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全 (中国钱币博物馆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近些年,不时发现有不同于以往所见之货币,或形体有别,或文字有异;也发现有可以佐证过去发现中尚未得到确认之重要货币。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比较、分析研究,不宜轻易视其为“新品种”,或者不予重视。试举下列两例,谈谈个人意见,供大家讨论参考。
图1
图2
图3
2015年12月5日,友人微信发来新见小方足布图片,说是近期新出。同出的十几枚,文字都一样,还有所谓“涅金”,据说均出于河南靠近山西南部某地,或云出自郑州、洛阳一带河坑中。这次出现的方足布,比一般的方足布个体要小,感兴趣者多询问是不是新品种?12月7日笔者见到两枚实物(图1、2),数据如下:
第一枚,通高36、肩宽21mm,重2.9g。
第二枚,通高37、肩宽20mm,重 2.7g。
12月18日笔者又见到一枚,此枚通长37mm,右肩稍缺,华夏古泉网于12月29日拍卖。预展介绍如下(图3)[1]:
编号92:方足布“富阳”,通长约37mm,该品种方足一直以来发现极少,因无同类比较,旧谱释为“宅阳”变体,但细审不然,左右文字基本对称,与“宅阳”亦显然有异。是品方足钱体较小,与常品区别明显,近年来发现几品文字相同,当为独立品种,现有学者暂释为“富阳”,极少见,又为方足家族添一珍品。
图4
图5
图6
与此布文字全同者的确还没有见到过,但类似的小方足布已见下列报道:
1.1960年前发现古肆中,为“听松轩主珍藏”。此布高43、宽25mm,重3.65g(图4)。但不知出自何地。报道者释读为“冡阳”,以为即“蒙泽”之别称,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春秋时属宋[2]。
2.1961年山西祁县有出土,通长44、身长30、肩宽26、足宽28mm(图5)。面文或存疑“待考”,或释为“囗阳”,或以为“宅阳”[3]:
3.1963年山西阳高县有出土,见《中国山西历代货币》34页图23(图6),释文为“宅阳”:
4.《先秦货币通览·方足布卷》109页著录一件,“佬藏提供”拓片,通高38、肩距22、足距23mm(图7)[4]:
已见报道者与新见者特点基本类似,除祁县出土者个体较大外,其他个体均较小。较小者“束腰”较为明显。新见者重量不到3g。原为“听松轩主”珍藏的一枚也只有3.65g,与一般三晋小方足布多在4-6g左右差别较大[5]。这是什么原因,还值得探究。祁县大者与其他小者是否存在等级关系,或者时代先后或地域不同,值得留意。但这些方足布我们认为应属同一品种,令人疑惑者,主要是文字简省不同。
根据图4及图7面文,可以确定第二字为“昜”省变,如下列“平阳”“安阳”“阳晋”的“阳”字(图8):
图8
因此,第二字为“昜”或“昜”省当无疑问。
所以,此字不是“冡”字,故不能释读为“蒙阳”。
已见“宅阳”布之宅,多数上作“广”形,少数有从“冂”者,左边竖笔一般要长于右边竖笔,而且内面“乇”字竖笔多带弯,罕见直竖,与本文讨论者一律作直竖有别(图9)。本文所述品种一律从冂,比较规矩,未见从宀或广形[7]:
图9
“宅阳”布文似乎与本文所述者类似,但并不相同。这么多“宅阳”布居然没有一件与本文完全相同者,而且“阳”字多从“阜”作,本文所述一律不从阜。因此,新见者尽管与“宅阳”二字有相近之处,但不大可能就是“宅阳”。
至于读为“富阳”,可能是以为冖下的“下”是“卜”字,卜、富音近。但目前还没有古文字证据。
古陶文有下列三字:
第一形为“免”字,与三体石经古文“免”相同,像人冠冕之形,以“鞭”为声,乃“冕”字初文。
第二形为“完”。《说文》完:“全也。从宀,元声。古文以为宽字。”
第三形,我们以为“冠”字。《说文》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冂,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是冠字本从冂从元,“又”或“寸”为后加。
陶文免、完、冠三形区别明显[8]。
金文有下列字,或释读为“冠”[9]:
陶文则为金文“冠”形演变所致。“元”本为“人形”,上部所从的圆形变为“一”形习见。布文 与陶文、金文构形类似, 、 同字无疑,应释读为“冠”。
冠从元声,元、原音近可通,如典籍蚖或作螈,冠阳可读原阳,其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战国属赵。布币发现于阳高、祁县、河南郑州或洛阳一带,当是货币流通的结果。
22年前,我曾将前列1-3种释读为“冠阳”[10],现在又增添省变字形之新的实物。根据目前材料及多种考虑,释为“冠阳”应该是较为妥当的。
图10
2014年10月,笔者先后见到两枚平肩平足实首布。其中一枚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当年曾请我为之题写了几句话(图10)。另一枚由藏家收藏。
