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云
农村饮水安全是关系到农民健康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所在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安全、优质自来水的保证。回顾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的状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还就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完善管理机构和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饮水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尤其是水资源欠缺地区的饮水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
首先,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加上资金的限制造成饮用水质量没有保证。
其次,传统的以水井、水池为主的饮水工程没有改进并且存在工程分散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传统的饮水工程不能够满足干旱季节的农民对引用水的需要。
再次,部分地区还存在着把河水作为直接饮用水的情况。饮用水的质量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威胁到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势在必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和普及对于提高农村的饮用水质量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深入开展和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出现了维修不利、管理不善、产权不明的问题。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造成了一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荒废,致使农村的饮水状况没有提高。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我认为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过低不能够对提供安全饮水的设备进行科学的维修和管理。由于饮水工程的建設需要现代技术和设备作为支撑。就使得其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养护知识,而且要具备多种设备的操作技能,以便在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时,能够及时正确处理,保障供水。但是现在的管理人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甚至还存在着临时调用一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缺少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担任管理员的情况。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不能够很好的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查,更有甚者甚至不能处理一些简单的设备问题,完全依靠厂家来解决问题,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饮水的供应保证率。
第二,管理经费不足。由于供水站或供水厂只是微利经营,农村的水价更是为服务农民的经营方针而制定的,所以水价更低,向农户征收的水费收入仅限于电费、基本的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一旦设备更新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甚至不能够支付大修费用。由于经营产权不明确,很难向村民征收除水费以外的其他费用。这就造成了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不能及时进行,严重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运行。
第三,管理体制和执法体制不够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着千万农民的饮水问题、关系着农民的身心健康,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构建新农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不到位和执法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偷水、破坏输水管网的情况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够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要确保水源的质量。因此科学合理的寻找、确定优质水源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关键。当然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也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的一个重要保证。
各镇乡人民政府是饮水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进一步落实镇乡饮水安全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受灾群众饮水安全工作,将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利用政府投入、援建支持以及群众参与,加大投入力度。
各镇乡要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对灾区的饮水现状再次开展调查工作。要重点排查、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结合住房重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好方案,统筹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一是集中供水工程,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未开工的要抓紧开工,已开工的要抓紧建设。分散供水工程,要加强技术指导,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可靠水源,采取打井、建池等多种方式尽快予以解决。二是自建的供水工程,要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三是水源水量不足的安置点,要积极新辟水源,并制定应急方案和解决措施,保证安置点枯水期的正常供水。安置点的排水防洪工作要做好设计、规范实施,避免造成次生灾害。
各镇乡、市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中供水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市水利局负责过渡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制定管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实行专人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过渡期结束后,市水利局要对工程设施进行回收、修复,并妥善保管,重复利用。
(作者单位:475400河南省太康县水利局)