年NETs的诊断病例也明显增多。但由于缺乏NETs的流行病学数据,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对NETs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疾病临床诊疗进程。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的NETs患者的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期为该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的144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68例,男女性别比1.1∶1;年龄24~88岁,平均年龄(58.2±12.3)岁。病例的纳入标准:经病理明确诊断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完整。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回顾性收集全部NETs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疾病资料(包括动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全部数据资料的收集均由研究者本人及神经外科高年资医生联合病理科医师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查阅、观察和记录。

1.2.2 诊断标准及病理分级 NETs的诊断参照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8]、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NANETS)分类标准[9]和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10]。病理分级采用2010年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NETs命名及分类标准[8],分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神经内分泌癌(NEC)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MANEC),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又分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级(G1)、神经内分泌肿瘤2级(G2)。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NETs的检出率

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数为 118 736例,期间检出NETs患者144例,总检出率为0.12%。NETs检出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以2015~2017年最近3年增长趋势明显;男女检出比例逐年缩小,2010年检出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3∶1,2017年下降至1.5∶1。各年份详细检出情况见表1。

表12010~2017年NETs检出率分析

Table1.AnalysisofNETsDetectionRatein2010~2017

YearTotalcaseDetectedcases Detectionrate(%)MaleFemaleSex ratio20101201140.03 313.00:1 20111352380.06 531.67:1 201214387110.08 560.83:1 201315547220.14 1391.44:1 201416689170.10 981.13:1

(Table 1 continues on next page)

(Continued from previous page)

YearTotalcaseDetectedcases Detectionrate(%)MaleFemaleSex ratio201517724280.16 16121.33:1 201618669340.18 15190.79:1 201710186200.20 1281.50:1 合计1187361440.12 76681.12:1

2.2 NETs的发病年龄

144例NETs患者的发病年龄24~88岁,平均年龄(58.2±12.3)岁;男性发病平均年龄(59.2±11.8)岁,女性发病年龄(57.1±10.9)岁,不同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5,P=0.271)。按照<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分为7个年龄组,各组分别有7例(4.86%)、16例(11.11%)、25例(17.36%)、38例(26.39%)、35例(24.31%)、20例(13.89%)、3例(2.08%)。2010~2017年各年份NETs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3.1±11.8)岁、(57.2±12.9)岁、(59.6±13.4)岁、(60.4±14.5)岁、(61.3±11.8)岁、(58.2±13.9)岁、(59.7±11.7)岁、(57.0±14.4)岁。

2.3 NETs的病变部位

本组NETs患者的好发部位以胃(43例,29.86%)、直肠(37例,25.69%)、胰腺(18例,12.50%)最为常见。男性NETs患者好发于胃(23例,30.26%)、直肠(20例,26.32%)和阑尾(10例,13.16%),女性NETs患者好发于胃(23例,33.82%)、直肠(17例,25.00%)和胰腺(10例,14.71%)。见表2。

表2144例NETs患者发病部位分布

Table2.Distributionof144CasesofNETs

Lesion siteCases(%)Male[n(%)]Female[n(%)]Esophagus12(8.33)7(9.21)5(7.35)stomach43(29.86)23(30.26)23(33.82)small intestine4(2.78)2(2.63)2(2.94)colon6(4.17)3(3.95)3(4.41)rectum37(25.69)20(26.32)17(25.00)Liver4(2.78)3(3.95)1(1.47)pancreas18(12.50)8(10.53)10(14.71)gallbladder3(2.08)0(0.00)3(4.41)Appendix13(9.03)10(13.16)3(4.41)Anus1(0.69)0(0.00)1(1.47)

2.4 NETs的病理分型

本组144例NETs患者中,NET患者64例(44.44%),其中G1级48例、G2级16例,NEC患者76例(52.78%),MANEC患者4例(2.78%)。不同性别NETs患者病理分型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6,P=0.436),见表3;不同年龄组NETs患者病理分型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97,P=0.119),见表4。

表3不同性别NETs患者病理分型分布比较

Table3.ComparisonofPathologicalDistributionofNETsinDifferentSexes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Male[n(%)]Female[n(%)]χ2PNET(G1)22(28.95)26(38.24)NET(G2)7(9.21)9(13.24)NEC45(59.21)31(45.59)MANEC2(2.63)2(2.94)2.7260.436

表4不同年龄段NETs患者病理分型分布比较[n(%)]

Table4.ComparisonofPathologicalDistributionofNETsinDifferentAgeGroups[n(%)]

Age group (year)NET(G1)NET(G2)NECMANECχ2P<303(42.86)1(14.29)2(28.57)0(0.00)30~398(50.00)3(18.75)4(25.00)1(6.25)40~4910(40.00)2(8.00)12(48.00)1(4.00)50~5912(31.58)3(7.89)22(57.89)1(2.63)60~6913(37.14)5(14.29)17(48.57)0(0.00)70~791(5.00)1(5.00)17(85.00)1(5.00)≥801(33.33)1(33.33)2(66.67)0(0.00)17.8970.119

Because MANEC patients had fewer cases, they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3 讨 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为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的组织和器官。各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11-13],最近20年NETs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覆盖全人群的肿瘤发病登记系统,对NETs的发病率及变化趋势尚不清楚,国内也缺乏关于NETs的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数据。因此,探讨NETs患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对于NETs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病理确诊NETs患者144例,总检出率为0.12%;NETs的检出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以2015~2017年的最近3年增长趋势明显。NETs的检出率的提高可能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14-15],包括:环境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遗传因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等导致疾病的检出率提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主动参与体检的人群比例越来越大,NETs患者被检出的几率也随着增大;近年来NETs相关诊疗指南的发布,临床医师对NETs的关注程度及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以往被忽略、漏诊的NETs可以及时发现。本组NETs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检出比例逐年缩小,2010年检出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3∶1,2017年下降至1.5∶1。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6-17]。

本研究显示,144例NETs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年龄段,共73例(50.69%)。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Ts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本组消化系统NETs患者的好发部位以胃(43例,29.86%)、直肠(37例,25.69%)、胰腺(18例,12.50%)最为多见。发病部位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NETs患者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直肠和阑尾,女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直肠和胰腺。Yao等[5]对美国35 825例NETs患者资料分析发现,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胰腺和胃;西班牙国家癌症登记处统计数据显示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NETs中的最常见类型[18]。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类似,NETs发病部位均以消化道尤其是胃肠胰腺部位最为常见[19]。病理类型分布中,主要类型为NEC (76例,52.78%),其次为NET的G1级,而MANEC患者最少仅4例(2.78%)。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构成之间均为显示有统计学意义。这与Yucel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中样本病例数较少,还需相关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临床检出率较低,但近年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中老年人群,发病部位以胃、直肠和胰腺为主,病理类型以NEC和NET G1级多见。但本研究仅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加以分析。

作者声明:本文第一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利益冲突:本文全部作者均认同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内分泌直肠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稳住内分泌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