据云这两枚布币一同出自洛阳之北,过了黄河,在山西境。两枚之间夹一枚“平阳”小方足布(图11),因此,实首布中间留有方足布的痕迹。同出还有错金战国带钩及碎玉块。
保利拍卖的一枚通高52、首长15、肩宽34、足宽35mm,重11.1g(图12);由某藏家收藏的另一枚文字比较清楚,通高54,上、下宽35,身高38mm,重10.1g(图13)。
经过比较,两枚布文应该相同,只是保利拍卖的一枚不如另一枚文字清楚。但可以判定右边为“白釿”2字,中间及左边各2字,共计6字。遗憾的是目前还难以准确释读。
据笔者所知这类布此前已有发现:
1.见于清李佐贤编《古泉汇》上编元集十四末尾著录两枚平肩平足实首布,系摹本,其中一枚有一“白”字;
2.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刊布3枚。据朱活先生介绍,这三枚布系清同治初年“出山西荣河县后土祠旁河岸中”。荣河县在山西运城西北。
图11
图12
图13
3.1995年,河南洛阳东周王城内不晚于战国中期的墓葬中曾出土一枚,通高55、身长37、残宽33mm,残重6.5g。正面有阳文三字,因锈蚀不够清晰。第二字可能是“白”。第三字从金,当是“釿”字。背面正中一道竖线。
4.《续斋古稀寿泉集拓》著录一枚,正面未见竖线,铭文三字分布左右。第一字有可能是“堂”或“尚”字。如释读不误,似可读为当,即“当百釿”。
5.2013年3月,笔者曾见到两枚平肩平足实首布。一枚面文右边很可能是“当百釿”三字。另一枚中部断裂,锈蚀较重,是否有字,只能待去锈后才能知道,重9.3g。
这类布当是由平肩弧足实首布演变而来。其演变关系为:
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 → 平肩弧足实首布 → 平肩平足实首布
(战国早期前段) (战国早期后端) (战国中期以前)
其可能是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迁都“郑韩故城”前的铸币。此说见拙文《新见实首布及有关问题》[11],此不赘述。
这类布尽管有所发现,但数量还很稀少,有关问题还不十分清楚。因此,这类布币的每一次新发现,无疑都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值得重视;同时也说明,过去的发现虽然一时难以确认,但决不能轻易否定,只要实物真实可靠就一定会得到未来发现依据的证实。
注释:
[1] 感谢唐晋源、贾晖先生提供信息图片及观摩实物的机会。
[2] 智龛:《“蒙阳”布》,《中国钱币》1990年3期。
[3]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认为文字“待考”,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304页;《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1839号“囗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朱华:《三晋货币》列入“宅阳”“乇阳”布,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9页;《中国山西历代货币》22号,认为“宅阳”布,战国韩铸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34页。
[4] 黄锡全、董瑞:《先秦货币汇览·方足布卷》,北京出版社,2012年。
[5] 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76-185页。
[6] 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37页。
[7] 朱华:《三晋货币—山西省出土刀布圜钱丛考》“宅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2-112页。
[8][10]黄锡全:《赵国方足布七考》相关论述,《华夏考古》1995年2期,并收入拙著《先秦货币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9] 陈斯鹏等编著:《新见金文字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239页;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所列是否“冠”字,存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461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附录785页所录《殷墟文字·乙编》8786片之字是否“冠”也存疑待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1] 黄锡全:《新见实首布及有关问题》,《中国钱币》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